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1985~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来源的统计剖析,发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水平参差不齐且城乡居民收入来源结构迥异,认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依次工资收入、经营收入、转移收入的差异程度。文章提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核心或本质不是城镇居民收入过高而是乡村居民收入过低,要重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等惠农政策和措施的连续稳定。  相似文献   

2.
2011年,什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3.6亿元,增长43.0%。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长分别为18.1%、13.5%。  相似文献   

3.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是党和政府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其根本点和着力点。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城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4.
一、城乡居民收入和行业间收入现状(一)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增长较快."十一五"时期,在中央和我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促进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比重的措施带动下,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在城镇居民收入方面,一些盟市陆续出台并落实了提高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水平以及提高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低保标准等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加上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等因素的带动,全区城镇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5.
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从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同步性视角看,如果居民收入增长长期落后于经济增长,首先是背离了经济增长的目的,其次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看,如果城乡居民之间,城、乡居民内部,不同行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凉山经济呈现工业增势迅猛,投资高位增长,农业稳产增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良好局面。上半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235.8亿元,增长15.5%,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再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增速。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是今后发展的重要任务.但在提高收入的同时,更需要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各项内容与支出总额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进行科学的测度,着重研究总的消费支出增长与具体消费项目支出增长的关联程度,本文拟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云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进行量化对比分析,以期对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及内在联系有较为详细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揭示其差别与特点,以利于政府从完善宏观环境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制定有针对性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一、内蒙古城乡人均收入总体分析   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衡是二元经济结构的显著特征之一.一方面在城市,由于现代化工业发展迅速,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使城市经济增长较快,所以城镇居民收入普遍提高较快;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传统农业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直接导致农民收入提高困难.……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为分析对象,利用分布曲线的重要特征值描述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分布演变趋势,并通过马尔可夫链对我国城乡居民各阶层在收入增长中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布状态趋向集中,且收入差距渐进拉大;而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分布状态则趋向分散,无明显的等收入阶层.并结合城乡居民的内部各个阶层的增长差异提出了优化收入分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陕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建国之初至改革开放前30年间,总体一直徘徊在低水平求温饱阶段。这一时期由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严峻,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家发展规划和战略重点在国防建设和工业体系建设,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长时期缓慢增长或有微小改善。  相似文献   

11.
“八五”期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上海城乡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消费结构明显变化,消费层次不断提高,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实际收入较快增长据对本市城乡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95年上半年上海市区居民人均每月全部收入为593.89元,比1990年的183.19元增长2.24倍,其中用于日常消费的生活费收入每月556.89元,与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居民的收入也有了大幅度地提高,伴随着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之间、城镇居民之间以及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增长却不是同步的,总体看来其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差异由1978年的2.57倍,到1985年缩小为1.86倍,之后又开始扩大,1990年为2.20倍、2000年为2.79倍、2005年为3.22倍、2007年达到历史最高的3.33倍.……  相似文献   

13.
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到位,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正在朝着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季度分别增长9.8%和9.6%,国民经济没有出现大的起伏,依然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夏粮丰收,总产量10105万吨,同比增长4.8%;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10.2%;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9.1%,其中出口增长35.7%,进口增长42.6%;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345元,扣除价格…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表明:经济发展、工业与失业、财政支出等三个主成分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线性正相关,现阶段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议合理调整、改革二元社会体制和经济发展政策,扩大内需,降低失业率,加强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和教育支出,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5.
李小玲 《统计与社会》2005,(1):35-35,29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经济结构多元化所取代,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也获得提高,另一方面,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城镇劳动就业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的改变,在打破“铁饭碗”、“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传统的以城乡孤寡老人、极端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情》2022,(1):31-33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省内疫情散发等多重挑战,四川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民生保障有力,全省城乡居民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居民消费支出持续改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2021年,四川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80元(预计数,下同),同比增长9.6%,与2019年相比两年平均增长8.5%。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44元,同比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75元,同比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9.5%(见表1)。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开始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经济发展创造了世界公认的奇迹——经济高速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同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就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的内部差距、城乡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变的分析,提出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6项措施和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5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城乡差距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城乡差距的现状 (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总体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鼓舞下,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整体水平显著提高,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同步增长.1978-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加到6280.0元,增长了18.3倍;生活消费支出由313.4元增加到4998.1元,增长近16倍.  相似文献   

19.
城乡居民在消费水平增长、收入增长方面呈现一致性的高速增长局面,但城乡居民的收入、消费之间的关系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根据1990-2003年的数据分析,找出我国居民的消费趋势的变化,对我国今后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型投资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面板模型,采用中国30个省2004-2012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对政府主导型投资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主导型投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推进效应,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增长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固定资产投资的城乡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减少作用,然而相对于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这种缩小作用是微弱的.东部地区的政府主导型投资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固定资产投资的城乡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幅度明显要比中西部地区大.政府应从竞争领域,尤其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发展规划、生产经营的介入和参与中退出,仅发挥政府在公共领域的服务功能和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努力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内生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