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杨峥 《城市》2013,(4):69-74
一、引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土地无偿使用,各地城市建设资金相对匮乏。通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现代土地改革以及商品住房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城市土地市场及其运行机制,通过推行土地公开出让制度,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有效发挥,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作用明显增强。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城市建设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土地市场的发展,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各种资源、资本进行聚集、重组和市场化运作,才能实现城市发展资金运作的一种良性循环的态势。经营土地是经营城市的核心和关键,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所以,把握和运用好土地经济和经营城市发展的规律是经营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要经营好,就必须先经营好土地。  相似文献   

3.
由于国家土地使用权具有70年使用期限的限制,有人认为国家土地上的城市房屋产权的保护期限也只有70年,并据此担忧城市房屋产权不能受到永久性地保护。城市房屋产权保护的确存在法律规定上的不完善,但国家土地使用权70年的规定却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无法替代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和载体,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大力推进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于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峥 《城市》2011,(12):55-57
建国初期,我国实行土地无偿使用制度,1979年开始对中外合营企业的用地征收土地使用费。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建立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土地出让方式仍以划拨为主,没有发挥出土地对市场资源的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范城市土地市场秩序的工作更加突出,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站在经济发展的全局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城市土地市场的管理,认真整顿和清理城市土地市场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建立健全城市土地市场规范运行的秩序。一、清理整顿城市土地市场中的违法违纪行为针对土地使用权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土地使用权出让越来越多采取公开拍卖。但现有出让城市土地使用权以协议方式在一些县、市、区还有一定比重。由于协议出让缺乏自由竞争和公开性,加之一些地方招商引资中…  相似文献   

7.
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城市房屋拆迁补偿不仅对被拆除房屋本身进行补偿,而且对房屋占用的土地也进行补偿,由于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成本及土地权益存在差异,因此,土地的补偿标准也应该不同.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划拨土地使用权补偿的区别在于:出让土地使用权补偿还应包含土地剩余使用年限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相似文献   

8.
宋超  王雅莉 《城市》2008,(6):51-5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的基本需求已经从满足吃、穿、用发展到住和行两大方面的商品需求。从“住”的需求来看.自从1999年国家停止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商品化以来.居民对城市住宅的需求日益激增.使城市住宅成为近10年来价格持续上升的“坚挺”商品。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人口众多导致的住房需求的刚性.我国房地产业并未展现出“买方”市场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杨影 《现代妇女》2014,(10):258-259
土地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制度是经济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根本性作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合理和有效实现能够促进农业的规模和集约经营,优化产业结构并延长产业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刺激之下,吉林省部分农村地区也开始出现了自发性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并展现出快速度、大规模、多形式的新形势。如何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正确引导、合理规范就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吉林省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初步探究,分析其中存在问题并针对如何发展与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这一问题提出了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刘洪亮 《现代妇女》2014,(10):130-130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逐年增长,土地的价值也在不断攀升。我国法律明令禁止土地买卖,但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进入市场流转。与之相伴的是国土领域的职务犯罪呈现出高发态势,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交织,导致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过程中,滋生了大量的的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