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现状分析与培养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美华  高娟 《职业时空》2009,5(2):146-147
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措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师人文素质缺失成为其制约瓶颈,根据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从体制、观念、途径三个方面,创新高校教师人文素质建设的培养模式,是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的一种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
人文素质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是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的最优途径,因此,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图书馆人文素养教育培养的重视。本文就是在介绍图书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作用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建立良好的教学体系,使得大学生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类的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较为缺乏,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全社会普遍认可。本文对于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应该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多维度关心此问题,共达到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保证。大学生作为我国公民优秀的组成部分,文明素质的高低对于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文明素质培养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任,大学生的文明状况发展及文明素质培养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大学生励志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的重点之一。健美操课程深受大学生喜爱,对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起到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健美操运动特点,针对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了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有效的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人文素质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希望,人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了其自身的发展,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就成了大学教育者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科学的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自我提升,本文以大学生人文素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来探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自我提升动力,并分别从课程体系的完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三个途径来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7.
吕青  艾霞 《职业时空》2008,4(3):36-37
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核心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亦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教育学家杨叔子评价当代高等教育说:“过弱的文化熏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而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要实施面面俱到的素质教育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寻找一个既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又能深刻影响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角度来进行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诸多素质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普遍存在办学理念偏差,文化底蕴不够深厚,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因此,要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等方面探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9.
现代高等教育人文素养缺失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普遍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养对于大学生成长的作用.本文从大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缺失谈起,探讨了人文素养的内涵与其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分析了如何在大学教育中有机地融合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前,绝大多数理工类院校已经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加大了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力度,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现代理工类院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一、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成因人文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尤其是在理工科大学教育中陷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