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章从企业信用与会计信息关系来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治理,认为会计信息是企业信用的基础,会计信息失真是企业信用基础性缺失,并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市场信用环境和企业信用系统缺失两个方面原因的考察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会计法规和准则、改变会计生产模式及加强和完善各种约束来机制等针对性措施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重构企业信用。  相似文献   

2.
试析企业信用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市场经济的本质,企业信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当前,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主要有工商登记信用缺失;合同信用缺失;信贷信用缺失;财务信用缺失;商业经营信用缺失等。由此出发,笔者在分析信用缺失原因的基础上就企业信用体系的重建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剖析信用的概念的基础上,对当下我国企业存在的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紧迫切性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信用法律保障薄弱,制度建设滞后,企业产权关系不清晰等方面是造成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并据此就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的具体内容和必须遵循的原则进行了阐述,拟为建立适应我国企业信用体系提供一个理念框架。  相似文献   

4.
企业信用缺失是我国深化改革过程中遭遇的一大难题.它对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企业的运营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造成我省企业信用缺失的一般原因,并针对河北省企业信用发展现状提出了采取以联合征信模式为市场提供完整准确的企业信用信息为主、加强行业内信用数据库建设为辅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5.
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法制建设不完善、信用机制不健全是我国转轨时期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因此应从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政府信用,建立信用制度,增强信用意识等方面入手,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在我国加强企业的信用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迎接“入世”挑战、建立国家统一的信用体系、提高企业自身素质的需要。针对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情况及原因 ,我们可以通过企业制度改革、加快立法步伐、完善信用制度、强化信用意识、提高信用中介的水平等对策来治理企业信用的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社会无信不稳。“信用”历来被人们看重。可是在目前的中国,信用缺失日益严重。我国目前的信用缺失现象包括:(1)企业信用缺失;(2)消费领域的信用缺失;(3)人际关系中的失信现象。当今社会各个领域日益严重的信用缺失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企业的产权问题、信息不对称、自身诚信管理意识缺乏、体制转轨的影响、政府政策不稳定、法律约束乏力等;消费领域和人际关系中信用缺失的原因有:片面强调“经济人”、司法制裁不力、对传统文化的路径依赖等。信用的重建已刻不容缓。信用是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8.
信用按主体不同分为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和政府信用三种。文章对三种信用缺失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个人非法追逐利润、企业产权不明晰以及政府决策失误和地方保护主义分别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失信的主要原因,并认为企业家失信和领导贪污腐败是企业和政府失信的重要原因,同时比较了各自失信成本的大小。文章还认为个人信用是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的基础,而政府信用是个人信用与企业信用的保障。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源泉,起着表率和示范作用。当前政府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不仅已直接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公共管理的效能,而且也成为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缺失的重要原因。按照近代西方的社会契约理论,政府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权力异化的倾向和政治体制自身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国建设领域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极大地推动建筑市场规范有序.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建筑业企业的信用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核心作用尤显重要.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当前建筑业信用缺失的原因和影响建筑业企业信用行为的两种管理制度的作用,总结出建筑业企业信用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业企业信用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1.
浅析信用经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信用经济建设在我国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加强信用经济建设应重点从政府信用建设、企业信用建设及个人信用的塑造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制度的信用建设既要依靠非正式信用制度的建设,更要依靠正式信用制度建构。正式信用制度主要是指社会性正式组织通过制定制度规则,规定和约束并依靠一定组织监督实施的信用规范体系。主要包括政府信用、经济信用、法律信用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在这种经济中,信用不仅仅是作为交换媒介存在,更为重要的是信用作为除市场以外的另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的产生需要一些特定的条件,文章即从个人、企业、政府三方面信用建设入手,提出创建信用经济条件产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信用经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有着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目前在建立信用体系过程中存在着信用观念淡薄、信用机构主体不独立等主要问题,因此应采取强化信用观念、加快征信服务和征信行业立法等措施建立和完善我国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5.
信用本质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用是经济主体之间达成契约、实现交易的必要条件,因此,信用不仅体现在延期交易和资金借贷这样的特殊交易形式中,也存在于一切形式的市场交易活动中。信用的本质就是对契约关系中的义务承担者履约意向、履约能力和履约后果的确定性预期。信用的运动表现为信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信用的过度膨胀和过度收缩则是信用的两种畸形运动方式。一个经济主体和其他经济主体之间一旦形成外围中心式的信用结构,就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从局部信用和社会整体信用之间的关系看,局部信用的丧失通常会促使经济主体之间的契约趋于完备,但完备性契约能够降低风险、减少长期交易费用的假设是以良好的社会整体信用关系为前提的。因此,一个完善的制度环境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的信用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上市公司信用的特殊性,认为除涉及到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还包括股东对公司投资形成的证券信用,通过对上市公司信用的构成、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入分析,提出应从信用结构整体和信用链的角度系统考虑上市公司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7.
当前政府信用缺失问题是由于政治体制改革不完善 ,公务员队伍建设滞后和法纪惩戒措施不完备等原因造成的。必须充分认识政府信用建设的重要意义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推进政务公开和建立科学完善的集体决策与监督机制 ,重塑政府信用 ,打造诚信政府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西部开发的日益深入 ,类似东部地区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商品假冒伪劣、欺诈等现象不断涌现。西部地区应借鉴东部的经验 ,从建立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三个方面入手 ,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培养信用意识 ,共同创建一个诚实守信、法制规范的西部市场环境 ,为西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商业信用原则是商法的核心原则之一。目前我国商法中把商业信用原则与普通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混为一谈,这不仅是错位,而且还"串味"。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制度主要是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它们都是制度性的安排,不单是道德伦理性的软约束。  相似文献   

20.
经济信用具有二重内涵,一方面,它以制度为基础,是制度信用;另一方面,它又以道德为基础,是道德信用,它是制度信用与道德信用的统一。重建经济信用,应同时从制度建设与道德建设两方面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