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怀利 《社科纵横》2006,21(8):57-58
和谐社会的建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公民社会的探索可以说是一条很好的道路。本文试着从公民社会的特征入手,寻找构建和谐社会与公民社会的途径,公民社会的建成是达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公平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永丽 《社科纵横》2008,23(5):13-14
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根本基石.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中国经济高增长背景下凸现出的社会公平问题,消除影响社会公平的各种障碍,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培育公民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个成熟而健全的公民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自发性的合作行为,能从整体上有效提高组织效能。组织公民行为的动因除了社会交换动机和集体主义价值观之外,还包括印象管理。激发个体组织公民行为的机制是:管理决策的公平公正,集体导向的组织文化以及三百六十度的反馈评价。  相似文献   

5.
柏特南、公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英文CivilSociety以往在中文中大多译为市民社会。但是,根据迄今这一措词在全球范围的理论界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情况看,在很多场合将其译作公民社会更为贴切。公民社会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个部分。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柏特南用了20多年的时间,对意大利的公民社会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追踪调查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发达的公民社会既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能促成民主政治体制的实际运行。非政府组织是在80年代以来在世界上迅速发展起来的非营利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它们是公民社会中的最积极、最活跃的新角色,集中体现了公民社会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6.
姜媛媛 《创新》2010,4(5):125-12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整个社会越来越趋向多元化,非政府组织随之产生,它们在许多社会领域已经发挥出政府和企业所没有或难以充分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了整个社会进步。但另一方面,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亟待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共同努力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7.
公民身份的多重性和复杂化已经成为全球化情势下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和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企业公民——企业伦理,生态公民——生态伦理,网络公民——网络伦理作为公民身份与公民伦理可能的三个重要面向,其认同、建构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涉到公民社会能否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转。尚在成长中的中国公民社会应基于自身独特的处境及语境,在培育和发展具有生态文明精神的公民文化和公民伦理的努力中,使其自身不断得到确证、发展和成熟,最终达至社会生态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8.
潘志国 《社会工作》2008,(12):55-5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明确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定位、社会组织的协同功能、公众参与的积极作用,以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动“多中心主体”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连喜 《探求》2009,(2):20-26
公民社会是一个权利和义务相对等的责任社会,重点强调的是公民的政治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制约。30年的改革开放为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发育成长提供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重要条件。当下中国的公民社会,不仅具有公民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中国式的个性特征: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的官民双重性特征;特殊的制度环境特征;某些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民间组织发展的不规范性、不平衡性特征等。对于未来30年的中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完善公民社会的发展环境特别是制度环境,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社会建设相伴随的并且是必须自觉推动和加强的紧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梳理官方历年统计资料进行趋势分析,描述了广东省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并深入剖析相关政策体制弊端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指出应从深化双重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政府职能的转变力度、完善政府购买制度、建立多元监督网络体系、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的专业人才队伍和拓展多元筹资的新模式等六大方面来促进社会组织健康、良性、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林元和 《探求》2005,(6):4-5
当前,广州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好、领会好科学发展观,协调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科学概括,是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高扬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旗帜,坚持了以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体现了发展的科学辩证法,反映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为实现社会和谐指明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和谐社会视野中,应全面把握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学校德育与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进程对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德育。在此基础上,基于建构学习模式,促进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的良性互动与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背景下民事调解制度的构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比诉讼和仲裁,调解因其具有的主体的民主参与性、高效性、和平性等优势而在化解民事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当前的民事调解制度尚未形成一个功能互补、程序衔接的有机整体,法院调解中仍存在着调审合一、调解的强制性色彩过于浓重等突出弊端;人民调解中存在着诸如调解过程随意、调解协议效力不够明确等问题,这些缺陷使得民事调解制度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当对已有的调解制度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一方面,完善现行人民调解制度。扩大人民调解的概念,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建设,加强人民调解的组织和队伍建设,明确人民调解的效力,作好与诉讼的衔接。同时,积极探索和发展新型非讼调解制度。另一方面,改革和完善法院调解制度,强化调解的自愿性原则,严格实行审前调解和调审分离,实行调解不公开原则。使民事调解制度成为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观念,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没有战争与灾害的威胁;生产与消费的和谐,使企业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能满足市场的需要;需求与供给的和谐,使人们日益增加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与社会供给达到平衡;社会就业的和谐,使社会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能够找到相应的职位;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当今乃至未来社会发展的主题;所有制结构的和谐,改变传统公有制结构的独统天下,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在竞争中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李英世 《探求》2005,3(6):18-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基础性工程。我们只有从发展视角、改革视角、稳定视角、社会公平视角和党群关系视角,去理解和把握这些重大问题,才能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才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李仁武 《探求》2007,(1):7-11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主题都是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在当代,由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导致人的生存境遇遭受严重考验和挑战,能否改善现代人的生存境遇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时代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就成为人类走向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性诉求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盛书刚 《探求》2007,(1):12-16
从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某些组成部分的和谐到党的十六大在旗帜上出现“社会和谐”,标志着认识的一个飞跃;从党的十六大的“社会和谐”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和谐社会”,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宽广,目标更远大,任务更明确;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和谐社会”到胡锦涛的“2.19讲话”,表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已初步形成;从胡锦涛“2.19讲话”中的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到胡锦涛“9.15讲话”中的建设“和谐世界”,以及后来提出的建设“和谐地区”“和谐亚洲”,从外部环境上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表明了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世界意义,从而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推进到一个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曾德盛 《创新》2007,1(6):12-16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必须重视和解决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在起点、过程、结果上都存在不公平的问题,并有收入差距过大、差距快速拉开、社会心理冲击大等特点。保障收入分配公平,要立足实际,坚持科学发展,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王玉云 《创新》2011,5(3):10-13,126
任何执政党都可能面临执政合法性危机。要克服执政合法性危机以巩固其执政地位,就必须获取民众对现行社会秩序的广泛而持久的支持。在这种意识警觉之下起而积极应对,正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举措得以出台的深层次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