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作为一种思想体系 ,和平共处的外交思想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这一原则是列宁首先提出来的。和平共处的外交思想在中国经历了和平共处原则的创立、和平发展、和平崛起三个发展阶段。正是由于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根据每个历史阶段的国际国内形势 ,不断丰富和发展和平共处的外交思想 ,才使这一外交思想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大量材料结合苏俄政府初期的外交活动,认真分析了列宁关于和平共处政策的提出。作者认为,列宁关于和平共处政策并不是十月革命胜利后立即提出,更不是在十月革命前,而是苏俄政府经过一段外交实践和列宁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发生重大变化后才提出的。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也是我国杰出的外交战略家、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他的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等外交战略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新中国外交发展。他在长期而复杂的国际、国内斗争实践中,面对不同时期国内革命和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和制定了不同战略目标,对新中国外交从无到有,从寡到众,从弱到强都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不仅如此,对于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我们仍应该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创造一个和谐而良好的国际环境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提出毛锐多年来,关于列宁何时提出和平共处思想这一问题一直是史学界争论的焦点。由于苏联和平共处外交政策是以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为理论基石的,所以只有首先澄清这一问题,才有可能进一步研究苏联和平共处政策的形成,进而对苏联建立初期的种种外...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是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伟大开拓者之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谐的道德人格、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精神形成了周恩来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理性诉求的思想基础。周恩来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中一系列重要理念,对于当今建设和谐世界的伟大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周恩来和平共处的外交思想、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是构建和谐世界的起点、路径与前提。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全面阐发了其内涵,即存异是求同的前提,求同是存异的要求,和平共处是求同存异的旨归,并将其具体化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求同存异方法论原则的思想来源有:马克思主义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学说,列宁妥协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周恩来富于调和的天性.周恩来提出了“把外交学中国化”的任务.从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的思想来源,到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的提出、内涵的全面阐发和具体化,充分显示着周恩来为“把外交学中国化”而做出的努力及其贡献.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外交方法论原则,是“和谐世界”理念的直接思想来源,也是建设和谐世界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7.
中国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多变的国际体系,加之中国自身的实力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使得国家利益的界定和外交战略的定位十分困难。正确区分中国的核心利益、重要利益、一般利益和无关紧要的利益,是中国外交战略定位的前提。以国家实力为基础,中国的外交战略定位应该坚持:中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三。以亚太地区大国为基轴,进可由地区政治对国际政治、世界政治发挥有力影响,退可以稳定国内政治,形成国家政治、地区政治、国际政治和世界政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国际政治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国际政治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国际政治战略思想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其基本内涵具有时代特色,并有其自身的特点.邓小平国际政治战略思想是当代中国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事务、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外交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在继承毛泽东战略思想的基础上 ,开拓创新 ,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战略思维方式。和平与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维护国家利益、争取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构成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中国外交价值观成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突破某些西方国家国际话语权制约的重要指导原则.中国外交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文化思想的有机结合,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中国外交价值观的基本脉络是:以"文明多元"为基本出发点,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以"正确的义利观"为指导原则,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实践途径,以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为追求目标.中国外交价值观提升了中国的道义感召力,增强了中国国际话语权,促进更为合理的国际话语体系及国际秩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内容包括∶(1)反对战争 ,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有争议的问题 ;(2 )军事均势是和平共处的保障 ;(3)不同制度国家应加强经济合作 ;(4 )确认了不同制度国家的主权、独立、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周恩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不同制度国家扩展到包括相同制度的国家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基本国策 ,大大促进了世界和平。邓小平赋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新的内容和形式 :即反对霸权主义 ,实行不结盟政策 ,不同意识形态和平共处及一国两制 ,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50年,现已成为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国际关系准则。它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和合共生的美好愿望和追求,蕴含着强大生命力;它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协调发展,维护了世界和平,显示了强大生命力;它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更好的方面演化,必将继续展现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作为政治家,从政治角度高度重视国际法,特别是国际法基本原则问题.他逐步提出并完善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现代国际法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还因此严格规范了新中国的外交思想和重大外交行为,在事实上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及其主要方针,保证了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为台湾最终回归祖国,提供了法理基础和原则.他还完整准确而且积极地认识、理解国际法的强制实施方式,着力于国力增强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坚强的实力基础和战略制衡,有效保障了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为此,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将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以独立自主原则为基本立足点、以国家利益的有效维护为前提、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现代化国际战略思想的发展,不仅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营养,借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而且融注着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不平凡的领袖魅力。邓小平的现代化国际战略思想及其实践,不仅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进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世界格局。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时,中缅边界“存在三段未决问题”。从1954年6月开始,中缅边界问题的解决经历了提出问题、交换意见、谈判与磋商和签约等几个阶段;中国政府提出的原则性建议迈出了中缅边界问题解决的第一步;“一揽子”方案则奠定了中缅边界问题解决的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准则。  相似文献   

17.
西太平洋新军事联盟作为美、日重构亚太安全格局的危险举动,由于利益的博弈,正面临着难解的“囚徒困境”。最根本的原因是部分国家寻求部分共同安全利益,这种囿于冷战思维下的霸权主义心态在军事上的反映是严重背离国际制度原则的。只有坚持强调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才可能真正重构亚太地区安全格局所需国际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原苏丹地区①石油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迄今仅十余年,却经历几多跌宕曲折。正是由于这一关系的存在以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该地区石油资源的觊觎,达尔富尔危机的爆发及其国际化、南苏丹问题的变动才触发了中国外交理念新一轮的整合进程:一方面主要着眼于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体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主动参与友好国家地方治理之理念整合;另一方面则主要针对与西方发达国家关系,体现为"韬光养晦"策略与相对进取性策略之理念整合。中国应当继续致力于促进不同国家间、不同国家集团间的沟通和发展中国家群体内部之间更加密切务实的合作关系;应当坚持运用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多向多边关系机制发挥独特作用,以期更加充分地实践、发展和完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9.
张颖  潘敬国 《国际论坛》2013,(2):55-60,81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外交方针。本文试图通过对一段时期《人民日报》中有关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进行计量分析,从一个侧面分析建国初期中国外交方针的确立与调整。  相似文献   

20.
国家之间难免发生冲突和分歧 ,关键在于选择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最基本的准则 ,也必然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