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价历史人物,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过程,是通过两个层次即事实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来进行的(参看拙文《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认识规律》,载《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对历史人物所进行的价值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认识,它是具体的,是发展变化的.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贽,在他评价历史人物的专著《藏书》、《续藏书》里,对战国至元的八百名历史人物,以及神宗以前明代的四百名人物进行了品评.他宣称要"颠倒千万世之是非",以"予李卓吾一人之是非"为标准,去重新评价历史人物.李贽到底是以一种什么价值观去评价历史人物的,他的价值认识具有什么特点?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李贽在《藏书》和《续藏书》中对历史人物的事实性认识,主要是根据以往的官修史书;其价值性认识,则主要渗透在大大小小  相似文献   

2.
高希中 《兰州学刊》2011,(3):156-159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历史作用标准与道德标准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历史作用标准被首肯,而道德标准被忽略;在肯定历史作用是首要或根本标准的前提下,有限地主张道德标准;以历史进步标准消除道德标准的独立性;把道德标准附庸于生产力发展标准;以历史作用标准为历史人物翻案。这些观念及其在历史人物评价中的实践,造成了对历史人物评价的诸多困境。至于对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文章认为:首先,不一定非得给历史人物做出一个整体性的评价,特别是对历史人物在事功和道德方面各有千秋,难以作出总体评价时;其次,不能因为历史人物在事功方面的贡献而否定、忽略、开脱其道德的不足与问题,反之亦然;最后,评价历史人物,并非以"成王败寇"论英雄。  相似文献   

3.
刘大年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历史研究的许多领域都有开拓性的贡献,学者们对其史学成就,已进行了不少阐述、总结和探讨,但对其历史人物评价的思想与实践,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刘大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主要呈现为四大特点:将历史人物融入历史情势中去分析评价、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反思,庶几将对历史人物评价方面的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历史是和研究历史人物分不开的,“因为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①在中国关严党的历史上,有一些卓越的或曾经有过卓越贡献的人物,他们个人的历史,同时屯是中共党史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公正地、客观地研究党史上这些有血有肉的人,对于更好地研究中共党史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认识一切历史现象包括历史人物的思想武香,运用这一科学方法,实本求是地评价党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是我们正确评价党史人物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一,评价党史人物,必须从具体的历史事实出发.实…  相似文献   

5.
近50年历史人物评价标准问题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关于历史人物评价标准问题的讨论大致可以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指从1949年直到80年代。在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成为学术界公认的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尺度,尽管内部存在很大分歧和差异,历史人物评价标准讨论是在唯物史观一元论标准的框架内进行的。自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是后一阶段,历史人物评价标准讨论开始跳脱唯物史观一元标准模式,日益走向多元化。不过,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准仍是以生产力发展、民族统一和社会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历史作用标准,全新的标准模式尚未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6.
历史人物评价问题,历来为史学界所关注.而有关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则意见颇多歧异,呈现出泛化的趋势,这不利于推进对历史人物的研究.其实,在如何看待评价历史人物标准问题上,一是要重视民族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积淀,二是要把握基本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从理论认识和具体研究中推进对历史人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现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历史学的特征之一,就是根据他们的需要任意歪曲历史材料,曲解社会现象,虚构历史系统。对于历史事件的解释,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全从“应付环境”的需要出发,随心所欲地作出各种结论。在它们那里,历史的真实性根本不存在,是非、真伪,了无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8.
历史人物研究评价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历史科学的内涵特点,及史学研究的目的、任务与功能,决定了历史人物研究评价是个长盛不衰的课题。研究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和实事求是原则,并注意人物的社会价值,运用多维交叉的方法从史事中求史实,从史实中求史是。近代人物的研究评价,则应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中去考察它们的全部思想实践活动,具体人物具体分析地评价其功过是非。  相似文献   

9.
<正> 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当以他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为标准,应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严格根据历史条件和历史事实来评论是非。用这样的原则来评价武训,应当说,他是无可非议的。武训是个一向行乞、吃苦受辱办义学、为穷人谋福利的老实人,他一生无权无势,没有做过官,更没有欺压过任何人,何罪之有!但是,在一九五一年却惨遭批判,给他定了多许罪名。这确实是件冤案,值得重新研究,还其历史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0.
长久以来 ,传统史传中以道德为价值判断的标准 ,这种倾向一直顽强而潜在地影响着人们对复杂历史人物的全面认识。本文则力求跳出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 ,尝试透过文史交叠的灵活视角 ,由历史人物身置的特定环境出发 ,对《左传》中颇具争议的人物郑庄公作出新评价。  相似文献   

11.
宋丽亚  高希中 《兰州学刊》2008,(7):148-151,202
历史人物评价的逻辑前提,一般不是直接从评价者的评价话语表现出来,但却构成了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深层前提预设。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之所以是史学研究中最具争议、最富挑战性内容之一,历史人物评价标准之所以人言人殊,莫衷一是,就与这种逻辑前提密切相关。这主要表现为:在本体层面,在如何看待人类历史?在史学本身层面,如何看待历史的主观性,科学性及史学是否能避免道德价值判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76年5月在“四人帮”的上海市委写作组控制下出版的《五卅运动》(署名“编写组”,上海人民出版社,今年初尚有发售)。它按照“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是非界限和好坏标准,任意褒贬历史上的人物或剪裁人物的历史。全书八十四页,五万七千字,除了鼓吹现代迷信外,受到表彰  相似文献   

13.
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江西省新余市历史学会、江西省分宜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联合举办的严嵩与明代政治学术讨论会,1988年11月16日至19日在严嵩家乡—江西省分宜县召开,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六十余人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论著两部,论文近三十篇。兹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与会代表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评价历史人物,不应以忠、奸作为标准,而应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针对当时的历史环境,对历史人物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以求得公允的、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新型历史撰写结构,突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史学模式。它选取人物的原则是以人体现的价值为本,不以成败论英雄,不随世俗论是非,充分肯定人物的历史作用,表彰个人奋发有为的精神。这充分体现了司马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弘扬了中华民族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再谈历史人物评价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当前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问题的结合实例作新的探讨,认为:第一,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历史主义原则;第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第三,坚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标准;第四,对历史人物的气节要作具体分析,防止把封建糟粕当成气节加以称颂。  相似文献   

16.
文学评价不完全等同与文学批评。文学评价主要是指以具体作家作品为对象的价值分析、评判活动,文学价值通过文学评价才最终得以确立和呈现。相对于一般文学批评标准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文学评价的标准是有限的和相对确定的。如果说美学和历史(学)的标准是文学评价的最高标准,那么人学标准就可以说是文学评价的基本标准和最低标准。所谓文学评价的人学的标准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为基础,以人的本质和人性的价值理念为标准。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通过描写体现在具体人物身上的“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表现出“人的一般本性”。  相似文献   

17.
九百年来的社会变迁 ,导致了南宋迄今评议王安石及其变法有三种价值取向 :一是南宋以后占统治地位达七百年之久的程朱理学的评价价值标准 ;二是 2 0世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最大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三是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内与时俱进的社会气候变化 ,亦即现实政治发展路标的指向。透过这一是非评议变迁过程 ,足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事件评价是非得失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唐金培 《殷都学刊》2010,31(1):37-42
袁世凯是清末民初中国政治舞台上一位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也是近年来史学界试图重新进行评价的热门历史人物之一。随着对袁世凯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围绕袁世凯的功过是非问题展开了比较激烈的争论。打破过去评价历史人物时惯用的人为格式化,对袁世凯及其相关问题进行重新评价,固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上真实的袁世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我们认为,在评价袁世凯这个问题上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应当客观公正地将历史上真实的袁世凯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进程中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9.
1959年"替曹操翻案"的大讨论不仅厘清了关于曹操的许多史实,而且推动了对曹操等历史人物的研究。其中,体现唯物史观这一评价总原则的多种具体标准与观念,如历史作用标准、阶级标准和历史主义观念得以综合运用。这不仅丰富了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而且推动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同时,本次讨论冲击、弱化了最基本的道德原则,这就需要正确看待历史人物评价中的道德评判,及事功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对洪承畴作出客观的历史的评价时.有两个问题必须认真分析,这两个问题是正确评价洪承畴的前提条件,也是正确评价洪承畴的症结所在。尽管我在《洪承畴传》一书中已有所论及,但在这里仍想再深入一步加以分析论述。一、封建的道德观必须打破中国旧的历史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并不重视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所发挥的作用,即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诈用;而只注重历史人物的言行是否合乎儒家伦理道德的标准,即用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的道德纳常来衡量,也就是说人的价值是用人的道德来衡量的。对于封建王朝的大臣来说.“君为臣纳”、“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