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以"五个统筹"来推进改革发展,这样就完整地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它科学地揭示了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深刻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发展观的深刻变革。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综合发展构成科学发展观的整体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旨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全面实践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发展观,蕴含着深刻的价值内涵,包含着时发展的新认识和关于发展价值的新判断.以人为本是对"以物为本"的价值扬弃,全面协调发展是对片面发展的价值否定,可持续发展是对掠夺式发展的理性矫正,统筹兼顾是对公正、和谐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
2004年,大庆取得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但最大的成就是实践了发展观的转变.经过实践和探索,市六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大庆全面发展的战略新高地.这是大庆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行动.2005年要努力实践构建大庆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的战略部署,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观与自然观密切相关。自然观的不同往往导致发展观价值取向的差异,进而带来不同的发展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传统发展观的自然观误区使其引导下的实践活动给人类带来了生态价值危机和生存发展困境。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的自然观为基础,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观。作为一种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范式,科学发展观成为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困境的根本指南,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直接指向人类的生态文明前景。  相似文献   

6.
全球风险社会的来临和风险话语的勃兴为反思现代性发展观提供了新的视闽。当代风险社会的生成在现代性发展观的本性中有其深刻的根源。现代性发展观的人类中心主义、以理性为基础的进步主义、经济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等核心理念与当代社会发展中各种风险问题的涌现有内在的逻辑关联。马克思超越了各种对现代性发展观的文化批判模式,以实践思维和经济哲学的批判理路扬弃并重建了现代性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可以而且应该被阐释为一种寻求新现代性的和谐发展观,这种和谐发展观能够在人类应对和超越风险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具体概念是辩证地把握对象本质的思维形式,明晰的概念界定是理论模式建构的前提。本文从辩证逻辑具体概念的角度对发展—发展观—发展理论概念进行逻辑阐释。"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起始基本概念,"发展观"是与发展实践密切联系着的思维形式,发展观的转变意味着发展范式的根本转变,"发展理论"则是发展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发展—发展观—发展理论概念是处于辩证运动和相互联系中的概念,这三个概念是有理想形态的概念。洞悉发展—发展观—发展理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助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强调指出: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论以人为本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以人为本的理论内涵及现实要求给予深刻把握。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分析论证了确立以人为本发展观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必要性,论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推动中国发展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10.
袁清川  刘家征 《理论界》2005,(11):34-35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特征。它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为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就必须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邱铁红  冯宝忠 《理论界》2004,2(4):31-32
党的十六屇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发展观提升到一个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坚持系统性原则,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使社会发展观更科学更会面;强调以人为本,是以人为价值主体的社会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不同实践基础而形成的邓小平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发展观为基础和重要渊源,在发展目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进行创新的同时,又继承了邓小平发展观的经济发展中心论、改革开放论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祁程 《南方论刊》2008,46(2):18-19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与方法,是对当代社会发展观的一次深刻变革,是从社会发展动力、社会发展形态等多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是当代马克思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执政理论的新发展,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对执政经验的新总结,对执政任务的新概括,是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又一丰硕成果,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深刻认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科学内涵,全面准确把握"三个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更加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即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内含某种价值取向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可以说是一种关于发展的价值观念,以人为本是其核心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现实发展的方向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与发展观是辩证统一,互为作用的。发展观对发展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作用,明确科学发展观是我党面向新世纪最新的、更加丰富和全面的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佩鲁在对传统发展观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价值为尺度、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发展观.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佩鲁的"新发展现"在形式和内容上有诸多相似之处.科学发展现在发展目的、发展模式和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实现了对佩鲁"新发展观"的重大理论超越.  相似文献   

18.
新发展观的确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进程的启动,我们应当确立一种新的具有全面性的发展观。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发展观实际上是“三个代表”的发展观,其突出特点是追求横向发展即全面性、追求纵向发展即可持续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即人本性。以“三个代表”的发展观为指导,将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进行得更为顺利、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向度,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为理论基石的。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唯物史观中包含有丰富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就要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并最终实现人自由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发展要实现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讲话中,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赋予了发展以崭新内涵,揭示了发展的本质特征,实现了发展观的重大变革,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全新认识和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