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肯明斯是美国20世纪风格独特的诗人。作为一个诗人和画家,他不断探索实践,创新诗歌形式,借助绘画艺术中万花筒式的表现技巧进行诗歌创作。其诗歌留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艺术感受,触发读者丰富的想象,使现代派诗歌在视觉印象上的翻新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相似文献   

2.
肯明斯是美国20世纪风格独特的诗人。作为一个诗人和画家,他不断探索实践,创新诗歌形式,借助绘画艺术中万花筒式的表现技巧进行诗歌创作。其诗歌留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艺术感受,触发读者丰富的想象,使现代派诗歌在视觉印象上的翻新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相似文献   

3.
<因为我不能等待死亡>是艾米莉·狄金森众多诗歌中的一桑奇葩,此诗在当时被认为是怪诞,离奇的,不被人们所接受,这却恰恰在读者的脑海中形成了一种陌生化的印象,读者能从其诗中体会到新奇、独特的感受,细读此诗,诗人美学观和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使得读者更能体会诗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因为我不能等待死亡》是艾米莉&#183;狄金森众多诗歌中的一朵奇葩,此诗在当时被认为是怪诞,离奇的,不被人们所接受,这却恰恰在读者的脑海中形成了一种陌生化的印象,读者能从其诗中体会到新奇、独特的感受,细读此诗,诗人关学观和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使得读者更能体会诗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诗歌教学是一个实施语文美育的过程,新课标非常重视诗歌教学美育的功能,注重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领悟,关注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的提升,并希望学生通过阅读,品味体会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鉴赏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象、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中外诗人通过对诗歌形式的革新,一反传统诗歌注重节奏和押韵等“听觉感受”的特点,而试图让读者通过诗歌的书写形式得到“视觉”上的欣赏,引发对诗歌意境的联想,从而产生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7.
席慕蓉的诗歌里洋溢着一股浓郁的爱意,这同她的生活与为人紧密相关。因为自己幸福,所以她把爱灌注在诗歌里像种子一样播洒在每个读者的心中。所以,她爱自己、爱他人、爱故土,憧憬爱情、赞美青春、热爱生命、拥抱生活。她的诗像一个个美丽的梦,她的诗让人如痴如醉,她的诗歌给予了读者强烈的心灵感受。  相似文献   

8.
在诗歌领域 ,诗歌的艺术至境也是多元的。中国传统诗歌“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对诗歌创作体式的影响十分具体 ,借用“典型”一词来概括赋体诗之艺术至境 ,可以充分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 summer”意象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imagery)是诗歌的灵魂。“夏天”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英国读者对“summer”这个意象的感受与中国读者对“夏天”的感受并不相同。同一意象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意义,译者需要慎重处理。  相似文献   

10.
诗歌独特的艺术形式使诗歌翻译成为翻译艺术的巅峰,诗歌翻译要求译者要独辟蹊径,大胆尝试和探索新的表现手法进行再创作,从而对不同的读者产生大致相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诗歌独特的艺术形式使诗歌翻译成为翻译艺术的巅峰,诗歌翻译要求译者要独辟蹊径,大胆尝试和探索新的表现手法进行再创作,从而对不同的读者产生大致相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记录人类情感的符号,是最纯的文学作品.阅读诗歌是培养纯正艺术趣味的根本途径.在诗歌阅读这种艺术认知活动中,读者要借助诗歌的语言媒介,把握艺术形象,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同作者产生共鸣.诗歌语言具有含蓄、凝练的特点,运用“置换法”可以更好地突破语言的障碍,充分感受诗歌作品的美,从而有效地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3.
约翰&#183;邓恩诗歌中意象的类比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圆规、泪水、跳蚤)为例,对中英诗歌中意象手法的运用进行了类比与赏析,并指出意象是诗歌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意象,读者可以感受诗人内心的万千思绪,从而深化对诗人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诗歌的翻译就是把原诗的形式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地再现出来 ,使目的语的异国读者能够从译品中尽可能获得与出发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共鸣和美的感受。诗歌的翻译在一定限度内是可能的 ,但是诗歌翻译中的不可译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诗歌形式移植中的不可译因素 ;诗歌文学形象的不可译因素 ;诗歌语言修辞手段的不可译因素 ;诗歌节奏韵律的不可译因素 ;诗歌“诗眼”的文学内蕴移植中的不可译因素。  相似文献   

15.
作为诗人的孙担担,在其诗歌创作中并没有完成诗歌的过渡抒情、表白和喧嚣,而始终以一种冷静的姿态审视个体的生活日常以及日常的细微之处,捕捉属于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并虔诚地秉持着属于个体经验的诗歌创作理念和诗歌理想,并立足于在"去我化"和"去抒情化"中进行现代汉语诗歌的创作,进而形成了其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诗学的隐喻理论注重隐喻产生的机制和读者理解隐喻的认知过程。从认知诗学角度分析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性语言中隐喻产生的哲学基础,探究其诗性隐喻的运作机制,能更深入地了解狄金森诗性隐喻的魅力及独特隐喻视角的运用,体会其诗性隐喻是如何穿透自然的束缚达到精神真理的升华,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她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诗歌的文体言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诗歌作为文学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分类、节奏、韵律、构思、词序、选词等方面都自成体系,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展示着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因此,诗歌的文体特点和读者欣赏英语诗歌的方法应是相辅相成的,从外缘法和内缘法出发对诗歌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对诗歌意义的更深层次理解。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分析古典汉诗英译的各种争议和矛盾入手 ,提出古典诗歌英译应该将译诗读者的审美情趣纳入考虑范围 ,尽全力再现原诗的风格和意境 ,使译诗读者读译诗时能获得与原诗读者读原诗时基本相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在中唐诗歌新变背景中,刘禹锡诗歌的创变特色并非特别显著,其诗歌的艺术个性体现为继承唐诗传统的典雅、宛畅、优美、蕴藉的审美特征,在保留传统唐诗诗性特质的基础上,用审美的形式来表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个体生命的独特感受。他对唐诗传统审美特征的继承有创作主张、审美趣味、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原因。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正是思想和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独特的精神气质使他的诗歌独具内在气骨,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使其诗和其他标举“雅正”的诗歌有了显著的区别,理性沉思和感性思维的结合使他的诗歌具有了独特的艺术品质。  相似文献   

20.
诗歌阅读作为一种艺术欣赏,其行为目的,行为方式等均有别于其他文本的阅读。诗歌阅读的行为目的是为了审美享受;在行为方式上,诗歌阅读呈现出明显的来回往复的行为特征;并且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发挥视听感受和想象,从而使作品的潜在要素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