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浮山黄野人传说产生于东晋时期,其发展演变一直在民间口述的小传统及文人诗文记载的大传统中相互冲突与交融。文人诗文的栽录与辨伪说明了传说强大的生命力与民间民众的心理需求,同时黄野人的地域性崇拜说明了小传统对于大传统制约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传播社会学角度对传统媒介传播与互联网传播进行比较,并提出了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绵延数千年,是因为它拥有一套独特的文化传播机制,主要包括教育考试选拔机制、排斥异端邪说的抑制机制、以注经为主线的损益机制、儒道佛互补机制,等等。这种传播机制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应当能够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4.
程华薇 《天府新论》2024,(1):146-15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其传播路径和方式也被赋予了更多可能性。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深度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路径和方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助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传媒应该坚定传播传统文化的信念,承担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准确把握受众的求知心理、求实心理、求乐心理和求异心理,丰富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同时也应积极发挥传媒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融合,世界已进入全媒体时代。在全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传统文化的传播在新时代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是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机遇。通过分析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全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策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手法林之达深深扎根于民众中,具有很强生命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传播效果之所以良好,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非常重视并善于对传播内容(信息)进行加工。正像人们需要吃肉而又不吃生肉,必须把生肉加工成多种多样的美味佳肴才吃...  相似文献   

8.
9.
10.
关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思想、重民思想以及维护天下百姓利益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人类理想社会及民主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共同之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的这种共同之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文化基础,也是中国思想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锦智 《理论界》2012,(6):134-13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却遭遇到一定的困境。本文试图从大传统小传统的视角来分析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实现其"兴国之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传统文化,无论其民主性精华还是封建性糟粕,对马克思主义传播都起着阻碍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中,封建的纲常名教是反动派遏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思想武器;传统的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一些人把它作为阻止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挡箭牌,或者用它来曲解马克思主义,它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仍然起着阻碍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能不继续消除因传统文化的影响而造成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相似文献   

13.
早期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有着某些契合点。如传统大同理想、民本思想、经世致用思想和敢于斗争的传统等,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民主性精华,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诗百年历程中形成了薪火相传的知性传统.印刷媒介时代的知性新诗借助"现代解诗学"被读者理解和接受,并未显示出明显的传播劣势.视觉文化时代,中国新诗试图通过与影视媒介的联姻突出重围.与易懂易诵、轻快明朗的抒情诗相比,知性新诗在视听传播的范式转型中更易受到忽视和遮蔽.这与它在中国新诗史上的经典定位和评价形成鲜明反差.知性新诗的视听传播应当成为诗学界和电视文艺界关注和破解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16.
17.
英语强势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英语强势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失语,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仅仅处在自然接触状态是远远不够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走出国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其魅力而言还相去甚远,还有很多因为不了解文化而对中国的误读.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缺失、创新性挖掘以及国人传播意识的欠缺是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内因;主要外因则是西方缺乏中国语言和文化常识.对此,为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对内需提高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意识,提高国民素质,注重优秀文化的创新性挖掘;对外则需推进多层级的中外交流,以便向世界更好地“说明中国”.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传播媒介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更多发展空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已经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中国戏曲电影作为民族记忆的一种方式,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的载体,也是实现中国电影民族化的重要途径。在现代传播媒介下,戏曲电影的创作需与时俱进,在充分了解现代传播媒介特性的基础上,利用传播优势对自身创作理念进行新构建,以此探索出一条未来戏曲电影的传播之路。  相似文献   

19.
《新学术》2007,(5)
当今社会,影像传播日新月异,传统美育倡导的观点势必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向前发展,影像美育的发生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而且其本身也应当是不断更新的。然而,在当下所处的电子时代,影像美育仍然承接了传统美育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其应有作用的发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电子时代影像美育出现了新特点和新原则,如何把影像与传统美育有效结合起来对展现美育新图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移动传播的移动性、社交性、互动性,传统文化传播产生了新的表意方式、意义生产与价值流转的符号规律,呈现了独特的媒介逻辑自洽、话语重组方式以及日常融入的符号学机制。作为符号学体系的传统文化传播具有多模态特征,繁复的符号能够在纵横双轴中实现逻辑自洽。传统文化在用户赋权、关系联结的移动媒体中有着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式。其中,伴随性文本的大量出现使其出现意义弥散、话语狂欢、无限延伸的符号范式;因"移动"而产生流动的场景与文化沉浸。可以说,从符号表征到符号繁殖、场景沉浸,移动传播时代的传统文化继承迎来新的符号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