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构叙述虽不具有现实指称性,但可以经历从经验到纪实再到虚构的转化,对虚构叙述的接收最终必然还原为感知经验。虚构叙述是"再现中的进一步再现",并非再现两次必然为虚构,而是虚构必然被再现两次,必然与经验世界隔两层。文化程式不但是判断虚构叙述的主要依据,而且是叙述对象的指称性的判断依据。区隔框架与叙述者框架是重合的,区隔问题与叙述分层问题也是重合的,它们是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观察角度。区隔可以有多度区隔。双层区隔是纯抽象思考,并非每个区隔都在文本中有具体显现。虚构叙述的"双层区隔"原理的发现是对广义叙述学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家长家庭教育素养的状态与其社会经济地位紧密相关。通过对广州市2047个家长样本的调查,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具有深刻影响,具体表现在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存在显著的职业差异、学历差异和收入差异。运用布迪厄的"区隔"理论进行分析,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文化区隔。为消除社会分化导致的文化区隔,有必要加强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设,并且在家长教育工作中着力关注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  相似文献   

3.
选择日常生活礼仪和宗教仪式中不可或缺的油香为对象,以符号学和象征人类学为视角.对油香文化符号及其复杂含义进行解读,提出油香文化四种场景和符号的多重"二元组合"结构观点.在第二个"二元结构"中,通过"符号转换",油香跨越文化知识圈层,转写成被相异文化阅读的"文本"或"符号",从而潜藏进文化"区隔"的标识含义.这对于"深描"回族日常生活礼仪的文化内涵,阐释回族文化跨越多向神圣与世俗两翼却不出现内在、外在文化焦虑,凸显回族文化价值奥秘,进而揭示"我群"与"他群"既有界限又能共享的文化深层理性.  相似文献   

4.
语言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沟通手段,还是整个社会进行再建构和再生产的一个中介;不同阶层的成员,在发音方式、使用的语法、词汇使用、语用习惯、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区隔;这种语言差异不仅反映了社会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反过来又建构了这个结构;语言的阶层区隔,其实质乃是文化的阶级或阶层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换言之,也就是文化的支配问题或文化领导权问题;消弭阶层语言之间的区隔,应加强文化整合;文化整合需遵循多样性和秩序性原则.多样性原则要求在对阶层文化进行整合时,必须摒弃封闭、单一的阶层文化模式,促进多种阶层文化协调发展.秩序性原则强调建立公正的阶层文化交流秩序,要求不同阶层文化通过自觉交流和对话,建立自觉遵循的文化范式,保证不同阶层文化的平等、公正的文化权利.  相似文献   

5.
传统大众传播渠道日渐衰落,媒体人的存在感遭受严重冲击。关注记者节媒体人的言论表达文本,对于了解他们的价值构建策略意义较大。媒体人一方面感知到价值"失序"对身份认同的冲击,另一方面企图通过倡导"理想""信念"和"公正"3种理念,以"专业""理想"以及"神话"3种话语进行"区隔",以与普通民众相区别。然时易势迁,专业主义的"理想情怀"、文人论政的"文化基因"所成就的新闻理想虽能区隔,但被认同的空间愈益狭窄。在当前媒介市场完全竞争以及传播内容碎片化的情形之下,验证并整合信息与观点是媒体人专业性的体现,也是其获得存在感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6.
文化概念的定义虽然异常驳杂,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借助对于经典定义的分析而发现沿袭其中的策略,即通过选择文化的代表性项目组合成为一个整体,以确证特定社群或民族的独特性,由此构成文化概念的代表性意涵。文化的代表性意涵曾经主要用于社群、民族的差异与区隔,但是随着"世界文化遗产"概念的建立与发展,代表性意涵既是社群、民族在文化上的独特性得到承认的依据,也是社群、民族之间的文化共享得以落实的理由。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如何深刻理解《决定》提出的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是进行文化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从人学视域理解"以人为本",中国文化建设应该实施"四人"战略,即"知识武装战略——文化人"、"自觉塑造战略——道德人"、"现实审美战略——和谐人"、"终极理想战略——自由人"。这"四人"最终统一在现实的、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求真向善",实现"生活和谐"的现实,通达"自由发展"的理想。  相似文献   

8.
大学文化建设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互为对象的"人化",是大学人之间"化而文之"与"文而化之"的循环与提升,大学文化是大学建设发展的灵魂与血脉.因此,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应该以文化树人,以文化兴校,以文化强特色,以文化促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和"面子"的概念深深的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观念中,并影响到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使得中国企业文化形成一些独特的特征,基于此,在进行中国式企业文化管理时,应当尊重员工的"家",给予员工"面子",这样才能成功而轻松地塑造优秀的中国式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0.
数字     
1600万未来我国青年就业人数总量近1600万人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6%的受访者直言自己所在企业有一些"极品规定"。只有26.6%的受访者对所在企业的管理文化表示满意。调查显示,40.8%的受访者觉得自己所在企业的管理文化是"宽松"的,27.8%的人觉得"一般",29.7%的受访者感觉"严格"。  相似文献   

11.
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自觉视角看,受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影响,乡村公共空间呈现出一系列文化不自觉的表征:公共空间强势植入、城市文化霸权、主体偏向和公共性缺失等。重建乡村公共空间需要以"内生"代替"植入",以"乡土文化"代替"城市文化",以"主体均衡"代替"主体偏向",以"公共性重建"代替"公共性缺失",只有这样才能建构一个符合乡村社会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2.
晓雪 《社区》2012,(19):5-5
一项调查显示,79.5%的受访者坦言,当下城市中农民工与城市居民间的区隔依然严重。其中,20.6%的人认为“非常严重”,58.9%的人觉得“比较严重”,另有16.2%的人选择“不太严重”或“不严重”。  相似文献   

13.
文化作为"人们的生活样法",在本质意义上,就是"人化"和"化人",它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方式、基本过程、基本状态和总体成果的一种概括性描述和整体性定义。虽然辞源上并无显著性的地域性差异,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其内涵也不断丰富和变异,而呈现出超自然性、多样性、连续性、稳定性等特征。文化差异客观存在,但文化评价不能简单给予优劣、好坏判断,人类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必须彼此尊重、相互包容。文化建设应当遵循文化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尤其在科学主义泛滥、"工具理性"盛行的当今时代,文化建设更是应当努力避免"工程技术化"和"意识形态化",并审慎地使用"创新"。  相似文献   

14.
胡适《曹氏显承堂族谱序》批评了中国谱牒"源远流长"的迷信。文中有的论点值得讨论。胡适认为,各姓各族都"不肯承认自己的祖宗,都去认黄帝、尧、舜等等不相干的人作远祖"。事实上中国宗族很少有"不肯承认自己的祖宗"的现象。有些宗族认黄帝、尧、舜等人"作远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认同观念的体现。胡适认为,由于追求"源远流长",去认黄帝、尧、舜等人"作远祖",将中国民族源流搞乱了,因此中国谱牒"没有什么民族史料的价值"。我们认为,中国谱牒之中有丰富的、珍贵的"民族史料",因为除了民族源流,民族史还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宗旨的、以引导社会全面进步为方向的、以融合一切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内容的文化总和.中华民族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必须重视"民族性",在不妄自菲薄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强调本民族文化尊严,进一步学习一切先进文化,与本民族文化融合.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出版了一本书《娱乐时代——当代中国文化百态》(群言出版社,2013),是这些年来在文化研究课堂与博士生、硕士生共同研究讨论的案例集。原先的书名是"审丑时代与酷之秀",结果出版社领导不同意,非要"赐"给我"娱乐时代"这个书名。我也不知道"酷之秀"为什么不能用,实际上,这些年流行文化、时尚文化、青年亚文化不就是一直在酷酷地大秀其道吗?新世纪十余年,是我国当代文化史上变革最快的时期。与文化现实关联  相似文献   

17.
区隔,是符号学的意义理论之前提。靠了区隔,意识才得以认识世界,区隔就是意向性造成的事物"对象变形"。有三种主要的区隔方式:首先是非匀质化,事物必须与"无意义"部分隔开,才构成意义对象;第二种是文本化,文本是认识者组织意义的必需;区隔框架是人处理世界信息的最基础的模板,是建构社会性意义活动必用的策略。但是区隔本身并不是纯粹的形式操作,区隔是有方向性和倾向性的,此时意义的解释诱导作用就会显现。  相似文献   

18.
正梁漱溟说中国文化属早熟的文化,李泽厚认为中国文化的特质是实用理性,早熟或实用理性的重要标志是宗教观念淡薄。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学,孔子不信神,他的态度是鲜明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将神与怪、力、乱相并列,对神很不恭敬。他在行为上也是"敬鬼神而远之",没有任何亲近感。儒家诚然也讲求"天人合一",在此,天非神,非笼罩在人头上,并以人格的力量树立价值准则,裁断是非、保证公平的神。既然没有绝对权威的神,那么对世道人心的制约,就只能寄希望于人的良心。然而,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生活实践反复证明,单纯的良心自律是靠  相似文献   

19.
线性文化是我国整体文化布局的重要方向,意味着城市文化保护利用理念发生了战略性转变,而北京"三条文化带"则成为这一理念的重要实践.线性文化的提出革新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思路,把遗产保护从"单独个体"转向"线性整体",使得"三条文化带"成为北京为世界城市文化建设提供的"中国方案".在逻辑演进层面,线性文化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从"随机保护"走向"系统保护",使得历史意识、当代意识、文化意识、美学意识和跨界意识在"三条文化带"保护利用中凸显.在功能变迁层面,线性文化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从"物理空间"走向"文化空间",从"城市—空间—行为"关系的角度阐释"三条文化带"是人和城市思想行为的产物,并构成当代城市行为的依据.在活态保护层面,线性文化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从"历史深处"走向"当代生活",而"三条文化带"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利用的资源,在当代发展文化旅游、吸引社会公众参与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天人合一"是由人的内心体验而来的最高人生境界,也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点.儒道两家都讲"天人合一",儒家认为天人合"德",把"天人合一"视为一种道德境界,而道家的"天人合一"本质上是天人合"艺",是一种艺术境界.儒道两家的"天人合一"观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使中国文化呈现出鲜明的道德特征和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