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甘肃省的经济发展,按人均收益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七五”期间计划生育成绩不够理想,许多地方处在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境地。但是,去年工作有了很大转变,取得突破性的进步。关键是正视存在的问题,认清严峻形势,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改进工作。去年初,省市和省政府在转发定西地区“开展计划生育年的报告”的通知中,非常明确地提出,搞好计划生育工作,“不在条件在认识,不在困难在工作,不在群众在领导。”  相似文献   

2.
我是广宁县坑口镇狮村管理区的农民,今年40岁。1976年,认识了女青年伍瑞英,自愿到女家结婚落户。次年我们生了一个儿子。1979年6月,又自愿领取了独生子女证。按政策规定,我们完全可以生第二个子女,但我坚持不要了,这是真心实意的。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山区。由于没有文化,山里人总是把发家致富寄托在多生几个孩子上,结果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我父母生下我不久,父亲就得重病,  相似文献   

3.
中外动态     
吉林省辽源市根据调查发现,在农村商品生产中,广大农村妇女渴求快些致富,希望多学些文化知识、实用技术、多掌握致富信息.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那些致富快的妇女,多数是孩子少、懂技术、有文化的,而一些贫困的家庭,大多数孩子多,无文化、无技术造成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针对这一情况,辽源市委、市政府决定把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一些人口理论专家、学者和计划生育实际工作者,把经济上的贫困与多生劣育的恶性循环比喻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生育怪圈。应该说,这种比喻已经揭示了生育怪圈形成的原因以及它给社会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尽管影响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变化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但经济因素无疑是最基本的因素,对于这一点,大家在认识上已经取得了共识。为了使那些陷于生育怪圈而又不能自拔的地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尽快摆脱困境,我认为有必要在具体对策上做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扶贫计生结硕果○王善春杨俊四川省南江县扶贫开发办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把计划生育纳入扶贫攻坚的总体规划,在全县开展了扶贫攻坚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闯出了一条山区少生快富的新路。1.抓宣传,认识到位。针对“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和“越生越穷、越穷越生”...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泌阳县地处贫困山区,农民群众过去长期难以摆脱“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桎梏。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从本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化对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的再认识,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把食用菌生产作为富民强乡兴县、振兴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7.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总人口不足300万人,这里,曾经"苦瘠甲于天下";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已基本实现了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群众温饱问题稳定解决的目标。翻开定西的历史,"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曾经困扰定西这个经济欠发达地方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新世纪以来,全市注重改革创新,努力建设"小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相似文献   

8.
突破贫困乡村计生工作困境的好路子——江苏省滨海县大套乡结对帮扶情况调查○韩立坚在贫困乡村,如何突破“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困境,促使计生工作进入与经济同步发展的良性轨道?江苏省滨海县大套乡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进行了有益探索。大套乡地处滨(海)、阜(...  相似文献   

9.
素有“中国竹乡”之称的浙江省安吉县,过去是个贫困县,一些地处偏僻的山村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信息闭塞,多数农民群众过着经济贫困的生活,开展人口计生工作的难度也很大。近年来,安吉县委、县政府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着眼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积极寻找计划生育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深入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引领农民群众在发展生产同时,自觉实行计划生育,逐步扭转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一、越穷越生1990年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总人口为l1.6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9%,在庞大的世界人口群中,可谓举足轻重。为了控制人口增长,我国从70年代中期起,在全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11.
“越生越穷”的基本含义是人口增长阻碍经济发展,特别是阻碍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作为一个命题,中外诸多学者对此进行过理论论证,人口悲观论者几乎全部支持这一观点,而反对者亦有难以推翻的证据。著名的数理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曾对此命题进行过以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为基础的实证研究。结论是: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而言,没有显示出有统计  相似文献   

12.
“丁崇拜”对广东妇女生育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国妇联1990~1991年组织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中,反映生育观念变化的数据,曾使许多人十分费解。改革开放,经济先行一步的广东,思想观念更新理应走在全国前头,但数据反映的广东妇女生育观,却带有更加浓厚的传统色彩,表现为倾向多生和偏好生男。数据表示,广东妇女理想子女数是2.83个,其中城镇妇女想要2.43个,农村妇女想要3.35个,广东妇女要求生3个及以上孩子的占79.5%,而要求生2孩的只占18.6%,愿意只生1个的仅0.7%。而城镇妇女要求生多胎的占33.4%,要求生2孩的占58.7%,而愿意只生1孩的仅占6.4%。广东妇女对生育数量要求明显高于全国妇女的平均数,也与广东生育政策中城镇生1个,农村生2个的规定相距较大。与此同时,广东有97.7%的城镇女性和99.1%的农村女性盼望生男孩,其中有30.5%的城镇女性和75.6%的农村女性还盼望生2个以上男孩,而不论城乡,都没有妇女声称不要男孩。  相似文献   

13.
一、调查概况我国当前的人口形势十分严峻,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非常艰巨。控制人口的困难,主要是在农村,尤其是在山区和贫困地区。为了全面了解贫困县的人口与生育状况,探讨贫困县的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寻求摆脱愈穷愈生、愈生愈穷恶性循环的路子,1990年4月,我们课题组对广东省龙川县进行了一次千户人口与生育状况的抽样调查。它是全国高校组织的二十三个贫困县人口抽样调查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居住在甘肃省兰州市王官营村的颜大东老人,看着眼前5间崭新的砖瓦房,激动地说,“要不是共产党的好政策,我这生了两个女儿的穷老汉,恐怕人了土也住不上这新房子。”2008年,甘肃省委、省政府规划用5年的时间,帮助全省10万多户农村特困群众改造危房,并决定将农村“两户”纳人优先改造范围。  相似文献   

15.
大力加强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研究和开发利用 一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孙兢新在高校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诺人口问题与世界的安全和发展_乌肠沧萍十一亿人口的普查·孙兢浙 —中国199。年人口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1。2)(1。3)(3。1)· 一综合研究关于西部地区人口发展的几个问题传统生育文化与中国人口控制江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山区人口与森林资源协调发展自议人口现代化与优先发展教育农村社区与农村人口控制关于人口控制中的经济政策问题“越生越穷”的宏观运行过程分析- —中国贫困地区人口经济关系的…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在2.6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着410万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毛南族为主的30多个少数民族同胞。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里还有100万贫困人口正在艰难地实施国家扶贫攻坚计划,"多生一人,返贫一户"的事情在不时发生。因此,如何破解"少边山穷"人口计生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李稚,男,1930年12月生,广东鹤山县人.1947年在广东鹤山县师范学校毕业后,在香港《星期报》任练习生。1948年12月在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回到粤中游击区,任粤中纵队第六支队杨梅区情报交通站站长。1949年解放后任青年团高明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中期,以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作为贫困人口的划定标准,今天仍以此来推算显然是不恰当的。如今农村人均低于300元收入的是不可能得以温饱的,据此,全国实际贫困人口尚有8500万,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在全国经济又上新台阶的时候,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在扩大,农村中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贫富更为悬殊,这一事实,应使我们千万不能忘记8500万穷乡亲,怎么让他们早日脱贫,加入奔小康的队伍,也是我们的一份责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多种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生产发展了、粮食增产了、经济搞活了、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形势确实很好。 在新的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少数人认为,划分了包产田后,劳力越多、越强,收入越高;有的鼓励,要想富,就得多生“衩衩裤”(指多生男孩);也有个别人说:“孩子养得起,生多生少由自己”,“田土包了产,生崽不用别人管”等。这些情况的出现,影响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使出生率回升。据我区调查统计,1981年人口出生率达24‰以上,比去年增长了4‰多。  相似文献   

20.
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全县总面积3089平方公里,据1989年年底统计,耕地面积446427亩,人口739280人,人平耕地0.6亩,国民生产总值48020万元,国民收入37999万元,粮食总产量224316吨.人平国民收入514元,仅为全省人平国民收入的1/3,经济比较落后,是广东省的重点扶贫县.1989年全县人口出生率12.45‰,人口自然增长率7.1‰,连续三年完成省市下达的人口控制计划,曾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这次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全面了解贫困县人口和生育状况,探讨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寻求摆脱愈穷愈生、愈生愈穷的恶性循环困境的路子,为进一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