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都学坛》2013,(5):22-24
秦汉时期的关中自然环境和今天有比较大的差异。从当时的气候、水环境、植被、土壤等方面来看,关中自然环境优越,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充沛,植被茂盛,土壤肥沃。正因为如此,秦、西汉时期的全国政治中心都选择关中。  相似文献   

2.
秦朝时期,诽谤罪的基本内涵是指"非上",即对以皇帝为首的当政者人身或其言行的非议。两汉诽谤罪的对象有所扩大,定罪多不依法律条文而依据统治者的意志;处罚措施因为客体的不同而呈现多样化,这反映了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法律条文更加细化,法网更密但君权高于法律的情况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3.
秦汉时期炎黄崇拜的神人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的炎黄崇拜因藉政权变革的需要,具有神人分离转换的历史特征,秦朝主水德,上接周统,炎黄崇拜神性失落并几近绝迹,汉高祖初称“赤帝子”,旨在灭秦;复称“黑帝子”,旨在汉代周德,否认秦朝的正统地位,炎帝始为汉神,终遭冷落,文帝,景帝时期推行黄老政治,黄帝从天庭回到人间,转化为远古无为而治的圣君,汉武帝炫耀文治武功,祈求长生永命,主土德,封禅泰山,黄帝顿成遗授神策,羽化登仙的天帝,司马迁原始察终,整齐史故,其《史记》涵蕴宗黄大一统思想,黄帝成为华夷诸族的民族共祖和中华文明的肇始人君,王莽借助和平政变手段篡汉称帝,主土德,鼓吹尧帝禅舜,王氏代刘,黄帝又成了刘、王帝室的血缘初祖,,汉光武帝远承汉高祖“赤帝子”神话,主火德,旨在复兴汉室,炎帝崇拜重新抹上天命色彩,秦汉炎黄崇拜神人分离转换的轨迹说明,秦汉时期并无真正意义上的神权,神权只是皇权缘于自身政治需要而随意玩弄的谶纬道具,这既是整个中国封建时代的显著文化特征,也是中西封建社会判若鸿沟的主要思想标志。  相似文献   

4.
秦汉时期是铜币成为法币的开始时代。本文阐述这一时期铜币在流通过程中的曲折发展,进一步阐述了铜币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制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们大多认为庄子哲学在其产生以后并不为人所重视,直至魏晋时代才忽然兴盛起来,成为思想界的中心,并对其后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果仔细考察史料的话,就会发现庄学在秦汉时期并非一直沉寂无闻。在秦末汉初,由于黄老思想的兴盛,学者们对庄学还是比较关注的。东汉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学者们尤其是文学家又开始关注庄学的价值。到了东汉末年,庄学在士人中间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思想界的潜流,这样才有其后庄学的兴起。该文着重考察庄学在秦汉时期发展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中有关繇的词义分析,认为秦汉时期的繇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徭役或苦役,它含有繇使、繇役等多重语义,其中繇使就类似于出公差,秦汉时期的一般官吏随时都有繇使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秦汉时期,毒药的使用范围较前代大为扩展,国家官员、诸侯王多有犯罪后服毒自杀的。此外,由于毒药自身的一些特性,它也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于君主赐死大臣等政治活动之中。这一时期政治活动中毒药的使用,无论是从使用范围还是使用频率来看,都远远超过了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8.
儒家思想的理论体系成熟于春秋战国之际,但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儒家思想由于缺乏现实功用性,故未能获得官方政治哲学的地位。秦的统一,成为儒家思想历史地位陡然上升的历史机遇,儒家思想成为秦王朝官方政治哲学的组成部分,此后几经变迁,至汉武帝时最终上升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相似文献   

9.
在秦汉法律文献中,“笞杀”是致人死亡的一种方式,非刑名、肉刑。秦汉统治者通过法律对吏民的“笞杀”行为加以约束,体现出统治者法制意识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战国秦汉时期商人经营商品的性质、类别及经营业务的规模,可以把私商划分为5类,即贩运商人、盐铁商人、囤积商人、农林畜牧商人和中小商人.除囤积商人外,其他类型的商人,特别是人数众多的中小商人,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秦汉时期的损伤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汉时期的法医检验重视对活体的伤情检验 ,这与当时法律上的保辜制度密切相关 ,人们依据伤情的轻重确定辜限的长短。因此在长期的伤情检验实践中 ,产生了伤、创、折、断、、、痍、瘢等不同等级伤型和伤情的概念和术语。从今天所能见到的秦汉时期伤情检验的实例及司法爰书中可以看出 ,当时的法医检验已总结出了致命伤的概念 ,并对“生活反应原理”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2.
高冰 《南都学坛》2015,(2):15-20
秦汉时期的广阳郡(今北京周边地区)为幽州之核心,国家在该地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交通网络,以联通辽东与冀、并诸州,使之成为内地农耕民族与匈奴、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交流融合的前沿,以及秦汉帝国东北的战略要枢,对于沟通中原腹地与边疆的联络和抵御北方胡族的侵扰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卢龙道的开辟,不但促进了辽河平原与华北平原的商贸往来,而且使广阳郡演变为中原王朝经营东北地区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13.
论秦汉时期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春秋战国时期 ,齐鲁之地就是公认的文化中心 ,进入秦汉大一统之世 ,齐鲁仍长期保持着礼仪之乡、文化之都的特殊地位。齐鲁文化中心地位的形成和维系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齐鲁经济实力的强大和政治地理形势的重要 ,使其一直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 ;汉代的经学也是由齐鲁之学发展而成的。齐鲁文化不依赖政治权威 ,而凭借学术积淀和人才等文化因素形成并维系了自己的优势地位 ,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文化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4.
试论秦汉时期的监察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两千多年前 ,华夏民族就以超越其它民族的智慧创建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政治制度 ,这套政治制度组建之完备 ,运行之周密 ,影响之深远 ,是同时代其它民族所不可企及的。秦汉时期形成和确立的监察制度 ,更是我国政治制度发展史上尤可称述的创举。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政治制度 ,它实际上是我国先民权力分配的产物。这一制度一直存在在了二十多个世纪 ,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相始终 ,对我国历代政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监察制度在秦汉时期的确立和发展 ,监察制度的体系和职能 ,监察机关的权力范围以及这一时期监察制度的特点和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秦汉时期私人藏书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特别是汉代,我国私人藏书在先秦基础上,得到了相当的发展。汉代宽松的文化政策,国家的长治久安,经济的增长繁荣,加上统治者对书籍文献的重视,开献书之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定校书之制,设专司机构,尊儒重经,明经取仕,兴办太学,鼓励私学,刻立石经,开辟书肆等等,所有这些,不仅为私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而且也刺激了私人藏书,加之造纸技术的发明和改进,遂使汉代私人藏书持续发展。汉代官私抢救、恢复、整理、保藏、编撰、传播书籍文献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对传承中华文明贡献之大,无法估量。  相似文献   

16.
试论秦汉时期运河的开凿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是我国运河开凿的重要时期,这时期的运河沟通不同的水系,连接重城要镇,形成了广阔的水运网,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秦汉时期粮价波动频繁,上下浮动幅度较大,波动时期远远超过稳定时期,尤其秦汉之交、两汉之际、东汉末年是粮价暴涨时期。影响粮价波动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是天灾人祸、税收财政政策、币制不稳定、商人不法经营等因素。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调控粮价的积极措施,对于平抑粮价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秦汉时期商品生产的规模及利润率,指出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大规模生产经营占主导地位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当时城市所需的农产品,与封建社会后期不同,主要是由经营地主供应的;当时的商品都是自然分工的产品,而不是劳动分工的产品,这为长途贩运提供了条件;当时广泛存在的奴隶制生产方式,排挤了雇佣劳动。  相似文献   

19.
《南都学坛》2016,(1):11-14
秦汉时期,各主要城市精心规划,原本服务于军事和政治目的的城市,也大多在此时增添了工商业性质。南阳随着陆路与水路设施的修筑,交通通达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其地位已名列于长安和洛阳之后,跻身成为第三大商业都会。商贾大族的聚群而居促进了南阳城市商业发展。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南阳保持住数百年全国贸易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马强 《南都学坛》2004,24(4):5-10
秦汉王朝的崛起与兴盛均与汉水流域有重大关系。从历史政治地理角度看,秦在战国后期夺取汉水上游重镇汉中及成都平原后才取得与楚战争的主动,迫使楚国政治重心东迁淮河中游,为统一六国赢得关键一棋;两汉王朝的建立与稳定与汉水流域关系更大。汉高祖刘邦自汉水上游汉中开始建立帝业,刘邦定国号为"汉",包含有君权神授、入主中央、主宰天下的政治象征意义。东汉光武帝刘秀及其核心政治集团则基本来自汉水上游之南阳。两汉时每当中原战乱发生,就有不少难民流寓汉中、荆襄。汉水流域富庶的农业经济在秦汉时代长期分担了饥荒与战争带来的灾难,缓冲了社会危机,从而对秦汉王朝的稳定与强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汉中、南阳与关中、中原的发达的交通与经济往来对秦汉王朝也有重大意义。汉文化的主流仍然建立在江汉流域战国秦以来的楚文化基础之上,即汉文化精神的基调仍是江汉楚文化的流风余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