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兴良 《统计研究》1984,1(4):72-76
国民收入是一个综合性经济指标。按照美国著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萨缪尔逊的说法,有其广义的概念和狭义的概念。所谓广义的国民收入,是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这五个总量指标所构成的一个指标体系;所谓狭义的国民收入,则是指其中的国民收入。广义国民收入的五个总量指标,借助于复式会计帐户的形式,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表述出来,这就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在美国,这个体系称作“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体系”(National Ineome and Product Accounts)。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民收入和生产帐户(简称NIPA’S)是在美国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美国商务部在本世纪30年代首次发表。这个独特的国民核算体系被普遍认为对美国的收入和生产提供了准确的度量。它与其他国家使用的国民核算体系不可比。为了满足国际对比的需要,美国利用SNA的定义编制了一套次级国民帐户。这套次级国民帐户是通过一系列适当的调整从NIPA’S转换到SNA体系的。美国不发表这套SNA资料,而是把它提供给联合国(UN)、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和国际比较出版物及应用部门。本文介绍美国的NIPA’S与SNA主要概念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一、GDP核算的由来及其发展GDP即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按广义生产概念核算的一个国家 (或地区 )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指标。GDP核算首先是在西方国家原国民收入统计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是经联合国研究制订、并经多次修订和补充而在国际上逐步统一的核算制度———《国民帐户体系SNA》的主要核算内容之一。十七世纪中后期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 .配弟 ,根据当时 (16 6 5年 )的人口数和人均生活开支的估计数 ,估算英国国民的总支出 ,然后又从土地、房屋、其它财富和各个行业的劳动收入估算英国国…  相似文献   

4.
张晶 《统计研究》1994,11(1):55-59
基本核算表与经济循环帐户的映射关系张晶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由社会再生产基本表和经济循环帐户两部分构成。因此,五大核算系统的具体化──社会再生产五张基本核算表,都是对国民经济某一方面的完整描述。同时,它们又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了一...  相似文献   

5.
如何认识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如何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应该说是一件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事情.通过对SNA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认识,从中发现一些可资借鉴的东西,我们认为,这会对我国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起着有益的帮助.首先我们回顾一下SNA的形成和发展过程.SNA是国民帐户体系(A System ofNational Accounts)的简称.作为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是由国民收入统计发展而来.最早的国民收入统计,可以迫溯到十七世纪,当时英国经济学家W·配  相似文献   

6.
1993年联合国统计署提出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核算体系(SEEA),将其作为新国民核算体系(1993SNA)的卫星体系。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帐户扩 展了传统国民帐户中资产的范围,通过该帐户可以得到若干经过环境调整的经济指标。本文着重讨论这些经过环境凋整的经济指标的内涵及其在政策 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进行数量描述和对比分析的基础工具,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的核算体系主要包含国民账户体系(SNA)、欧洲账户体系(ESA)以及美国国民收入和生产账户(NIPA)。文章从发展历程、概念和分类,GDP核算的相关问题,账户和表式的类型及结构,核算体系及相关文件的修订、发布和使用等方面对SNA、ESA和NIPA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三种核算体系的发展历程以及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时的核算方法差异,总结三种核算体系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8.
问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答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整体结构上由基本核算表和经济循环帐户两部分组成。基本核算表是对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系统核算的表式 ,包括五大核算表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和资产负债表。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 ,其他基本表是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经济循环帐户采用“T”型帐户和复式记帐方法 ,系统地描述国民经济循环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间的内在联系 ,包括两个层次的帐户 :经济总体帐户和部门帐…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三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以来,宏观经济理论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适应宏观经济研究的需要,宏观经济统计的研究应运而兴.这一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是战后,有了蓬勃的发展.英国的R·斯通关于国民收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953年联合国首次提出了国民核算帐户体系,这就是所谓旧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旧SNA).其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国民收入和生产帐户(简称NIPA'S)由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编制(除了资金流量帐户外,国民经济帐户中的其余部分均由经济分析局编制).这套帐户分月度、季度和年度帐户,其中以年度帐户最为详细.年度帐户一般在次年7月的《当期商业概览》发表,详细介绍了美国国民收入和生产帐户的132张表.  相似文献   

11.
许宪春 《统计研究》1994,11(1):41-46
经济循环帐户与社会再生产基本核算表之间的关系许宪春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由经济循环帐户和社会再生产基本核算表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部分实际上是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对同一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描述,经济循环帐户主要采用的是帐户核算方法,而基本表主要采用的...  相似文献   

12.
刘军 《统计教育》2004,(3):59-60
本文对美国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就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对经济稳定和增长的贡献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美国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的未来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宏观资产负债核算指的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的资产负债存量核算.从宏观来讲,资产负债核算具有综合性,即以一个国家(或地区、部门)为对象的核算主体,以经济资产存量及其变化为对象的核算客体,通常称为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也是国民财富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国民资产负债表或帐户形式表现的,反映国民经济总体、地区或部门在一定时点上拥有  相似文献   

14.
许宪春 《统计研究》1993,10(3):11-18
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由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和经济循环帐户两大部分组成。本文阐述其中经济循环帐户部分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基本核算原则和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5.
许宪春 《统计研究》1995,12(1):23-31
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1993年SNA的若干区别(续二)许宪春三、基本核算内容的区别(一)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保留了传统体系中的国民收入核算内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始于1985年,在此之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是MPS体系的国民收入。我国宏...  相似文献   

16.
许宪春 《统计研究》1995,12(2):16-18
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1993年SNA的若干区别(续三)许宪春四、基本帐户结构的区别(一)国内机构部门帐户结构的区别1993年的SNA中的机构部门帐户中国新核算体系中的机构部门帐户1、生产帐户Ⅱ、收入分配和使用帐户1.生产帐户Ⅱ.1.收入初次分配帐...  相似文献   

17.
李晓超 《统计研究》1989,6(2):75-80
一、什么是SAMSAM是以单式分录矩阵的形式,描述、刻画、反映一国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的生产结构、收入分配、就业、贫困及其相互关系、经济发展状态的棋盘式矩阵。通过它,能够详尽、系统地描述细化的国民帐户,分析经济增长及经济政策实施的效果。因此,近年来SAM的编制已引起了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重视。SAM之所以得到迅速的发展,主要是因为(1)传统的经济核算,如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投入产出核算和资金流量核算都集中在整个社会经济某一方面(局部),而SAM是把整  相似文献   

18.
八、经济循环帐户基本表保持了前述五种核算的相对独立和完整性,但各表相关指标之间不完全具有直接、严格的对应关系。为此,《方案》中设置了经济循环帐户,把核算体系的基本指标联系起来,系统地描述整个经济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19.
经济循环帐户是国民经济核算的表现形式,它与社会再生产核算表一起构成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或逻辑体系。我国的经济循环帐户是在SNA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民经济运行特点及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现有基础状况进行设计的。它采用帐户核算的形式科学反映和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和全貌,可见,帐户的应用在经济循环帐户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它应用的帐户形式是由企业会计帐户引伸过来的,自然地经济循环帐户与企业会计帐户就有共同性,表现在:两种帐户都分为借(支出或使用)、贷(收入或来源)两方,采取左借右贷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经济循环帐户讲座(之四)经济循环帐户的基本核算原则许宪春一、帐户核算方法的基本形式和规则经济循环帐户采用帐户这种核算方法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描述。帐户,也称“T”字帐户,原本是一种会计核算方法。这种方法被引入国民经济核算中,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国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