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现在湘西的苗族多属吴、龙、廖、石、麻;田、杨、贺、包、唐;熊、龚、李、向、阳;张、童、谢、罗、秧;符、陈、满、秦、姚;席、易、余、潘、章等四十八姓组成。其实这些“姓”都是历代王朝给苗族人民的赐姓,而不是他们的原姓。这些赐汉字姓大概起源于秦,直到雍正十三年以后,苗族人民才全部有赐汉字姓。现在湘西苗族还有一部分群众保持自己的苗姓;一部分被同化较早的已失去了自己的苗姓。其中吴、龙、廖、石、麻、田、杨、熊、隆、唐还保留自己的苗姓,同一亩姓的一般不开亲。至于赐的汉字姓,也可以作他们的族谱。苗族人民的苗姓分有尊称和谦称,  相似文献   

2.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各少数民族写下了不少光辉的篇章。其中,苗族的服装便是一支艺术奇葩,从遥远的古代至今,源远流长,几经沧桑,不仅保持其技术性的生命力,而且随着苗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日益完美起来,对其他民族产生很大的影响,形成卓越的女性服饰文化,丰富着祖国的文化艺术。本文拟从几个方面对苗族妇女服装独特的艺术特征作一刍探。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期,以苗族先民为主体的楚人极为重视服饰之美,其服装丰富多彩,美妙绝伦,“楚冠”素为世人所重,独具特色,被称为“南冠”。《国语·鲁语下》说:“楚公子甚美”。韦昭注:“美,谓服饰之盛也”。《战国策·秦策五》姚宏释楚服为“盛服”。《左传·成公九年》记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杜预注说:“南冠,楚冠”。二者异称同指。同时,楚人服饰在形体制式上亦别具风格。据《战国策·秦策五》所载,在汉阳人  相似文献   

4.
苗族是我国南部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尤其以服饰文化最有特色。苗族服饰款式繁多,工艺精湛,绚丽多姿。它蕴藏了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记载了苗族社会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 先秦时期,楚人极为重视服饰之美.其服装丰富多彩,美妙绝伦;“楚冠”素为世人所重,独具特色,被称为“南冠”.《国语·鲁语下》说:“楚公子甚美”.韦昭注:“美,谓服饰之盛也”.《战国策·秦策五》姚宏释楚服为“盛服”.《左传·成公九年》记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杜预注说:“南冠、楚冠”,二者异称同指.  相似文献   

6.
苗族是我国南部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尤其以服饰文化最有特色。苗族服饰款式繁多,工艺精湛,绚丽多姿。它蕴藏了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记载了苗族社会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族服饰是各区域民族所在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传统文化的直观体现。苗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苗族服饰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以湘西苗族服饰为研究对象,试分析其服饰中所表达的审美文化以及民族艺术中所传承的美的思想,这有助于民族地区艺术发展,也能使人们更好地解读湘西,了解湘西苗族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中国苗族服饰研究的状况作了系统的搜集和整理,并从苗族服饰分类、制作工艺等方面,重点概述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现今的苗族服饰种类繁多,其来源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中原说”认为现今的苗族服饰是中原服饰影响的结果,但“中原说”缺乏可靠的立论依据和必要的论证基础,存在诸多问题。苗族服饰不是源于中原服饰,而是自源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和东南地区的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与这一民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紧密联系,反映了这一民族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艺术状况,体现了他们的美学原则。本文主要从苗族服饰的丰富多彩性出发,探讨了苗族服饰的渊源及其形式美,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民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服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服饰的丰富和美化,既是社会经济水准的一个标志。又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服饰文化是人类大文化海洋的一支流,而民族服饰则是构成民族传统文化特质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民族服饰更是以其精湛的工艺、绚丽的色彩、独特的风姿著称于世,因而引起了世界上不少学者、美术家、文化史家、服装设计师的青睐。作者就是被吸引者之一。当我阅读沈从文先生的作品时,特别注目于人物的服饰。我知道,沈从文先生不仅是中国二、三十年代的著名作家,在他晚年更毕其精力埋头于中国服饰研究。他的名著昨国古代服饰研究》,以…  相似文献   

12.
论黔东方言区苗族服饰文化与其生境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不能创造文化,但可以稳定文化,甚至可以模塑文化。黔东南苗族的服饰特点与其生 存环境的关系便是一个例案,该支系苗族历史上被泛称为“黑苗”,乃是其衣作特点的表现,这一特点又与 其生息于大山箐林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历史进程中,随着自然的退却,社会化的进一步实现,苗族服饰 又具有了诸多社会性特点,这乃是苗族文化适应社会环境,自觉创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美观大方、文化内涵丰富、苗族相对聚居,是苗族女装得以保持的根基;以服饰展示美貌和智慧吸引男性以获得爱情,是苗族女装生命力之所在;苗族服装加工业方兴未艾,是德峨苗族女装日益艳丽多姿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南地区的苗族妇女服饰是苗族意识形态的物化形式,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服饰风格多样,色彩斑斓,色彩关系丰富而有序。服饰色彩与材料肌理交相辉映,色彩与声音互为烘托,使苗族妇女的服装动感十足,别具一格,是苗族妇女智慧的象征,其错落有致的色彩配置,既有古韵,又具有现代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苗族服饰的起源及其图案造型 服饰的产生、形成和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特别是与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各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对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重大作用。“高高的发髻,象锦鸡的羽冠;宽宽的花袖,象锦鸡的翘膀;密密折折的长裙,便是锦鸡的尾羽。”这支苗族古老的民歌,形象地说明了苗族妇女服饰的来源。 苗族人民以其无比的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风格独特的民族服饰艺术,由于各地区苗  相似文献   

16.
试论苗族服饰花纹图案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等服饰以其绚丽多姿、工艺精美而获得世人赞誉。苗族的服饰美,又集中地体现在花纹图案上。这些花纹图案大多绣织于衣服最引人注目和最容易磨损的部位。既增强衣服的耐磨性,起到保护的作用,又增强服饰的装饰性,使人得到美的感受。从审美角度看,这些花纹图案反映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从艺术角度看,凝聚着苗族民间艺术智慧的结晶;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记录了苗族人民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花纹图案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对研究苗族的文化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花纹图案的色彩色彩是生活的音符,…  相似文献   

17.
以苗族服饰中频繁出现的交鱼纹图案为例,通过图案纹样的流变, 以及对该图案出现部位和组合关系的归纳演绎,揭示这一图案的原生象征意义在于凭借对鱼类交配情景的描绘, 从而寄寓了生生不息、代代繁衍的礼赞。这是一种高度抽象化了的生殖崇拜。将这样的图案融会到苗族服饰纹样中, 用意在于祈求个体的世代延续、家族的兴旺繁衍、民族的繁荣昌盛。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学诠释所能揭示的苗族文化深层意念。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古代文论研究中存在着一个相当普遍的理论误区,即把意象说、意境说和境界说三种不同质的诗学理论形态混为一谈.从意象说到意境说再到境界说是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经历的三次大质变,也是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泛理论型、典范型和崇高型三大形态.  相似文献   

19.
苗族历史的主要记述形式,是散布于民间的口头文学。但如将口头文学作为历史的资料运用,在可信度上则有问题。文章从数学思维的角度,提出一种理解口头文学和解析其历史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 服饰,在各民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各个民族文化的构成要素和缩影,民族服饰的形成和发展受这个民族特定的政治、生活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制约.不同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追求,生动地反映在服饰艺术上,才形成各个民族绚丽多姿,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