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化革命的先驱者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一生同目录学、书目工作的关系也是极为密切的。鲁迅对目录学、书目工作不仅有着许多精辟的论述和可贵的见解,而且,亲自进行了一系列的书目工作实践,为我国目录学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替我们从事书目工作做出了很好的楷模。  相似文献   

2.
最近,由武汉大学彭斐章副教授、北京大学朱天俊副教授等合编的《目录学概论》一书,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投放书市。这是一部教科书,它概括和总结了三十年来目录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这是一部学术专著,它对目录学领域里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这是一部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参考书,它将目录学理论与书目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这部书的出版,必然在目录学界和图书情报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目录学历史悠久,书目著作极其丰富,目录学家代不乏人,目录学理论研究的文字见于各书序跋、学术杂著中者,为数亦或不少;但系统论述而称专著者,除宋郑樵《通志·校雠略》、清章学诚《校雠通义》外,颇为鲜见。所以前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余嘉锡先生曾感叹曰:我国有目录之学,而无治目录学之书。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绍兴师专谢德铣同志所著《鲁迅作品中的绍兴方言注释》经过补充修改,将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注释鲁迅作品中的绍兴方言,难度是很大的,如果不是绍兴人,要完成这件工作,那就更加困难了.解放初期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郑奠先生(也是绍兴人),对于这件工作很有兴趣。孙伏园先生对此也很感兴趣。还有章川岛先生,谈起这件工作来也总是非常关心的.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都没有来得及做这一件工作,就离开我们了.现在,谢德铣同志充分发挥他熟悉绍兴地方语言、民俗、风土、人情的特长,经过多年的努力,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终于完成了前辈未能完成的工作,这是令人感到非常高兴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正>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现代史上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所以解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能够在其中看到别样的“精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收录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这篇文章描述了鲁迅童年时期在绍兴的百草园中的游戏和在三味书屋中的读书学习,  相似文献   

5.
章学诚是清代一位著名的文史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目录学家。他继承了由刘向、刘歆开创,经过郑樵发展的我国古代目录学的优良传统,吸取了历代目录学家的思想精华,特别是批判地继承了郑樵的方法和理论,形成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核心的目录学思想,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古典目录学理论体系。他,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末期杰出的目录学家,在理论研究方向和书目工作实践中,开始扭转了目录学的方法理论主要为封建政府校书编目服务的方向,开创了讨论、研究和编制专科目录、参考目录而被后人誉之为近代目录学的思想先驱。  相似文献   

6.
专题目录在目录学领域的大家庭里,历史最悠久,发展最迅速,数量最庞大,性能最活跃。本文拟从目录学的产生和发展,目录学领域内的各种类型目录的划分及其相互间的比较,来衡量一下专题目录在目录学领域里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知道,目录学是书目工作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人类社会图书目录工作的全部活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门学科,目录学是在图书文献出现之后,根据社会的需要,在丰富的书目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图书的产生,至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世界上其他一些文明古国的图书的产生也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象古代埃及用纸草  相似文献   

7.
目录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从汉代刘向、刘歆父子编成《别录》、《七略》算起,迄今已有两千多年漫长的历程。汉魏六朝时期关于目录的编撰和目录的研究就形成了一门学问,当时称之为“流略”之学。至于“目录学”成词说法不一,目录学家姚名达先生认为始见于清乾隆间王鸣盛之《十七史商榷》,在其古代,则与校雠学形成二位一体,名实近似,缭绕不清。另一说法是,起于北宋仁宗时苏象先在《苏魏公谭训》卷  相似文献   

8.
专题目录在目录学领域的大家庭里,历史最悠久,发展最迅速,数量最庞大,性能最活跃。本文拟从目录学的产生和发展,目录学领域内的各种类型目录的划分及其相互间的比较,来衡量一下专题目录在目录学领域里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知道,目录学是书目工作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人类社会图书目录工作的全部活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门学科,目录学是在图书文献出现之后,根据社会的需  相似文献   

9.
晁公武是我国南宋时期的目录学家,他的《郡斋读书志》(以下简称《读书志》)和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并称“目录学之双璧”,对后世影响极大。北宋时期,封建经济繁荣,文化事业发达,雕版印刷的兴盛使书籍的种类和数量剧增,官、私藏书量超过以往任何时代,这就为目录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目录学的主要成就是书目数量的繁富和叙录体例的完备。官修目录前后有十五种之多,私修者有书名可考的在  相似文献   

10.
人生路上,在诸多的老师中,鲁迅先生最为敬重的有三位,一位是他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还有一位就是他青年时期的导师章太炎先生。鲁迅先生以温暖的情怀,写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鲁迅先生眼里,寿先生方正、质朴、博学,教学极严。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鲁迅先生的父亲病重,服用,  相似文献   

11.
郑振铎是"五四"以后以鲁迅为旗帜的进步文化界少数几位"全才"式的大师之一,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文学史家,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文献学家和藏书家。郑氏一生在目录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着杰出的成就和贡献。他不仅十分注重对目录的应用,而且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活动编撰了大量针对性很强的专题目录、索引和藏书题跋,集中收在《西谛书目》、《西谛书跋》、《劫中得书记》等著作中。这些著作不仅丰富了我国目录学宝库的内容,也为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图书分类法及目录学对日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各种图书分类及目录学很早就传入日本,对日本学术界产深远影响。迄至今日,它们仍然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可稽考的传入日本最早的中国图书分类暨目录专著,是梁代阮孝绪的《七录》,但其分类之学并未被日本藏书界所用。至奈良时代,其图书事业开始勃发的日本,置中国陈旧的七略,七录之法于不顾,而直接受了当时中国最为先进的图书四分法。唐代,代表当时中国图书分类法及目录学在国家藏书与史志中运用的最辉煌成就有《隋书·经籍志》、何茂庶的《四  相似文献   

13.
一《呐喊》、《彷徨》的创作,从生活素材到小说的人物、事件和背景的描写,从大的地域方面来看,都与鲁迅曾经生活过的故乡绍兴和北方京城两地有着直接的联系。换言之,鲁迅在创作《呐喊》、《彷徨》时,他对绍兴和京城的社会生活及风情的观察和体验,成为他创作的直接生活来源,并对两个地方作了富有特征性的描写,从而形成了两组具有地方特色的小说。本文中把它们称作“绍兴小说”和“京城小说”。  相似文献   

14.
姚名达在目录学研究中的革新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姚名达①所著的《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和《中国目录学年表》三本书,在我国目录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在目录学基本理论方面,在我国目录学史的研究方面,在目录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姚名达都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姚名达在中国目录学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目录学思想。姚名达坚决反对目录学界那种因循守旧、不图进取的陈腐风气,这首先表现在他对四部分类法的批判方面。我国曾经是一个长期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封建传统意识根深蒂固。在我国漫长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最早的推荐书目——《经籍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古籍专家姚名达先生对《经籍举要》的历史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在《中国目录学史·特种目录篇举要目录》中说:书籍繁多,初学者每苦不得要领,故举其要目,俾易着手,亦目录学之任务也。宋张洪齐熙辑朱熹言论为《读书法》,略有此意,然尚无书目。清道光末,龙启瑞撰《经籍举要》,始择取诸生急需精读之书,略述其内容得失,指示读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述杨志和的《西游记传》时指出:“一百回本《西游记》,盖出于四十一回本《西游记传》之后,而今特盛行”,他肯定了杨志和的《西游记传》是吴承恩《西游记》的雏型。当然,后来鲁迅先生对此说又作了一点声明,在《<中国小说史略>日本译本序》中,他又说:“郑振铎教授又证明了《四游记》中《西游记》是吴承恩《西游记》的摘录,而非祖本,那精确的论文,就收录在《痀偻集》里。”这说明鲁迅先生虽有己见,但尊重他说,以利于学术上的切磋。但是,鲁迅先生并不因此而修改原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日本的鲁迅研究者当中,竹内好先生(1908——1977)影响是极大的。他在一九四三年写了一本专著《鲁迅》,一九四四年由日本评论社作为《东洋思想丛书》之一出版,后又改为创元文库版和未来社版多次再版发行。仅以未来社版为例,自一九六一年至一九七七年,就印刷发行了十五次。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对这著作的重视。自四十年代起,他的鲁迅研究就在日本获得了“竹内鲁迅”的赞誉。这也可见其巨大影响之一端。竹内好的这部《鲁迅》被认为是“竹内好关于鲁迅研究,的一部具有总括性、开创性和代表性的著作”(见陈漱渝:《国外鲁迅研究状况》、《批评家》八六年第二期),涉及到鲁迅的传记、思想、作品以及鲁迅对政治与文学的看法等一系列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只打算把这部著作中《关于作品》一章的主要内容介绍一下,供研究鲁迅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藤野先生》这篇课文选自《朝花夕拾》。 一九二六年八年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先生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是鲁迅先生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写的一篇散文。鲁迅在文章中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写了对他真挚和深沉的怀念;追述了自己当年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由学医到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现了自己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坚强决心。全篇洋溢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9.
论说了胡适对目录学性质和作用的认识,以及他所从事的编目实践活动及其取得的成绩。胡适是一位被长期埋没的目录学家,他的目录学思想,以及他所从事的大量目录实践活动及其取得的丰硕成果,应该在中国目录学史上记上一笔。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他在书目索引、古箱善本、敦煌遗书、目录学史和古代印刷史等研究中的重大成就,并阐明研究目录学以书目工作实践为基础、继承优良传统和开拓创新的学术道路,以及具有考证和校勘特点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