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所谓都市应该是大城市,它体现为规模,也体现为一种有别于普通城市的气概。在当代生活中都市成为时代风尚的引领者,对当代社会的描写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描写都市来把握时代脉动的。当代文学的都市描写,涉及作者、批评家和读者对于都市的基本感受,其中包括都市想象。都市想象有都市人对于所在都市的自我定位,也涉及外人对于都市的感受,这些主观内容有感官的客观感受,也有他们基于某些观念而得来的对于都市社会的理解和进一步的基本看法。即使生活在都市,也有都市想象对于自身生活的定位,生活在都市的人的生活状态,不是由都市的物质环境来环绕,也不止由它的文化和社会来框定,而是由当事人所处的想象框架来划定的。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激烈的生存压力下,主流化转型成为都市类报纸突围发展的一种重要走向,一批发展态势较好的都市类报纸纷纷竖起“主流媒体”的大旗。本文试图从报业市场对主流媒体的期待、都市报自身的生存危机和责任感两方面解析传统的“市民生活报”转向“主流媒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郭海荣 《中州学刊》2006,(5):259-263
刘呐鸥的小说充盈着现代都市意识,沉迷于都市文化的描写是他的创作最突出鲜明的特征。刘呐鸥以都市人的目光看待都市和都市中的人,作为主角的都市场景、摩登的都市人物和新奇的艺术手法都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全新的面貌。而刘呐鸥面对都市时的诸多矛盾心态,更进一步显现出当时的中国社会对于都市的复杂接受。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湖南省会报业市场风生云起 ,激战方炽。《潇湘晨报》出手不凡 ,《三湘都市报》后劲正足 ,两家报纸的共同特点就是都具备天然的舆论监督“强势”地位。其原因 ,一是两家报纸作为省级报纸 ,地位“高” ,舆论监督难度相对较小 ;二是其作为纯市民报 ,具有更强的读者意识 ,报道风格一般倾向于以普通读者的视角为读者“说话”。这种“强势”地位 ,成为其在报业竞争中的一大利器 ,《长沙晚报》为保持其传统领先优势 ,也使出了浑身解数迎接挑战。那么 ,省会城市的晚报如何扬长避短 ,在舆论监督领域与省级都市报 (或市民报 )展开竞争呢 ?笔…  相似文献   

5.
“都市佛教”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佛教是指以都市寺院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现代都市特点及要求由僧团为主对市民进行佛法弘扬和开展宗教活动的人间佛教。都市佛教不同于都市中的佛教,它是都市中的佛教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它依都市中的佛教而得名,以都市为自己存续的基础空间,具有明显的现代性,有强烈的整体观念和组织观念,发展目标明确,具有广阔的视野和超前的意识。都市佛教是人间佛教的一个组成部分,抑或是大陆人间佛教在当代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佛法在世间的现实版。都市佛教与山林佛教构成了大陆人间佛教的全部内容。都市佛教概念提出已经十年,它逐渐成为学者重点关注与研究的对象,并由此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随着城镇化的普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关注和研究都市佛教的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6.
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不仅受到来自都市旅游内部因素的影响,并且也受到都市旅游之外的都市及其区域中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将影响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为核心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部分:核心因素是指来自于都市旅游内部各要素间相互联系和协同运行而形成的影响因素;环境因素是与都市旅游发展紧密相关但又相对独立于都市旅游系统的都市及其区域的"大环境",是自然、经济、社会与文化环境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做新主流媒体”,这是时下不少都市类报纸喊出的响亮口号。如《华西都市报》2002年提出“二次创业”的设想:在原来颇具晚报性质的都市报的基础之上,打造全新的严肃报纸。[1]《南方都市报》“提到一个理念‘从强大走向伟大’”做“新主流媒体”。主流传媒是“以吸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主要指那些具有较高的决策话语权、知识话语权和消费话语权的社会成员)作为自己市场诉求的传媒”[2],要求不仅发行量大而且影响力高。世界成功的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发行量并不大,但是公认的主流。中国入世后,面临国际传媒大鳄的强烈…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三农"问题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因过度开发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等,使得这一地区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社会冲突呈高发态势。从新闻文本的框架分析入手,考察《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两家面向全国的报纸,《贵州日报》《云南日报》《甘肃日报》三家地方省级党报,《春城晚报》《兰州晨报》《贵州都市报》三家地方都市类报纸,从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的视角进行分析,从中探讨西部欠发达地区党委、政府在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过程中如何与传媒形成良性互动,以及传媒如何发挥好社会体制性利益表达管道中的作用,并就此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关于“邸报”是不是中国古代的报纸,这是学术界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占上风的意见认为“邸报”就是古代的报纸,其主要根据是唐人孙樵的《读开元杂报》和其他一些相关记载。最近有的报史专家撰文论证编号为S1156的敦煌文书“进奏院状”就是“邸报”,认为:“这份‘进奏院状’发报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即公元887年,距今约1100年。在举世闻名的‘开元杂报’已经杳不可寻的今天,它已经成为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份报纸了。”这是一桩新闻史上的大案!因此在新闻界反映尤其强烈。《光明日报》在头版位置加以报导。有些报纸的新闻标题赫然大书:“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进奏院状》发行于八八七年”。然而,这实际上是违背历史事实的莫大误会!本文将首先对敦煌“进奏院状”文书进行介绍和考释,进而论证“进奏院状”不是报纸,“开元杂报”也并非邸报,与古代的报纸更是完全不相涉的。  相似文献   

10.
张梅 《兰州学刊》2000,(4):78-78
中国报业在经历了晚报复兴,扩版狂潮之后,迎来第二个快速发展时期,并进入了以中心城市为地域特征,以都市报纸异军突起为首要特点的报业发展新阶段。有人说,我国的都市报是在全国2000多种报纸激烈竞争和市场分割基本完毕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这种说法不无依据:十几年前,如要问谁是报业老人,人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指出《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当属中国报业之冠。而在当今中国社会生活中,报摊已没有固定的“老大”的位置,倒是“新人”辈出,其中一些都市报渐渐稳占“龙头”地位。这一点也不奇怪,城市化和城市的现代化必然需要大众传媒快捷地、…  相似文献   

11.
安希荣 《兰州学刊》2003,(4):199-199
200 0年 9月创刊的《都市天地报》是一份市场化的报纸。2 0 0 0年 6月 ,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 ,以及兰州日报兰州晚报社社委会在创办《都报》的批复中对这份报纸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面向市场”。对于这种“面向市场”的要求 ,如果要做分解的话 ,按都报人的理解应该是 :在意识上 ,要充分认识报纸的根本属性———商品性 ;在体制上 ,要有市场适应性 ;在经营上 ,要有进入市场的新突破口 ;报纸本身 ,不能同态复制。对于这种要求 ,从理论的必然性上理解 ,它无疑体现了报纸的“两重性” ;从现实的操作性上看 ,又顺应了当代中国报业的改革潮流。一实…  相似文献   

12.
赵亚兰 《兰州学刊》2003,(5):201-201
一个地区对财经信息的需求对都市报财经版并没有直接的支持作用 ,在这个前提下 ,都市报财经版必须走亲民化路线 ,挖掘出事实存在但处于潜在状态的受众需求 ,这就对都市报财经版上经济新闻的处理方式提出了不同于全国性纯财经报的要求。传播学研究表明 ,读者总是以自身的知识结构来衡量信息 ,越是同熟悉的环境相符合的信息越容易被接受 ,而一条好新闻的价值体现在趣味性、接近性、知识性、权威性、指导性等几方面 ,从这个角度出发 ,都市报财经版在确定报道方式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信息本地化并突出对读者经济生活的干预作用”。结合都市财…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语改革开放后,在经济的腾飞中,中国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都市的发展成为现代城市繁荣的标志,关注都市研究都市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话题。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努力从事都市文化的研究。2006年11月18日至20日,中心主办了“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从不同角度对于都市文化、都市文学展开了研讨。本组稿件有不同的视角:《论上海城市规划的历史与现实》研究分析了上海城市规划的历史与特点,并关注上海城市规划的现实与未来。《文学文化讲座与北京都市文化品格》关注近些年来北京的文化文…  相似文献   

14.
杨志平 《兰州学刊》2009,(11):175-177
随着新闻媒体的转型、新兴媒体和金融危机的冲击,报纸广告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由于受地域限制,都市类报纸的影响力比较小,发行量少,广告收入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广告新闻化”现象较普遍地出现在都市类报纸媒介中,并给社会、媒体、广告业、受众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许多现象是值得研究的。文章以兰州都市类报纸为例,对“广告新闻化”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成就报道作为党报义不容辞的重要工作,面对风起云涌的都市类报纸、新媒体的冲击,如何摆脱老套、沉闷的“老面孔”?如何通过求新求变和“放下架子”,真正做到宣传典型,引领舆论?本文以《西藏日报》迎接十八大专栏《幸福高原·合家欢》为例,结合实操经验,浅谈成就报道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报载小说是应对报纸每日发行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面向读者大众的文学体裁。1897年,上海《字林沪报》附张《消闲报》将清初夏敬渠的长篇小说《野叟曝言》排成书版形式,每日印行一张随报纸送给读者阅读,开创了中国报纸连载小说的先河。此举果然不同凡响,一时间,人们纷纷买报谈论  相似文献   

17.
党报社会新闻报道是党报与都市报竞争的重要一环。目前,党报在社会新闻报道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与都市类报纸相比党报具备做高质量社会新闻的优势和资源。党报如能发挥优势,从传播多个环节完善社会新闻报道,学会故事叙述艺术,就能取得突破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何龙 《兰州学刊》2003,(5):200-200
以迅速及时、直接简洁地反映事件客观实际的社会新闻 ,以其低视角、亲近感、近距离在以市民为阅读对象的都市类报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传统定义的社会新闻多是以批判或揭露社会中一些不良现象为报道对象 ,如坑蒙拐骗、小偷小摸、违章出轨、色情凶杀等。这样的报道若占据较多的新闻版面 ,势必会造成人们对社会秩序稳定的怀疑 ,近而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公信度。以满足市民各方面需求为主的都市类报纸 ,以其定位的平民化 ,拉近了新闻与读者的距离。正是这种平民化 ,才使社会新闻格外受到读者的欢迎。原有对社会新闻的概括 ,是反映…  相似文献   

19.
雷力 《兰州学刊》2003,(4):204-204
近几年 ,都市类报纸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报业的一大景观。他们成功的原因究竟何在 ?应该说 ,抓新闻的“卖点”是都市类报纸成功的关键。新闻的“卖点”是指读者喜爱的新闻 ,指读者愿意为了了解这条新闻产生购报、读报欲。在新闻诸多的“卖点”中社会新闻因其民间性强 ,人情味浓 ,涉及面广 ,通俗易懂 ,贴近生活 ,人们对它产生心理上的接近性和普遍兴趣 ,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成为天然的新闻“卖点”。那么 ,什么是社会新闻呢 ?社会新闻是侧重于报道社会上或自然界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激起读者某种情感或富有情趣…  相似文献   

20.
《益世报》案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后引发的反日运动中的一个舆论事件。对《益世报》而言,其面临的是参与中国外交事务以及与《顺天时报》的话语权之争。在美国驻华外交官及舆论界人士看来,这是美国发展在华舆论,获得与日本同等在华舆论权利的有效途径。但是,外交与内政紧密相连,同时也对公众舆论形成影响。此时介入中国舆论界的美国公共信息委员会,通过驻华公使芮恩施、在华外交官以及传教士的力量,为中国反日舆论的高涨提供了支持。但舆论的"幕后"是政治,《益世报》案最终以主编被判刑,报纸脱离美国管控而告终。《益世报》案证明了外交、舆论争夺与政党政治之间存在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