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章的诗来自于他熟悉而又热爱的生活,以质朴蕴美而见长.刘章主张"到生活中去,去思考,去熏陶,去获得真情",他要把诗写得"像血一样有色".他的诗观是朴素,真情,出自自我,通向人心,有益社会.因此,他的诗作形成了俗中见雅、纯净朴实的风格.在艺术形式上,他的诗融词体、律体、民歌体于一炉,诗体己自成一路,独具风采,是诗人对现代诗体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2.
两宜 《社区》2009,(26):31-31
初见虞山尚湖,第一感觉竟然是惊讶。 并非惊艳于它的湖光山色如何夺目.而是缘于它焕发出来的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像宝玉初见林妹妹.忍不住道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像常熟这座城市的名字,迎面而来就带着三分旧友重聚的笑意。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几十年来,鲁迅的作品不仅成为中国人民的文化宝藏之一,也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宝库。今天我国人民正经历深刻的变革时代,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繁荣,人民的生活已有了明显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更应宏扬祖国文化传统,更要使人民具有高尚的精神。鲁迅的爱国主义诗歌,正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特辑录评析,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5.
花,有多种沁人心脾的香味,人的情感亦是如此,其中我偏爱同情。同情,是一朵百合,它没有牡丹的富贵,没有玫瑰的艳丽,也没有水仙的娇媚,有的只是微微的清新淡雅,但却能在你失意颓废时送去一缕清香,带去一片希望。(有了一个醒目的“凤头”,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形象贴切,富有文采,紧扣话题“同情”,且点出内涵。)  相似文献   

6.
清代诗歌中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精神是对人类命运的关怀,是对人性人道的存在状态及其走向的关注,是对人性、人道的应有、理想状态的追求,对普遍意义上的真善美的捍卫.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文学有自身的特点,人文精神并非中国文学的基座.清代体现人文精神的诗歌星散于各人的诗集中,需要对其进行梳理.清诗中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期望世风真淳以保持人性的纯粹、追求人格独立和人的尊严、捍卫真善、呼唤良心、对妇女基本人权的关注、关心民生疾苦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苏瑶 《今日南国》2008,(15):21-21
在我心目中,苏州众多的街道中,平江路最能体现苏州的城市特色,而且它还拥有着其他街道难有的宁静与朴素。  相似文献   

8.
李宪乔喜写雨诗,所写雨既有愁雨、苦雨,亦有诗雨、美雨、禅雨。其雨诗笼罩着阴郁的基调和迷离的朦胧美。  相似文献   

9.
"淡雅"范畴追求平淡自然、韵味淡远的审美意境。"淡雅"意味着超凡脱俗、飘逸淡远、雅洁冲淡,自然高妙。"淡雅"之境的创构则是无心偶合、自然天成;其审美特色是平淡而不流于浅俗,澄淡雅洁。故而,"淡雅",又称"平和淡雅"、"和雅冲淡"与"雅洁淡远"。"淡雅"之境域所表现出的"淡远"、审美风貌中的"冲淡",意指冲和、宁静、闲适、雅淡,是淡而意韵幽长、渐远而至无穷;是平淡萧疏、冰痕雪影、乌迹山廓,渐远渐无的清澄平淡之境;是淡中见浓、淡中见深;是浮云卷舒、孤鸿轻逝、空灵淡远。体现了中国美学重生生、重体验的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10.
清代,随着人们对明人独宗盛唐缺失的反思、宗宋之风的兴盛,黄庭坚诗歌的接受也呈现出兴盛局面,接受维面颇为丰富,主要有对其诗歌学古创新的深入探析;对其诗歌风格的多样论评;对其诗歌章法的着力揭示.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合,使黄庭坚诗歌接受走向全面细化和视野不断开放.  相似文献   

11.
言诚 《中华魂》2017,(2):35-35
我不会写诗,但爱读诗,尤其在心情闲适舒畅之时。徜徉在诗的海洋里,与一些大诗人神交,那是一种神奇绝妙的享受。翻开历史画册,我国曾是一个博大的诗歌王国。从屈原的《离骚》到项羽的《垓下歌》,从唐诗到宋词,从白话文到现代诗,洋洋洒洒,犹如长江一泻千里,又如黄河波涛滚滚。  相似文献   

12.
清代地域诗歌总集编纂高度繁荣.作为当时一种引人瞩目的文学、文化现象,此类总集有其自身的演进轨迹.从宏观上看,它兴起于清初,繁荣于清中叶,深化、发展于清末.在这个过程中,清代地域诗歌总集的编纂形式趋于多样,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层级系统日益完善,卷帙规模也普遍宏富,从而将我国古代地城诗歌总集的编纂推进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之初,随着社会和文化的转型,中国新诗在传播方式方面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诗歌民间刊物和网络诗歌悄然“崛起”,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为诗歌传播媒介与传播方式的不同,而且对于诗歌的精神面貌、思想质地、艺术品质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推动和加速了诗歌艺术的变化与创造,在某种意义上是具有革命性的。  相似文献   

14.
自宋即有的宋诗选本是文人对宋代有一定影响力诗人的资料及其诗歌作品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整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人及后人对宋诗的文学接受。清代宋诗选本不少选取了王安石的诗歌,研究清代宋诗选本对王安石诗歌的接受情况,既能对比不同选本所录王诗的篇目,大体还原王安石名诗在清代的形成过程,又能通过一些在清代影响深远的编选者对王诗的评价,了解清人对王诗进行取舍的依据和要求,从而明确清时期宋诗选本对王安石诗歌的接受概况。  相似文献   

15.
康熙年间,是明清女性诗歌从闺外转向闺内的重要节点。这一时期的女诗人自觉在创作中实践着温柔敦厚的礼教要求与清新雅正的诗学宗尚,改变了晚明以来才女追求文人化、男性化的风尚,并以女性作者特有的深细视角与温婉情感书写家庭生活,在古代诗歌畛域内开辟了富于性别特色的文学空间。  相似文献   

16.
西南巨儒郑珍的女儿郑淑昭受其父影响,亦长于诗歌创作,今存诗集《树萱背遗诗》56首.郑淑昭虽存诗不多,但诗歌内容很丰富,亦有较高艺术水准.作为女人,作为女儿,作为妻子,作为母亲,她的多重身份决定了她的诗歌情感丰富、细腻而感人,她擅于借景抒情,善于创造抒情氛围以抒情,擅于运用各种创作手法,因而她的诗歌既感情意切,动人心弦,又富于韵味,耐人咀嚼.  相似文献   

17.
颜光猷为复圣颜回六十七代孙,清初诗人,时人和后世多赞誉其诗。颜光猷在康熙三十年至三十五年在贵州安顺任职,但清代贵州史志无载其宦绩亦不曾收录其诗作,任职履历缺少梳理。今从其乡里相关史乘、方志、族谱及诗集等资料还原其在贵州的任职轮廓及其诗作的贵州风情,从中可以折射出顺治康熙时期清代稳定和发展贵州的政策走向和治理策略,其诗作中的贵州人文风情和自然景观对于当下贵州的经济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巧儿 《女人世界》2006,(3):38-39
2006年春天,富有黑白主旋律的女装,让你品味的是优雅,简约,和谐并富有都市的时尚气息。简约风格非常突出,整体协调简易搭配的时尚服饰再度流行,简洁线条,舒适剪裁,精致质感,典雅风格的穿着哲学与温馨,浪漫的个人空间并存,在理性保留了自己的着装品位的同时又体现出现代女性高贵时尚,优雅大方的韵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专事南方地区的白族、壮族、土家族的妇女诗歌评价.有清一代将近300年,有些少数民族的妇女正式跃上了诗坛,有的著有诗集.据资料留存说到五位,即苏竹窗、周馥、陆小姑、张苗泉、彭春芝,谈了她们的人生经历,重点论述了她们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南通市作家协会,给我寄来了一本新颖漂亮、透着墨香,由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的,在江海大地颇有影响的诗人仇红先生的诗集新著《驿站》。大作捧在手里仔细端详,发现封面设计能给人一种冷艳、淡雅、宁静的氛围和美感,除署有书名与作者仇红先生的大名外,就是凸显高高耸立、顶天立地的古色古香、透明通亮的一杆双式磨砂路灯。作者诠释暗示一种意向、一种召唤、一种怀念;封底用工笔画着一幅精巧别致、耐人寻味的双人坐椅。作者说是寓意坐在别人坐过的椅子上,欣赏属于自己的风景,很富艺术情思和独特风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