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关界过去长期将“社会组织”、“公众”、“媒介”作为公共关系的构造要素,经过深入的研究,我们发现,将“社会组织”、“公众”列为公关构造要素是没有疑义的,他们分别是构成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把“媒介”作为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相互联系的构造要素,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2.
自从公共关系职业和公共关系学科产生以来,公共关系在社会组织中就行使着战略性的角色,淹组织创造着形象价值。作为公共关系管理和营销中的顾客关系,顺客终身价值也逐渐成为组织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我们应用公共关系的战略和战术为顾客创造独特的、竞争对手难以效仿的价值来塑造顾客终身价值。  相似文献   

3.
尚阳 《公关世界》2008,(9):44-45
这里我们暂时将“启蒙”的概念定义为对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的宣传和对顾客的说服。为了完成销售,我们必须要找到潜在顾客,并且达成交易,那么这位顾客才是我们真正的顾客。站在制造商的角度来看,顾客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销渠道上的大顾客,即经销商或代理商,另一类是真正的消费者。不管是第一类顾客还是第二类顾客,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公共关系是一门“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艺术,阿尔·里斯甚至用“广告消亡,公关关系永生”“广告是风,公共关系是太阳”这样的词句给公关一个近乎至上的位置。公关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给组织创造效益,对于媒体这样一个处于市场竞争关系中的组织来说,公关就是为了通过系列活动给媒体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从而赢取竞争力,最终目的是创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王娅萍 《公关世界》2023,(1):104-105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和学校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班级管理则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对学校教学及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班级管理核心在于沟通与协调各方,生成和谐而稳定公共关系,以此来确保整个学校的稳定有效发展。班级管理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班主任要着重于构建良好的公共关系,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创新管理路径,优化管理实践,达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目的。本文结合公共关系学理论技巧,从沟通、协调及其它补充策略三个方面入手,探究班级管理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代公共关系学术权威、马里兰大学公共关系学系主任格鲁尼教授在他的《公共关系管理》一书中指出:“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这明确地指出了公共关系管理的主要性质,即传播管理。“传播”(Communication)是指人类传递、接收、交流、沟通和分享信息的行为和状态。“管理”是在特定目标导向下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  相似文献   

7.
森木 《老年世界》2010,(8):38-38
“目”为人之灵窍,心灵的窗户,人体五脏六腑的精气都上注于目。“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的充足与否关系到人的衰老,神的得失又关系到人的存亡。闭目养神就是要养住五脏六腑之精气,是养生修性的一种简便易行而收效明显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内求团结、外求发展是公共关系的基本宗旨。组织如何内求团结呢?搞好员工关系是其中的关键。员工关系是社会组织中最重要的内部关系,良好的员工关系是公共关系的起点。组织的目标和任务,首先要依靠他们去完成和实现,而且员工处于组织与外部公众的第一线,他们的言行不...  相似文献   

9.
黄全林 《现代妇女》2014,(12):188-188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求也在不断提高,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求标准也在提高。尤其是在小学教学中,注重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让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有效实现素质教育的求。但是,就目前的小学教育现状来说,“软暴力”现象还比较广泛,而且相关的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对其的重视度都不够,最后可能会导致小学生的心理正常发展。所以,关于小学教育“软暴力”现象的伦理思考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之一。本文具体分析了小学教育“软暴力”的现象,并阐述了其中的伦理思考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郭惠民 《公关世界》2009,(12):29-31
中国公共关系学术研究若从1986年国内出版的第一本公共关系著作算起,迄今巳满20年。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在中国进入全面公关新时代的背景下,力图在公共关系理论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提出了一些旨在“自主创新”的观点,有的甚至尝试构建新的公共关系卢纶体系或学派,其精神可嘉,努力可喜。  相似文献   

11.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与艺术,在组织管理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它是现代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公共关系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很少有人明确提出来,在少数几位中外学者的著作中,对公共关系管理的论述也不尽相同,概括地说,对此大致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观点。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国内学者廖为建教授认为:“公共关系管理即根据公共关系工作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按照一定的公共关系模式,设计、组织、控制公共关系的实际过程,使公共关  相似文献   

12.
杨其其 《职业时空》2009,5(6):74-75
学生社区简称“学区”,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形成的。学区的出现产生了一种新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学区化”管理。“学区化”管理实施的必然性要分别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四个方面的要求入手分析:即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新的教育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未来高素质社会居民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路志远 《职业时空》2008,4(5):54-54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读书对人的学习、生活和未来都有重要作用。然而,当今社会,电子媒体日益更新,各种音像制品琳琅满目,尤其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网上小说、鬼怪小说、玄幻小说等铺天盖地,  相似文献   

14.
闻石  春雨 《老人世界》2010,(2):52-53
祖国医学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称,对心身健康关系重大。《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的充耗,关系到人的壮老;神的得失,又关系到人的昌亡,养生者当慎养之。闭目可以养生,闭目养神对于中老年人以及终日劳心用脑或长期专一使用目力者,是大有裨益的。闭目养神时,要排除杂念,精力集中,无思无虑,达到入静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有关环保的理念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的天人之辩,即关于“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关系的论争,我们不去赘述天人之辩在后来哲学争论中的各家之言,但这一理念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显然不可低估。今天我们在谈到环境保护时,最重要的理念仍是天人合一,这里的天人合一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十字育人法     
胡传坤 《职业》2011,(30):83-83
在多年的班级管理中,笔者探索出了一套十字育人法,即“摸”、“信”、“放”、“勤”、“爱”、“实”、“严”、“公”、“思”“率”。  相似文献   

17.
公共关系,也可以叫公众关系,是组织机构与公众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传播关系。它主要通过信息传播、关系协调、形象管理三大功能,以促进组织的自身发展,促进组织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公共关系现象是与有组织的人类社会相伴出现的。我国春秋时候孔子周游列国,传播思想和主张,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公关活动。然而,真正作为公共关系这门学科的研究发展,起源于美国,它几乎与美国的历史一样长。“公共关系”一词最早出现于1807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国会演说。在美国,公共关系首先是运用于政治,运用于国家政党和国家总统的选举,而后发展到现代商用,运用到企业。  相似文献   

18.
一般来说,当企业处于初创期时,可采用建设性公共关系策略,因为第一印象很重要,有必要花费许多精力建立起与政府部门、当地居民、顾客等各方公众的良好关系;当企业处于发展期时,可采用维系性公共关系策略。  相似文献   

19.
“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构成“非我“的有自然和“他人”。我与“非我”是什么样的关系?我对“非我”应当具有何种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说,哲学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他人”是“非我”中的重要部分,我与“他人”处于什么样的关系?我对“他人”应当具有何种态度?  相似文献   

20.
每年“3.15”,很多厂商都感到最要下功夫处理的公共关系是怎样对待消费者的投诉。处理得好,“化干戈为玉帛”;处理得不好。犹如乱麻缠身,难以理顺,稍不注意还会受到惩处,以至走上法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