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马法对绘画与文字作品持不同态度,即关于绘画作品的归属争论持续存在,相反,对于写作作品的归属自始至终不存在争议.这可以通过对罗马法原始文献中的不同片段的分析中得出.对此,中世纪法学家提出了两种法理解释,当然这两种解释并非尽善尽美.之所以罗马法上对绘画与文字作品持不同态度,这与二者的性质差异、当时创作二者所用材料的价值以及古代罗马的社会背景及社会观念等因素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美术史上,有一个特殊的"门类"。它不是以绘画对象来分门别类,而是以绘画者的身份和作品的气质来识别。它就是以绘画者的身份和作品的气质来识别它就是文人画——文人所作的画,充满文人气息的画。  相似文献   

3.
章怀太子墓室壁画是唐人物画中的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特别是《仪卫图》的绘画风格和绘画技法,有"吴带当风"独特性。笔者认为,有很多历史线索和证据都在向我们表明,该作品的作者很有可能就是我国唐朝最著名的"画圣"吴道子。  相似文献   

4.
正艺术家特伦顿·多伊尔·汉考克(Trenton Doyle Hancock)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其作品糅合了多种媒体材料,从绘画、拼贴、雕塑、版画到表演艺术。近年来,汉考克甚至将作品置于舞台表演中。而在复杂多元的创作手法中,艺术家本人仍然将绘画视作其创作核心。汉考克的作品往往以绵延芜杂著名。复杂的故事铺陈为他的绘  相似文献   

5.
西方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绘画作品在其生前无人赏识,反倒是在死后百年,其绘画的伟大价值才被世人认识。但愿今人对王国维先生的“完全之人物”教育理念的认识,不要再等上一百年。  相似文献   

6.
牛潇靓 《社科纵横》2006,(11):127-128
莫迪里阿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黎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绘画和雕塑作品独树一帜,耐人寻味,有非常好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莫迪里阿尼的绘画作品中尤其以肖像画和女性人体画最为出色,夸张的造型和表现手法更能打动观众,使他的绘画充满美感和灵动。他汲取了波提切利柔韧的线条,安格尔的修长人体,雷诺阿金黄和浅褐的色彩,使他创作了极具灵感的人物绘画艺术。莫迪里阿尼的一生中最感人至深就是他创作了一系列极具表现性风格的艺术作品。他的探索使现代艺术家获得了表现的自由,使艺术语言获得了独立自主的价值和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于光 《今日辽宁》2003,(4):32-33
欣赏角振通的画集,不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更有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他的绘画作品大气、自然、笔法纯朴、表现形式上独出心裁,更有一种让人说不清的另类感觉,这可能就是他所追求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吧.也许是军人的天赋给予了他一种大思维,为此,他的绘画作品常常跳出地域和时空.在《角振通的中国画集》中还展现了画家的另一种风采,那就是他的配诗画.诗虽然不拘格律,但却信手拈来更有大境界在,体现了画家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创作手法的自然结合,在不断探索和绘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8.
我国较早将绘画美学原理运用于文艺创作的,是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然而,新月派的"绘画美"长期以来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通过贾勇老师所指导的学生作品,可以管窥基于油画欣赏的迁移训练成果,及其对于绘画美学原理的创造性理解与运用。可见了解绘画美学原理、学会欣赏油画,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传统绘画提倡写意精神,画家的主观感受不同,学识修养有别,画面所呈现出的风格与特点各异。天佑,山东人士,儒雅风范,平静谦和,再加上他的多思与勤奋,绘画作品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现方式与笔墨形态。观其画作淡雅、宁静、平和,有宋画的隽永、含蓄之美,也有元人自然、雅静之怀;用笔既有朴拙之气,又有灵动之感,构图疏朗,笔墨清新,非常难得。绘画作品的品位把握很难,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今天的你与昨日的你相比,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但如果与五年前十年前的你相比,还会没有区别吗?又见杨柳时,她已然成长为可圈可点的青年画家。近年来,她创作的绘画作品,不仅反映了当今的时代精神,而且表达上也有其独到的魅力,使中国画的传统语言有了很大程度的创新与发展。因为她的内心与众不同,所以笔端的作品自然与众不同。绘画是一种毕生的修炼透过杨柳的绘画,我们清晰地看到,她正执着地朝前走,艺术之道  相似文献   

11.
正什么是绘画的形一个具有洞察力的艺术家,总是对艺术形象、艺术之美、艺术之真、现实与表现等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为尽量不使这些词在我们分析的过程中变得模糊不清,我们就讨论的范围限定为绘画艺术。艺术家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描绘了什么?艺术家利用画纸、颜料、画笔  相似文献   

12.
为帝后作像     
正郎世宁对满清宫廷最大的贡献,莫过于绘制了大量帝后肖像,为式微的中国肖像画注入了一股新的生机。郎世宁的肖像画作品主要集中在乾隆时期。当时国力强盛,乾隆皇帝本人又好大喜功、十分自恋,非常乐于命宫廷画师为自己和妃嫔画像。乾隆朝时郎世宁已近晚年,绘画技法醇熟,因而留下了不少杰出的肖像作品。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帝王肖像大多为正面朝服像。画面刻板单一,皇帝表情麻木,不仅毫无特点,且十分僵化。郎世宁也留下过这样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孙其光 《青岛画报》2012,(11):96-97
当整理这些大多都是四十年之前学生时代的水彩写生习作准备结集时,心情是别样的,既有喜悦,亦有酸楚。我自幼喜欢画画,记得在青岛四方小学时,自己的绘画作品曾参加一个中苏友好的绘画展览,画面是天安门、克里姆林宫、和平鸽等;六年级时,和同学校的夏子玉在学校的走廊上展出过我们的国画作品。那时,有幸结识了下四方兴元街的夏子玉,常到他家去一起画画,并逐渐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绘画是一门"早熟"的艺术,就技巧而言,今日所见最早的作品都已臻于完美。我们无法推测此前的探索期究竟有多长。然而,在画师将绘画技法发展到极致后,却出现了一种并不十分看重技术层面的绘画——文人画。文人作画,讲究情趣、墨戏、心绪,唯独不怎么讲究技法。有趣的是,一代代的  相似文献   

15.
正在以关东风土人情为题材的艺术家中,绘画方式独特的王功学走出了一条迥异于前辈画家的道路。在创作中,他大胆采用了西方绘画中的写实手法,以光与影、结构与体量以及独特的色彩关系加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同时,他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所承继下来的多变的线条、充满活力的笔法、染法,作品中亦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在所有的绘画领域,艺术家总是试图努力提高绘画语言的表现,这正是魏新所做的卓越探索。在他近几年探索景德镇千年釉色的作品中感受到色彩和形式之间的张力,是一种对视觉破坏的终极"宣战",是对传统油画媒介——亚麻布的恐怖袭击。从它所产生的遗迹中人类可体悟到所谓罗曼蒂克的绘画媒介被惨无人道地蹂躏之后产生的壮观景象,和又如电荷般的细微差别,以及直接的能量总是让人心怀激荡。虽然颜料是一个主要媒介,艺术家是色调和色调应用的特别敏感者,当我们看到艺术家的作品光谱颜色渗透视觉时,它所散发的活力和存在是对观者心灵愉悦的无限满足。  相似文献   

17.
正吉娜·利特出生于美国印第安那州,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神秘色彩浓厚的叙事性绘画作品闻名遐迩。这与她毕业于印第安那大学文学专业不无关系。取得文学学位后,吉娜转投芝加哥艺术学院进行艺术创作。其作品以油画为主,而在最新作品中,吉娜不断探索各种综合媒体在作品中的应用。英雄、骑士、诱惑者,地狱般的景象、民间传说和梦幻般的天堂,构  相似文献   

18.
近人的某些笔记野史,或现代人的某些著作、论文,多将慈禧太后描绘成一位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方面具有精湛造诣的才女超人.其实,无论是年轻,还是老年的慈禧,文字与文化学养皆不算很高,其书法与绘画,亦仅为初学者的水平.世间流传钤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的诸多书法、绘画作品,绝非慈禧太后的真迹,而是他人代笔、代书的“捉刀”伪作.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绘画拥有悠久的传统,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体系性意义的特色。中国绘画传统中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乃是人与自然的融合,艺术家在表现自然物象的同时,更加注重表达自己的心灵世界,通过作品营造自的艺术修养,在书法和绘画上都深入研究经典,在山水画领域尤其深刻领会并坚守着中国绘画的根本观念。在物质世界急剧膨胀的今天,他特别难能可贵地保持了一份宁静的心理,以远离世俗的心态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在走向自然的同时不断向内心走去。他的艺术在中国艺术界是一个独特的  相似文献   

20.
刘渊 《社科纵横》2007,22(3):122-123
在当代艺术领域中,瑞士艺术家阿尔贝托.贾克梅蒂的艺术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他以独一无二的视觉体验开启了具象绘画的新视点。贾克梅蒂的作品总是徘徊在真实与幻境,虚无与存在之间,艰涩深邃。研究其独特的艺术观,应以作品中体现出的内容与组成画面的各种元素为基础来阐释,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剖析大师在作品中如此表达的实际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