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月热读     
《青岛画报》2012,(2):66
《张艺谋的作业》(张艺谋图述方希文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张艺谋的第一部图书作品,记录了张艺谋的影像记忆。他在陕西省咸阳市国棉八厂前纺车间做辅助工时,开始自学摄影,后来到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上学,摄影变成了他的专业,直至当上电影导演,他的成长、痛苦和狂喜,都跟影像有关。  相似文献   

2.
热面孔     
《东西南北》2013,(12):8-9
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之后,张艺谋就要求自己避免成为公众焦点。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总有一些负面新闻将他拽到娱乐版面上。前段时间,张艺谋被曝“超生”7个孩子,  相似文献   

3.
2009年最火的演员是孙红雷。你不服也得服。电视里,今年数得上号的电视剧也就《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和《蜗居》,前两部都是他主演的。电影里,盖过了梅兰芳光彩的"邱如白"效应还未消去,他又在吴宇森监制的喜剧片《窈窕绅士》里出演了一个逐渐变时髦的土老板,在张艺谋导演的喜剧片《三枪拍案惊奇》里出演了一个冷峻杀手。  相似文献   

4.
唐培勇 《社科纵横》2007,22(6):110-111
本文在分析徐悲鸿的《前进》、《群马》、《群奔》、《奔马》等作品的基础上,对他的水墨大写意作品的艺术特色作了一次总结。  相似文献   

5.
贺中 《青岛画报》2012,(1):68-69
《龙门飞甲》中徐克为他快意恩仇的武侠世界穿上了3D的"貂皮大衣",视觉效果堪称一流,但薄弱的情节却勾起的是人们对《新龙门客栈》的追忆,单薄的周迅难以与风情万种的张曼玉相提并论,"龙门"犹在,可惜物是人非;《金陵十三钗》让张艺谋终于回归"故事",回归到电影的基本诉求,一些悲怆惨烈的场景让人不禁想起《南京!南京!》等同类题材的影片,女  相似文献   

6.
大片缔造者     
2002年,张艺谋凭借《英雄》创造了国产片在北美的票房纪录,也掀开了国产大片波澜壮阔而又充满争议的十年。在《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口碑跌入冰点之后,张艺谋选择了战争史诗题材的《金陵十三钗》卷土重来。六亿元投资,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克里斯蒂安·贝尔担纲主演,好莱坞最好的爆炸团队。“你问我到底想干什么,其实很简单,我很想回到平静中,踏踏实实拍一个好电影。”  相似文献   

7.
正几乎在所有媒体采访中,张艺谋都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时代",是时代给了他机遇,"我不认为我们是平庸之辈,但是我也不认为我们可以担当一个文化英雄,一个时代人物。"2019年12月13日,东北雪乡正值昼短夜长的极寒时节。新片《悬崖之上》的开机仪式上,导演张艺谋如往常一样一身黑装,鸭舌帽下的秦人面孔被黑色羽绒服裹得严实,黑色棉裤束进黑色中筒雪地靴中,观众的视线很难不被唯一的白色滑雪手套抓住,配合他的低沉嗓音,跟随比划的双手在空中左右晃动。  相似文献   

8.
正许知远,一个"不合时宜"的知识分子。许知远关心全世界的年轻人。在他的访谈节目《十三邀》里,他总是试图追问他的采访对象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他问林志玲,怎么看东亚社会审美的单调性?他问俞飞鸿,你那么美,为什么要拍那么庸俗的剧?他问李诞,生活哪有这么严峻?他问木村拓哉,有没有想利用自己的能量改变日本?他问张艺谋,你为什么要拍一部烂片?他笨拙而执着地  相似文献   

9.
钦斯吉·艾特玛托夫是在苏联享有很高声誉的吉尔吉斯作家,他擅长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他的主要作品《查密莉雅》、中篇小说集《群山和草原的故事》、《永别了,吉利萨雷!》和《白轮船》曾分别获得各种文学奖.《一日长于百年》是艾特玛托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发表在《新世界》杂志1980年第十一期上.这部作品内容丰富、构思巧妙,在他的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孟婧 《东西南北》2012,(12):34-35
在2009年之前,我们在电影院里、地铁广告、网络上看到的统称为电影片花,它们负责向有购买意愿的观众推销一部电影,这些片花多出自电影剪接师之手。2009年时,预告片的概念第一次出现来源于《三枪拍案惊奇》,张艺谋坚持要找一位旁观者来完成这项工作,而不是由他或《三枪》的剪接师完成。这个馅饼,落在了魏楠头上。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6,(1):123-126
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随笔作家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的作品中充满了机智与幽默。本文以他的散文《猪之死》和《再回湖上》为例解析他作品中的幽默,探讨产生幽默的四种手段:措辞游戏,反语,出乎意料,夸张;并初步探析了幽默的翻译。  相似文献   

12.
杨述伊 《学术交流》2012,(9):203-206
奥尼尔是一位对人的精神活动有透彻感悟的剧作家,他的戏剧作品和戏剧创作中都卓有成效地运用和表现了无意识,在《琼斯皇》、《毛猿》、《悲悼》以及《榆树下的欲望》等一系列作品中,成功地运用无意识来挖掘外现人物的心理过程、升华作品主题、拓展创作思路以加深作品表现力度,取得令人瞩目的创作效果。同时,奥尼尔在戏剧创作过程中自身也受到无意识的支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万佳欢 《东西南北》2014,(12):24-26
芦苇跷着腿斜靠在沙发上,露出黑布鞋和半截棉袜。他已年过六旬,但并不显老,只是头顶略显稀疏。有朋友曾经问他:当一个好编剧有什么秘诀甲芦苇开玩笑说,“没什么秘诀,就是掉头发。”芦苇的作品比他本人的名气要大得多——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霸王别姬》、《活着》及《图雅的婚事》,三者分别拿下了一个戛纳“金棕榈大奖”,一个戛纳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还有一座柏林金熊。  相似文献   

14.
芥川龙之介的宗教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1892~1927年)辞世距今已有整整70个年头了。但是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经久不衰的魅力,而且随着他的《罗生门》、《南京的基督》被搬上银幕,其作品的国际化倾向也日益明显。对于在《河童》中借“托克”之口提出“我死后的名声如何?”疑问的...  相似文献   

15.
据美国《新闻周刊》1986年6月2日报道,海明威的又一部小说《伊乐园》(The Garden of Eden)经整理改编后,前不久由美国斯克里布纳斯出版社出版.海明威逝世25年来,其遗作不断出版,其中较著名的作品有:《危险的夏天》和《海流中的岛屿》等.《伊乐园》是第10部在他死后出版的作品,也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这部1,500页的未完成  相似文献   

16.
高老头的毁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曾称赞巴尔札克的《人间喜剧》是法国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的历史。《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在《人间喜剧》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有意识地采用了他本人首创的人物再现的创作方法,让《人间喜剧》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如拉斯蒂涅、纽沁根、伏脱冷等首次登场,让一群上流社会的中心人物,如著名的贵妇和花花公子在此挂名,使作品在结构上成为《人间喜剧》的序幕。 作品以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子爵夫人的沙龙为舞台,主要描写退休面条商被他的两个进入上流社会的女儿遗弃,最后穷死在伏盖公寓的悲剧。作品还描…  相似文献   

17.
“父子关系”这一主题在日本文学界曾为男性作家所垄断,也是日本现代文学较为关注的热门话题。无论是从著名作家的传记,还是从名家的作品中都能反映出这一主题来,其实例举不胜举。例如,夏目漱石和他的作品《从此以后》,永井荷风与他的作品《西游日志抄》,此外,还有...  相似文献   

18.
可爱的羔羊     
正作品名称:《可爱的羔羊》作品尺寸:61×76.2cm创作时间:1851年作品类型:木板油画现藏地:伯明翰美术博物馆福特·马多克斯·布朗,英国画家和设计师。他以准确的细节描绘和明亮的色彩运用技巧而出名。《告别英国》、《劳动》及《英格兰秋日午后》都是他的作品。布朗虽不属于拉斐尔前派的画家,但他是拉斐尔前派画家们的导师。布朗出生在与英国隔海相望的法国加莱市,父亲是英国轮船上的事务长,因家境贫寒未受过良好教育。布朗16岁时进入安特卫普的瓦波斯画室学画,掌握了扎实的造型技巧。19岁时来到巴黎受到新古典主义艺术熏陶。24岁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是我最喜欢的中国作家之一。沈从文先生是真正称得上“赤子其人,星斗其文”的。他的心灵纯净平和,充满了大的悲悯,映现着令人亲切的人格光辉;他的作品美丽迷人,充满了语言的灵性,闪烁着恒久的梦幻般的光华。他的《翠翠》、《边城》、《长河》、《湘西散记》、...  相似文献   

20.
志贺直哉少年失恃,亡母阿银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不朽的形象。《去网走》、《母亲的殂谢与新母亲》、《白线》、《生母的信》等作品,都涉及了志贺直哉创作中的“母亲主题”。志贺直哉的青年时代与父亲时常发生冲突,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尖锐的紧张感,而在他记忆中苏醒过来的母亲形象,会将他从这种紧张感中解放出来。志贺直哉的整个文学生涯中,或强或弱地受到亡母阿银的影响。同时,志贺直哉也客观意识到,当年对亡母阿银薄情,并非仅有父亲志贺直温,也包括作为儿子的自己。“母亲主题”在志贺的巨著《暗夜行路》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从而浓化了志贺直哉作品的亲情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