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弄假成真     
用低劣的伎俩愚弄大众,到头来愚弄的只是自己。46岁的著名画家吕西奥·普勒东扎尼,一直隐居在一个叫维麦卡特的乡间小镇上。这天上午,他正在读报,忽然发现报纸的某个角落里登着一条消息,虽然只有四行字,却足以令他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2.
蒋波 《唐都学刊》2014,(1):46-49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学而优则仕"成为士人一种主要人生追求,但在经学兴盛的东汉,不少儒生却隐居不仕或暂时不仕。经学发达与隐居不仕这一表面上看似矛盾的现象,其实有着内在必然性,它与部分儒生清静无欲、专心经学有关,也是士人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汉代选官制度滞后的产物。这类士人或专心习经,或隐居教授,推动了东汉经学的发展;他们习经目的单纯,与当时社会上一些钻营者形成鲜明对比,无形中起了"激贪厉俗"的作用。东汉经学士子的隐逸,大多只是暂时的,并不表明学仕分途。  相似文献   

3.
自打从激烈的“白宫争夺战”中败下阵来,罗姆尼就黯然躲回了自己3000平方英尺的海滨豪宅,过起了几乎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前段时间,美国GQ杂志评出了若干本年度“最没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这位失意落寞的政客,便赫然排在榜首。《华盛顿邮报》担心,这位从颠峰跌到谷底的老人会有点“小寂寞”。事实上,最近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罗姆尼,不但与家人一起出入平价超市、电影院、健身房,还在迪斯尼乐园里当着“好爷爷”、尽享着天伦之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隐居动因、方式以及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对陶渊明与王维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以求深入揭示他们在田园诗创作中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5.
阳明洞考     
沈善洪、王凤贤的《王阳明思想评述》(《浙江学刊》1980年第一期)中提到王守仁“曾隐居会稽阳明洞,又创办过阳明书院,人们称他为阳明先生”。马宝树的《浙东重镇——余姚镇》(《浙江日报》1980年4月12日)一文中称:“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曾隐居故乡余姚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辞海》1979年版的“王守仁”条目中,则说他“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阳明洞究竟在哪里?这几种说法颇有不同。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查考了有关资料,得知与王阳明有关的阳明洞,全国共有三处,而他“筑室”“隐居”的阳明洞,则在现在的绍兴市境内。  相似文献   

6.
开一代新风     
正经历了有宋一代画院艺术的繁荣,突如其来、并不热衷艺事的元代,成为中国绘画的分水岭。元代取消了五代、两宋的画院制度,除少数专业画家服务于宫廷外,还有部分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而更多的则是那些隐居不仕的文人画家。朝代更迭,社会动荡,才华横溢的文人们报国无门,只能隐居山林、闲散度日,以书画发泄心中愤懑和表达满怀理想。在赵孟頫标榜"古意"的画学理论的影响下,元代的  相似文献   

7.
拾履美德     
韩国人张良为黄石老人拾履的故事,是很多人都熟悉的。张良在博浪沙谋刺秦皇未遂,逃匿到下郅隐居。有一回,他在镇东石桥上遇到一位白发长须、手持拐杖的老者要他拾鞋,他照做了。不料老者不但不道谢,反而大咧咧地伸出脚要他帮着穿上。张良默不作声,又恭敬从命……张良以礼待人,赢得了黄石老人“孺子可教”  相似文献   

8.
终南隐居客     
正古人一杯终南隐居的浊酒,被当代人加入了枸杞、花瓣和防腐剂,以更精美的形式摆上橱窗,变成另一种奢侈品。每片落叶飘下,都会砸中一个"隐士"2017年11月19日上山之前,张剑峰给他的白色越野加了油、做了保养,同行者脚踝不适,他要将车一直开到海拔一千五百多米处的"终南草堂"。那是张剑峰在终南山隐居的处所,这位"两栖"的出版人有一半时间在山下工作,一半时间在草堂  相似文献   

9.
一张志和(744—773)字子同,本名龟龄,浙江金华人。他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的隐士、诗人和山水画家,亦是文人作词的先声。他一生只活了三十岁,除了在唐肃宗时短暂地做过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外,都在浮家泛宅、烟波湖海中度过的。他一面过着扁舟垂纶的隐居生活,一面又精心探究道家的玄理,孜孜不倦地埋头于学术著作。关于他的著述,历来  相似文献   

10.
张良在汉兴后"隐居静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政治、个人等诸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张良深受秦汉之际道家思想的影响:秦汉之际的道家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庄思想有所不同,道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深受法家及神仙方术等思想的影响,呈现出多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政治、社会、策略、修身养性等各方面均有所侧重。所以,在张良身上存在着入世之"道"和出世之"道"两种看似矛盾而实际上并不矛盾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学中“桃花源”思想的产生与主题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红岩 《阅江学刊》2010,(2):100-106
中国文学中的“桃花源”思想源于陶渊明《桃花源记》对理想生活和社会模式的描绘,受其影响,刘晨、阮肇艳遇仙媛的天台山被称为爱情的“桃花源”。在历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文人结合不同的时代条件和自身经历,分别择取“桃花源”的超脱生活和美好爱情主题表达不同的向往和追求。“桃花源”作为一种传统文学题材和意象成为隐居避世和求仙艳遇的文化符号,在后世的诗、词、文、曲中再现着绵绵不绝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王淼 《东西南北》2008,(12):30-31
想找到纯洁世界的前提是你的内心纯洁。我最终决定离开这个虚伪的所谓的"文明社会",隐居到太平洋一个名叫塔希提岛的小岛上。早听说岛上的居民,全是一些朴实的、助人为乐的人,他们从不与人斤斤计较。  相似文献   

13.
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唐代被尊称为处士,北宋至明代尊为真人,明代万历以后又被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在其故里陕西铜川耀州区被尊称为药王不晚于清代乾嘉时期,其隐居地耀州五台山被称为药王山亦不晚于此时。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9,(2):93-97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和"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都是孔子所说。前一句话的意思是士人在天下有道时就入仕,在天下无道时就隐居。后一句话隐含的意思则是士人在天下无道时应积极入仕,改变现状。于是有人认为孔子的入仕观存在明显的自相"矛盾"之处。实际上,这些人没有从"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语境出发,断章取义,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这句话摘自《论语·泰伯》"笃信好学"章。在此章中,孔子主张士人无论在何时都要以天下为己任,坚守儒家之道。在天下有道时,局势安稳,士人自然应该入仕;在天下无道时,局势动荡,政情复杂,士人必须认真思量,择机而动。在天下无道的前提下,士人在没有找到有道之邦时就选择隐居,避免降志辱身;在找到有道之邦时就积极入仕,救世济民。这才是比较完整的孔子入仕观。如果孔子主张在天下无道时士人唯一的选择就是隐居,那么孔子和那些在乱世中选择冷眼旁观的隐者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相似文献   

15.
他虽然隐居菁山、闭门写书,表面上似乎看破政治,远离尘世,实际上,他参与政治的欲火并没熄灭。他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 他病重期间,以悲哀的语调说:“我不能随蒋公回大陆去了,这是我深感遗憾的。”  相似文献   

16.
陈祥伟 《社科纵横》2011,(10):95-98
有关左思思想的研究较少,已有的观点多认为他早期为儒家思想,晚年则受玄学影响,遁人道家。本文从左思的生活经历、诗歌创作和其诗作的美学风格上来考察,认为儒家思想贯穿了左思一生,即便他晚年隐居,也只能算个“儒家的隐者”。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中叶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是浙江余姚人,名王守仁,曾经隐居会稽阳明洞,又创办过阳明书院,人们称他为阳明先生。王阳明生于明代宪宗成化八年,即公元一四七二年,卒于明代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即公元一五二九年一月七日,是年五十七岁。  相似文献   

18.
一进农历腊月,外面天寒地冻,隐居大山褶皱里的满族人,便铺陈开一年中最精彩的部分——婶子大娘们把浸泡的糯米磨了,包上红豆,用鏊子烙成两面金黄,然后装进仓房的泥缸里,一直吃到来年开春。中国东北地区的满族人对年的感知,似乎比其他地方早许多,尤其居住在辽东山区的满族人更是如此。山里的生活,不如大城市丰富多彩,但  相似文献   

19.
王季友是生活在盛唐后期和中唐前期的一位诗人,亦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一位高士。关于他的前期活动,我已分六个阶段作了考辨,即: (一)王季友大约生于唐玄宗先天年间(712—713)前后,早年隐居滑州山中,自耕自刈为生。 (二)天宝八载(749)以前,王季友仍在滑州一带隐居,时已近晚年,家贫无长物。 (三)天宝十二载(753)以前,王季友“白首短褐”,仍未人仕。 (四)唐肃宗乾元三年(760)以前,王季友仍为一布衣。是年冬,曾随华阴令王宥等同谒华岳祠。 (五)唐代宗宝应元年(762)春,王季友仍在山林。 (六)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夏,王季友为华阴尉,后授虢州录事参军,寻复旧,并先后与戎昱、朗士元等人唱和。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的一部电影《知音》,将小凤仙与护国大将军蔡锷的浪漫故事演绎得如泣如诉.他们的际遇与命运,在国难民危的乱世中显得格外深沉悠远,满足所有人关于风尘侠义、英雄美人的幻想,以至于百年之后仍有不息的回声.铁血与浪漫相间的爱情故事,因与国家正义有关而为世人传颂.然而,蔡锷死后,小凤仙隐居东北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