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拉斯韦尔及其政治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罗德·D.拉斯韦尔(Harold D.Lasswell)是美国当代政治学家,在西方被称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哲学家”,“科学方法和经验理论的代言人”,向政治学中的传统方法提出了“挑战”,“政治科学在他的手中获得了新的方向”。他提出有关的决策、政治社会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缺乏不懈的努力,“中立”一词失去了往日的政治色彩。北约的政治家们对其充满着敌意。杜勒斯在担任美国国务卿期间曾说过,“中立是一种不道义、缺乏远见”的见识。早在美国人结束中立组织,中立国家最初被排斥在联合国之外时,简·柯克帕特里克夫人就宣称:“谁不跟我们站在一起,就让他见鬼去!。”现在,这一阴云仍未消散,我们看到,尽管西欧的自由国家并未加入美国的同盟,可它们还是美国保护伞下的“自由骑士。”  相似文献   

3.
邵逸夫率领香港创造了“东方好莱坞”的奇迹,他的作品深刻影响了华人世界,成为一个时代的回忆和标志。邵逸夫错过李小龙,被人们认为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大的“错过”。邵逸夫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他只是生意人,对于政治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4.
迷宫巧填字     
《东西南北》2010,(3):79-79
横行提示 1.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3D科幻影片,片名为(AVATAR)。 2.陶渊明的一篇文章,被认为是他的自传。 3为测量地球而假设的南北方向的线,又称“经线”。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谈以下几个问题:效率和公开性;列宁曾把发展区分为“普鲁士道路”和“美国道路”;从新经济政策时期起,苏联就很重视美国,企图改变俄国社会传统的惰性;民主问题和对过去的反思是表明相互对立的不同观点的根本分界线;“新思维”的基本思想;持不同政见者的作用等等。苏联新政治方针的两个关键性观念就是效率和民主公开性。“美国主义”问题,是苏联历史上从新经济政策时期起的一个经常被提到的问题。列宁就认为,美国是文化和政治的重要基准点。众所周  相似文献   

6.
宫崎滔天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同孙中山、黄兴等中国革命党人建立了真诚的深厚的友谊,对辛亥革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孙中山曾在宫崎滔天的自传《三十三年之梦》的序言中,把他比作隋末唐初的侠客虬髯公。序言说:“宫  相似文献   

7.
从18世纪晚期一直到20世纪中期,美国一直把中国想象成为与自己形象相对照的“他者”。对中国的这种“他者”想象反映着美国人自己的恐惧、渴望和向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帮助美国人界定自己的国家身份与国家地位,是美国自我审视、自我想象的一种方式,因而具有深刻的自传性质。美国应放弃在自己的观念和利益框架内理解和想象中国的方式,真切地了解和体会中国人的感受、欲望和抱负,从而使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能有一个健康的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8.
茅盾的长篇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上、中、下三卷,八十三万多字,于一九八八年出齐。此书茅盾生前只写了一半,即写至一九三四年,以后的这一半是由亲属续写的,从严格的“自传”意义上讲,茅盾写的回忆录只有前半部,后半部因非出于他的手笔,故被叶子铭先生称之为“续貂”①。又因是其家属根据他留  相似文献   

9.
论史迪威与美国对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迪威事件”和史迪威本人,在中美关系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外史学界几十年来热心讨论研究的问题。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史迪威忠实执行了美国对华政策,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对华问题上观点基本一致。他之所以被召回国,是因为他未能适应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本文认为这种看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一) 罗斯福决定召回史迪威,意味着美国对华政策已经完全走上了由扶蒋抗日转到扶蒋反共的道路。这虽然也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但“扶蒋”这一点是不变的。 对于战时美国对华政策,美国国务卿赫尔曾解释说:“对中国,我们的目标有两个:第一是有效地…  相似文献   

10.
纵观日本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政治过程,“贤人政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佐藤诚三郎就是被日本政府聘用的众贤之中的佼佼者。他曾参加了大平内阁组建的9个政策研究小组中的3个小组的工作,任综合安全保障研究小组政策研究员、环太平洋合作研究小组政策研究员兼干事、多元化社会生活意向研究小组政策研究员兼干事。在中曾根内阁时期,被任命为最具权威的临时行政调查会和行政改革审议会的“参与”。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政治文化转型态势日益明显,其基本路径是从“共识政治”向“对抗政治”的转变。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推动了这一转型进程的加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他与所有其他美国总统不同,从未放弃总统竞选期间的分裂性逻辑,使既已存在的“冷内战”全面升温。自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美国政治文化转型的加速态势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以政党极化甚至相互仇视为特征的政党对立,以少数族裔总体支持民主党、白人总体支持共和党为特征的族裔对立,和以城市支持民主党、乡村支持共和党为特征的城乡对立。拜登当选并执政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冷内战”的温度,并可能使“共识政治”得以复苏;但迄今为止美国仍未找到摆脱政党对立、族裔对立和城乡对立等“冷内战”的有效途径。美国政治文化的当代转型仍是个长期和缓慢的过程,且充满高度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曹蕾 《求是学刊》2006,33(4):110-114
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起,“忏悔”日益成为西方自传的一个重要主题。《忏悔录》以“忏悔”构建全篇,体现了强烈的基督教观念。奥古斯丁对自己内心的详尽的体察标志着西方人自我认识的发展;对个人隐秘行为和隐秘思想的揭示,使追求自我的真相,展露自己生活的私密成为西方忏悔意识较强的自传的重要内涵。在自传形式上,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蕴含了西方的历史自传和哲学自传的萌芽,对后世宗教自传和世俗自传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政治多元论:美国政治极化的理论背景 “社会”常常被视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概念。我们常常谈论中国社会和美国社会的差异,而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也被绝大多数研究者作为单数形式使用。而德国古典社会学家乔治·齐美尔(George Simmel)对此持反对意见。  相似文献   

14.
周一妍 《东西南北》2011,(20):38-39
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弟弟。虽然与美国总统共享着“奥巴马”这个姓氏。但更多时候他是另一个奥巴马。他曾因为哥哥的当选而备受困扰。并一度对所有媒体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15.
“过去曾遭忽视,现在正在兴起,未来大有潜力”,这几句话是美国政治学家G.D.佩格对本世纪以来美国政治学中的新兴领域——政治领导研究的发展情况所作的概括。政治领导研究的兴起,是美国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动向,它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美国政治学综合  相似文献   

16.
为了正确了解美国的情况,究竟有哪些书值得一读?现由各方面的专家加以选介,并经本刊编辑部整理汇集成文如下。一、日本国际文化会馆理事长松本重治评介有关研究美国历史和民主主义的名著。他认为,要想知道美国民主主义思想的原始模式,仍然应当向古典著作中去探索。他从中选择了富兰克林的《自传》、杰弗逊的《独立宣言》、汉密尔顿等人的《联邦主义派》及托克维尔的《美国民主制度论》。富兰克林的《自传》,把当时这个典型美国人的前半生描绘得栩栩如生,就是在今天的文  相似文献   

17.
徐艳萍  杨跃 《唐都学刊》2006,22(5):16-19
汉武帝刘彻是集政治家和军事家于一身的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毛泽东曾作诗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来喟叹汉武帝文采的不足。汉武帝是将汉王朝推向极盛的一代英主,他还是一位出手不凡的文学家。“略输文采”对他来说实在有失公允。有事实为证,汉武帝爱好音乐,爱好诗赋,赋写得颇有水平。其代表作被视为佳品,流传至今。他还招揽四方文士建立乐府,大规模收集民歌,为中国文学史作出了贡献,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诗人庞德崇尚他的诗赋,把他看作中国第一流的大诗人。庞德将其悼念李夫人的赋改写为诗《刘彻》。庞德的《刘彻》成为美国诗歌史上的名篇。  相似文献   

18.
金力维 《东西南北》2011,(20):28-29
大家都说,“看”田连元的评书比“听”过瘾。他是第一位改造评书将其搬上电视荧屏的评书大家。 如今已跨入古稀之年的田连元出版《田连元自传》一书,将自己的人生轨迹镌刻其中。  相似文献   

19.
列奥·施特劳斯著作的重要性在过去十年中不断增强,乃至今日,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独特、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人们曾一度把他看作是一位解释政治哲学传统经典的优秀阐释家,但是,今天人们已经开始把他看作是一位凭借自己的哲学思想成名的政治哲人.施特劳斯通过对西方传统经典的解释发现:“哲学”与“政治”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最好的政制需要政治哲学,却承担不起对政治哲人的认可,这是政治生活的根本困惑.为了克服这种政治哲学的悖论,施特劳斯提出运用“显白教诲”和“隐微教诲”相结合的写作艺术作为政治哲学的根本任务,此中的微言大义破解了“哲学”与“政治”之间关系的千年难题.  相似文献   

20.
《创新时代》2011,(7):1-1
“中国正处在超越美国成为科技创新一流大国的有利位置,若美国人不能增加博弈筹码,将被中国超越。”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科学顾问、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主任约翰·霍尔德伦曾这样“奉劝”奥巴马。虽然霍尔德伦的紧张多少显得夸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