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代诗人的创作蕴含着浓烈的乡土文化精神,这集中表现在他们采用乌托邦话语描摹的方式上,他们将乡土视为城市文明压抑下的精神憩园和民族国家想象的书写载体.具有宏阔的象征性和历史寓言性的乡土乌托邦负载了第三代诗人重建人与生存之根的联系、营造诗意栖居地、修正人文精神和道德价值的沦落、护持民族文化主体地位的冲动与渴望,代表了他们对一种超拔的精神人格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儒家和道家,是先秦两个重要的思想派别,在后世中国文化的传承中,二者一直互相补充,共同熏陶塑造着“中国人”①的精神世界,形成了中国文化“儒道互补”的特征。儒家和道家起初作为相互对立的思想派别,不可能主动互相学习,但在孔老的思想中,对“人”的关注是共同主题,他们所倡导的人格理想具有相通之处,这是后世“儒道互补”文化现象的重要思想渊源所在。本文拟对先秦儒道人格理想作一比较分析,以揭示两家的人格理想在多大程度上既相对又相通。 一、超越性境界之通与践行路径之异 在先秦孔孟儒家和老庄道家的人格理想中,都十分强…  相似文献   

3.
儒家礼乐起源于上古初民尊祖、祭祖与祭祀地祗的活动.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礼乐制度.孔子继承和发展夏商周三代的文化遗产,创造性建构了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批判继承儒家礼乐文化的精华及其精神价值意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具有借鉴意义或启迪意义:儒家礼乐文化的和谐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的参照系和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儒家礼乐文化的人文精神,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儒家礼乐文化的德治价值取向,启示我们在注重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德治与法制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水: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道德象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秦儒家的理想人格是中国传统道德理想人格的思想渊源。他们推崇圣贤道德 ,追求君子理想、博施济众、安邦定国、修己安人、惠而不费 ,奠定了中国传统道德理想人格的基准。圣贤君子是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核心 ,也是其追求的最高理想。作为道德完美的典范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最高层次是圣人。圣人是道德的理想者 ,不仅具有崇高的德行 ,而且把自己的德行践行到社会生活中去。对一般人而言 ,圣人的标准是很难达到的。这种理想人格的基本内容可以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即仁爱精神、重义精神、厚德精神、自强精神以及献身精神。本文重点以水性喻征…  相似文献   

5.
由于中国文化基因中的宗教因素的先天不足、科学和法制未能完全有效地解决人自身的精神寄托终极关怀、高科技文明与市场经济给人类带来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失衡等问题,"以美育代宗教说"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儒家传统美育思想对于当代人格的完善或人性的圆成,仍是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当然也不可忽视其思想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尹长云 《船山学刊》2006,(3):165-167
儒家伦理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包含着不少有价值的伦理精神。这些伦理精神大致可概括为集体主义精神、仁爱精神、利他主义精神、诚信精神、贵和精神、崇礼尚谦精神、自律精神。提倡和弘扬儒家这些伦理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20多年来,中国大陆学术界注重对现代新儒学的研究,成就斐然。不过,研究者大都倾向于对第一、二代新儒家的研究,相关论著已达数十种之多,对第三代新儒家的研究却显得较为薄弱,这既与第三代新儒家正活跃在学界、思想尚处在发展过程中有关,又与第三代新儒家群体立场的多样性有关。姚才刚博士新著《终极信仰与多元价值的融通——刘述先新儒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10月第1版)的出版,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方面的缺憾。刘述先先生是第三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哲学界视其为“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言人”。他虽已年届古稀,却仍然活跃在中…  相似文献   

8.
当代新儒家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新儒家的思想重心,在于发掘传统的根本价值所在,即所谓“返本”。第二代新儒家的思想重心,则落在如何由传统的根本价值,接上时代文化多元及科学民主的经验要求,即所谓“开新”。第三代新儒家是对第一二代新儒家的后现代消解,着眼于思想与权力的根本断裂或者说“解咒”,他们在有所成就的同时也错失了一些具有根本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儒家教育思想虽然已经失去了支配教育的主体地位,但其精神教育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道德信念坚守、理想人格塑造以及其教育途径和方法,仍然对当代大学生精神教育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张君劢的精神真空论指明现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贫乏化状况,造成精神生活贫乏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儒家精神的虚无化,这一虚无化现象的产生和一些近现代的思想家失去守护儒家精神的责任心有关,这一责任心的缺失体现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局限.从正面看,儒家对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的贡献有三方面,即知识与道德的合一、道并行而不悖、形上与形下的相通.张君劢的分析集中描述知识分子的论著中表述出来的儒家精神和知识分子精神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儒家精神,相对忽视渗透在普通平民精神生活中的儒家精神.  相似文献   

11.
当代新儒家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新儒家的思想重心,在于发掘传统的根本价值所在,即所谓"返本".第二代新儒家的思想重心,则落在如何由传统的根本价值,接上时代文化多元及科学民主的经验要求,即所谓"开新".第三代新儒家是对第一二代新儒家的后现代消解,着眼于思想与权力的根本断裂或者说"解咒",他们在有所成就的同时也错失了一些具有根本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儒家士人精神与当代公民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士绅社会是一个自治性民间社会,它在代表社群利益、参与地方政治、影响政府行政等方面具有与市民社会相近或相同的功能.士绅社会的权威和治理原则来自于儒家文化传统,因此,当代公民社会建设需要并且可以从儒家文化中寻找积极意义的思想资源.儒家士人精神包含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自主意识、独立意识、批判意识和抗衡意识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对培育公民人格、促进公民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精神生长的逻辑视角出发,考察并揭示井冈山精神与伟大革命精神的内在逻辑关联。从精神得以孕育生长的实践看,井冈山精神建立在具有开创意义的革命实践形态上,其背后的井冈山道路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最关键一步”,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主动、精神主动上迈向新境界,标注了中国革命在精神上独立自主的新起点,为中国革命注入了创新变革的新基因。从主体的人格形塑看,基于井冈山精神的主体自我改造,对中国共产党革命人格的塑造具有关键意义,包括革命觉悟的锻造、革命意志的锤炼、革命作风的塑造等。从集体的精神认同看,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寻根意义的革命精神家园,井冈山精神承载着革命者的精神价值共识,成为涵养伟大革命精神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4.
郑秋月 《北方论丛》2007,(6):106-110
反思启蒙心态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话题。第三代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杜维明通过发表文章、与诸多国内外学者对话等形式探讨和反思启蒙问题,试图揭露出启蒙盲点,从儒家传统价值资源中寻求新的普世化精神来回应启蒙困域。杜维明的启蒙观主要包括启蒙心态的反思与批判、反思启蒙立场的分疏、启蒙心态的中国境遇、助启蒙走出困境的儒家普世价值等。  相似文献   

15.
马一浮先生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第一代的三位代表人物之一,然而其学说与熊十力、梁漱溟,以及新儒家之“第二代”、“第三代”诸贤相比,显然有其独特性。笔者以为,现代新儒家具备四方面之特征:(1)提倡儒学之第三期发展;(2)对传统学术进行哲学化之建构;(3)突出东西文化之对立;(4)具有现代大学之背景。然而这四方面之特征在马一浮学术思想中似未完全具备。另外,马一浮虽与熊、梁诸新儒家学者交往甚深,但在一些学术观点上有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在某些程度上说甚至具有根本意义。以此,我以为马一浮不属于现代新儒家。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于对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原则与西方伦理精神进行探讨,揭示出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西方表现,即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与西方伦理所共同具有的伦理精神,从而对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作出当代的阐述。通过研究表明西方文化精神有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传统的影子,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同样包含着西方的秩序、民主、法治、科学精神及平等、个性等内容,两者不存在绝然的对立,而是相互融通的。我们应大力挖掘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西方精神,而不是盲目引进西方的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党的 80年历史 ,她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不仅十分注重文化建设 ,更是精心建构、继承和发展了作为党的文化精髓的文化精神 ,包括理性精神、哲学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在纪念建党 80周年之际 ,坚持和发展党的文化精神 ,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思想是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倡导和实践创新精神的最大成果,它从根本上创造性地解答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时代新课题,集中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尤其要努力把握它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在创造性地落实它的要求中继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9.
<正> 现代新儒家作为一个富有传承性特色的学派。至今已有三代人薪火相传。20至40年代以梁漱溟、熊十力为代表的第一代,和50至70年代以唐君毅、牟宗三为代表的第二代,其阵容、规模、成就均已定型,作为研究对象,人们的认识分歧不会很大。至于80年代崛起的现代新儒家的第三代,由于它有一些新的特点,而且正在发展变化之中,因此研究者们见仁见智,认识的差异就相当大了。我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到杜维明和刘述先两个名字,因为他们都是当今较有影响的学者,而  相似文献   

20.
内在与超越——论第三代新儒家的哲学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第三代新儒家登上历史舞台的时间还不算太长,其思想也还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但时至今日,他们已经以其坚执的思想信念、开阔的理论视野与开放的学术心量,在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中做出了超迈前贤的新成绩,代表了现代新儒学发展的最新动向.本文拟对第三代新儒家的哲学取向作一梳理,并对其成就与制限略作评析,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