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祁门县马山村叶氏叙伦堂乙酉年春祭活动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祭祖是徽州宗族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过去这项活动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制止,在徽州众多地方很少举行。已经鲜为人知。并且有在徽州消失的可能,人们只能在有关文献资料查找,而在安徽省祁门县箬坑乡马山村却能比较完整进行春祭活动。整个活动环境热烈、过程繁杂、组织完整、程序规范、仪式隆重。有较强的宗族色彩。为研究徽州宗族的祭祀礼仪,以及民间音乐有着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  美孚黎分布于海南岛西部昌化江中下游流域的山地 ,丘陵地带。即东方市的东方 ,江边 ,大田 ,抱扳四个乡镇和昌江县七差 ,石碌两个乡镇。由于美孚黎居耕历史悠久 ,所以有许多大村大寨 ,如东方县的东方 ,西方 ,东新都是数百户上千人口的大寨 ,这在黎族其他支系中是极少见的。“三月三”是美孚黎盛大的传统节日 ,它以祭祖与山恋为主要内容。“三月三”的祭祖活动甚为隆重。祭祖有祭祀共同祖先和祭祀家族祖先两种。共同的祖先是传说中的祖先天妃和观音 ,亦是美孚黎的创世始祖 ,它们是人们在“三月三”最重要的祭祀对象。除了祭祀天妃和观音…  相似文献   

3.
试论宋代墓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以后的封建家族是以族产、家谱、祠堂为特征,这是研究者们所公认的。作为中国封建家族制度转变时期的宋代,封建家族组织是极不完善的。这时的私家修谱尚属初创阶段,族谱的修撰并不普遍;封建家族建祠祭祖至南宋中期,才由朱熹倡导,付诸实施的事例,至南宋末年仍寥寥无几,直至明代中叶,建祠祭祖才盛行于民间。在宋代封建家族用来团结族人,维系家族制度存在的精神因素中,墓祭是值得重视的。而以往的研究者在论述宋代家族组织时,忽视了墓祭的作用。因此,对墓祭及其在宋代家族中的地位进行研究是必要的。 一、墓祭是宋代封建家族收族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自近代以来,东北地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汉族家族共同体。由于东北区域开发较晚,与关内相比较,东北地区汉族家族代际短、规模小、族产薄弱、祠谱粗陋、祠堂不普遍。随着汉族家族的别居、移入、迁出,家族居住形式由单一家族型、多姓亲族联合型,发展为杂姓混合型。尽管家族形态和规模小,但仍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与管理特点:族长是"一族中之领率";以"习惯法"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祭祖以墓祭为主,且很简单;族权对家族村落政权存在一定程度的渗透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兰陵萧氏作为在文学创作上取得很大成就的一个南朝家族,在南北朝文学交流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南方的萧氏家族成员通过出使北方、接待来使、评价和介绍北方的作者和作品等各种方式促进了南北方的文学交流。此外,萧氏家族成员也不乏入北者,尤其是梁亡以后大批萧氏家族成员进入北方,分布于关中和关东。萧氏家族的入北者有不少人因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而受到北方士人的重视,他们与北方文人的交游,使南北文学的交流得以进行。  相似文献   

6.
《中文信息》2007,(12):55-58
薄荷片推荐:鼓藏又叫鼓藏节,是贵嗣黔东南图库地区苗族节日中最古老,最神秘。而且带着神圣和悲壮色彩的祭祖活动。节日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定期的一般13年举行一次,不定期的则要靠古卜求卦来确定。它围绕着血缘家庭的脉络来进行,成为整合苗家家庭,亲情的一项活动。节庆从准备到结束一般要历时三年,最后一年是杀牲祭祀年。也是活动最为隆重的一年,期间要举行歌舞,斗牛等多种仪式。  相似文献   

7.
宋诗的家族性特征,非常耀眼。这些家族的成员,还往往结成同一个诗歌社团。由于家族具有超常的稳定性和认同性,所以某种认同的东西如读书和写诗,就很自然地作为一种相当顽固的传统,一脉传承下去。造成这种家族传承,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一种相当顽固的家教意识。作为家传、家教的物质基础,是家中有丰富的藏书。家庭氛围,成员之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8.
家族企业有两个基本特质:一是在领导人产生机制上,实行基于特殊关系的亲亲原则;二是在企业治理机制上,实行基于唯亲观的人治原则。这两者都是滋生软约束的沃土:一者,家族成员往往把企业资产视为家族财产,把企业业务看作是家族事务,把满足成员对组织的期待看得比组织的成长更加重要,从而产生了严重的财务软约束;二者,家族企业往往因亲情至上而缺乏一般性的管理规范,以致治理往往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从而引发了治理软约束的泛滥。这双重软约束还滋生出各种非法行为,从而严重限制家族企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家族化企业的"管理革命"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企业的家族化治理结构是指 ,企业的控制权被家族或准家族成员 (如亲戚、朋友、同学、同乡等 )所把持。这可以是家族 (所有的 )企业 ,也可以是管理者控制的企业的选择。不少研究表明 (如台湾郑伯和黄敏萍的研究 ) ,在尤其是东南亚一带的华人企业中 ,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家族化的企业治理结构。如在台湾民营企业的主要经营阶层中 ,具有亲戚关系者占到 90 %以上 (同上 )。国内的一些统计数据也给出几乎同样的图景 ,家族或泛家族化成员控制了企业主要的决策和监控管理岗位。一项对中国私营企业的调查表明 :在抽样调查的样本中 ,已婚企业主的配偶 …  相似文献   

10.
中国节日文化——清明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明在中国民俗文化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重大纪念日,中国境内民族大多有清明或类似清明的祭祖日。清明节的由来得从一个传说谈起。清明节,人们除进行各种喜庆活动和体育活动外,最重要的是祭祖扫墓。人们通过祭祖扫墓以怀念祖辈和深刻挖掘祖训、族规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历来十分重视祖先祭祀活动.祭祀共同的祖先,是宗族得以维持和延续的重要手段之一.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转型期之一,世家大族的衰落,社会阶层的重新整合,使得祭祖活动亦发生了重大改变.影堂盛行于唐代,多用于祭祀得道高僧.到了宋代,影堂逐渐为普通民众所接受,成为一种民间祭祀祖先的场所,承担着家族祭祀、教育等诸多职能.  相似文献   

12.
在深圳从事汽车运输业务的湖南平江人以核心小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家族网络在借钱、提供货源、处理事故和情感依赖等方面提供支持。这主要由于核心家庭是一个权责利高度统一,有一定的制约机制,因而具有效率的经济单位。而家族网络之所以提供支持,是因为在家族成员中具有利他主义行为取向,家族成员之间易于建立信任和中国社会传统的家族主义文化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在是否容忍信徒祭祀祖先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但对民间祭祖活动中的一些带有明显宗教色彩的仪式则一致反对,对民间祭祖习俗予以批判。然而,令人尴尬的是他们无法从根本上禁止中国民间社会中的祭祖习俗,即使是对中国教徒也做不到。因此,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在对民间祭祖习俗进行文化批判的同时,对民间祭祖习俗采取某种程度的适应与改造。  相似文献   

14.
民族社会生活史作为建立在对传统民族史学扬弃基础上的一门新史学,它以历史上各种不同的民族共同体的群体生活和生活方式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历史上各种不同的民族共同体的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内在规律和外在现象,研究与民族共同体成员自出生──成年──婚配──成为亲长──死亡,这一生命历程相关的社会生活内容和人们围绕日历所进行的社会生活活动,研究民族共同体成员在具体的生活中所建立的可以维系和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人际交往活动,以及构成社会生活内容的客观条件及影响、制约并给各民族社会生活史留下明显痕迹的诸多因…  相似文献   

15.
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随着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农村原有乡土社会中存在的差序格局出现了理性化的趋势。家族在当今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既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一面 ,也有家族成员尽量让家族适应现行社会体制和结构以维持其生存的一面。由于对姻缘关系和拟似亲族关系的包容 ,现今的家族与传统社会中的父系家族在成分和结构上都有了较大的差别。作者更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家族”和“事件中的家族” ;更关注家族成员在日常实践中所进行的“制度创新” ;更关注在社区知识和文化的背景下 ,家族成员赋予自己行动的意义。北方农村和南方农村的家族在组织形态、活动方式和外显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因此 ,只有多点的考察才能从总体上把握中国农村家族的现状 ,全面了解它们对农村现代化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青海汉族"田社"习俗为研究对象,从名称与时间、祭祀神主和主题、祭祀场所与类型、祭祀仪式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田社"与传统春社的关系。认为"田社"习俗是传统春社在青海汉族民间社会结合祭祖仪式的演化和变迁。  相似文献   

17.
财团是指以某个金融机构为中心形成的企业集团。传统上,财团有一定的家族性质。洛克菲勒、摩根等十大财团,都是以其家族的部分成员为核心形成的。财团的活动有一定的地理区域和行业范围。  相似文献   

18.
要闻     
3月31日,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发布中文版Exchange Server 5.5,这是微软BackOffice服务器产品家族的重要成员,也是微软Internet/Intranet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作为基于Internet标准的消息系统平台,用户可以在Exchange Server上开发各种协作应用。最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8,(7):153-162
湘军集团主要成员之间具有十分牢固的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天然的地缘关系,湘军集团主要成员绝大多数来自于湖南,尤其是湘乡与新宁更可视为其集聚核心;二是相近的趣缘关系,湘军集团主要成员尤其是上层成员多为读书人,而且多讲求理学经世,彼此之间趣味相投;三是紧密的学缘关系,湘军集团成员不仅上层将帅多为师生、同窗,下层官兵中具有这一渊源关系者也为数不少;四是亲密的血缘关系,湘军集团主要成员中很多人来自于同一家族,即使来自不同家族,彼此之间也多互相联姻。湘军集团主要成员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彼此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从而形成一支左右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军事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成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单位,恩格斯指出:现代社会“是纯粹的个体家庭者分子而构成的一个总体”。①孩子是家庭的基本成员,是家庭中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分子,他们从出生那天开始到长大成人,脱离家庭,走向社会,几乎要在家庭中渡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家庭是人们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在这三分之一的时间里,家庭对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