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完善国债发行管理的思考帅秋菊,蓝建华一、国债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国债发行主要包括凭证式国库券和无记名国库券两种形式,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国债发行引起储蓄存款下降,如上饶县地区某县,1995年3月1日开始发行国债,时过一个月城镇储蓄存款仅增... 相似文献
2.
杨文进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8-13
衡量一国的国债规模是否存在风险,不仅要看各种性质的国债规模与各指标间的比例,而且要看财政支出是否履行了其基本职能.一国的实际国债,是各种已有债务与财政基本职能缺失部分(即应由财政支出而未支出部分)之和.在我国,后者的规模远大于前者,其所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危害的风险也更大.我国不仅存在巨大的国债风险,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国债危机. 相似文献
3.
国债经济属于信用经济的组成部分。国债经济运行 ,从运动过程整体看 ,是国债发行、流通、偿还周而复始地运转过程。分析国债经济运行方式与财政平衡的关系 ,实质上就是研究国债发行、流通转让、偿还方式对财政平衡的影响 ,提出可供选择的财政政策参考 ,推动国债市场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 ,巩固财政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4.
国债政策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效应,特别是当国债规模超过一定限度时,其负面效应会远远大于正面效应。因此,控制并适当减少国债发行规模,适度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和类型,将有助于国债规模的适度和合理,有利于防范与化解国债风险。 相似文献
5.
6.
我国国债规模及国债政策取向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债规模评估的国际通行指标有较大局限性,借鉴这些指标并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国债贡献率、国债应债能力等更广泛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认为我国仍有扩大国债发行的空间。但鉴于近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新态势,原来的国债政策取向必须进行改革和调整,国债发行规模应当控制,国债功能应实现复归,国债资金投向应当转变。 相似文献
7.
我国财政政策已由“积极”转为“稳健”,长期建设国债虽有所减少,但国债总规模仍在增长,国债数量风险和国债使用风险仍然较高。逐步压缩财政赤字,控制国债规模;加强国债管理,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建立和完善国债风险的预警和防范机制;发挥国债资金的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增强国家财力应成为防范我国当前国债风险的主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一、现阶级国债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国债发行的宏观调控能力较弱。我国国债经过十几年的发行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主要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平衡财政收支和解决国家建设资金的不足,基于把发行国债作为应急弥补措施的指导思想,致使国债发行呈现这样几个特点:①在整个80年代,我国国债的发行几乎是通过计划分配强制摊派。②国债期限结构不科学。目前我国的国债绝大多数是3年或5年的。按国际上较为通用的期限标准划分,我国仅仅运用了中期债券。这种单调的国债期限构成,不便于投资者的多方选择,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对金融资产期限多样化的需要。这种期限结构造成到期债券和与此相应的还本付息过多地集中于某一特定时期,使财政不胜 相似文献
16.
17.
18.
对于债券投资,许多人只知道可赚取固定利息,并认为债券的价格是固定的。事实上,所谓“债券的价格是固定的”这种说法,指的是债券的面额,也就是债券初次发行时的票面金额,如100 元。等到债券进入二级市场流通买卖之后,债券的买卖价格就会因利率变动、市场供需而发生变化,出现上涨或下跌的情形。 相似文献
19.
一、国债规模的现状分析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当年的国债发行量仅为48.66亿元。而到了1994年,国债发行量便超过了1000亿元。1997年国债发行量又突破了2000亿元。如果单纯从国债规模的绝对数量考察,我国的国债规模似乎已经“失控”。但评价... 相似文献
20.
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这次大会对中国科学技术包括社会科学的现代化提出了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要求,为社会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人类对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的认识是随着科学技术自身的进步而不断加深的,大体上有3次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英国的唯物主义者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句伟大的名言。培根的方法论思想,向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残余和教会思想发起了有力的攻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成为英国科技革命的思想准备。第二次飞跃是马克思把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