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外交理念中使命感的宗教根基源于殖民地时期的清教传统.宗教的使命感与美国社会独特的政治理念相结合,促使宗教使命感日益世俗化. 使命感对美国外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使美国外交在理念上具有一种追求价值观的特点; 它使美国把追求普世的价值观理念作为国家利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实践中造成了美国外交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战略都有自己的哲学理念。根植于美国独特历史文化中的实用主义 ,作为美国外交战略的哲学理念依赖于两个前提 :一方面是其作为大众哲学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另一方面是其作为“官方”哲学对美国外交战略决策者文化价值观的塑造。以实用主义为指导的美国外交战略 ,在实践上具有战略决策的短视性、政策执行的随意性、战略关系处理的灵活性、价值观上的双重标准以及外交实践上的言行不一等特征 ;而从思想上看 ,如果说孤立主义反映了实用主义的务实传统 ,那么扩张主义则体现了实用主义的“创新”(或冒险 )精神。如果说现实主义表征的是实用主义的“功利”灵魂 ,那么理想主义展现的则是实用主义的“合法”衣衫。  相似文献   

3.
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是霸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人权”是近年来美国推行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肆意践踏干涉别国内政的主要手段。从美国人权外交的历史演变、理论依据和推行人权外交的种种手段等方面 ,分析了美国实施人权外交的实质是在世界上强行推行美国的价值观、人权观和社会制度 ,是美国企图控制全球的战略需要 ,是十足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4.
美国自二战以来十分重视通过公共外交向阿拉伯民众宣传其国家政策、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文化,以期获得阿拉伯国家政府和民众的支持,从而维护美国在阿拉伯国家的利益。依托于信息传播的媒体外交是美国对阿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也在媒体外交资源整合、方式选择、实践创新、绩效评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有失败的教训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5.
何宗强  李婷 《国际论坛》2012,(2):32-38,80
奥巴马上台之后推出了"公共外交2.0"政策,试图用网络科技来提升公共外交的效用。本文以传播学和国际政治学相关理论为视角分析美国网络外交的战略意图,并结合奥巴马政府对伊朗网络外交评价其实际效用。本文认为,美国实施网络外交的目的在于促进心灵沟通,减少传播噪音,丰富外交手段。奥巴马政府对伊朗网络外交实践表明,美国借助网络媒介可以更加迅速、便捷地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和政策主张,但仅凭网络沟通和政治作秀,难以达到赢得他国民心的目的。美国利用网络媒介占据信息传播的高地,达到了塑造舆论环境、扰乱他国秩序的目的。美国网络外交与传统外交相互配合,软硬兼施,实践了"巧实力"外交战略。美国网络外交是一种廉价但可能高回报的外交方式。  相似文献   

6.
王霸之说是先秦诸子在诸侯争霸背景下提出的政治概念,其中以孟荀的王霸思想对后世的借鉴意义之巨大、影响之深远著称;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无论是在历史文化根源还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因此也造就了两国奉行不同的外交战略和价值观。将历史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到孟荀王霸思想的分析与研究中,兼评中国"王道"外交战略与美国"霸道"外交战略,是总结当今时代中国外交战略的现实启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政治文化传统是以自由、民主为核心价值观,这一点在外交方面表现出其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冷战后美国的国际关系研究都是围绕着这个传统而发挥引申的,约瑟夫.奈的软权力理论就是其中成功的范例。软权力理论将美国历史上固有的使命观、例外论、"天定命运"等思想推陈出新,赋予其崭新的面目和使命,即美国外交应抛弃仅关注美国国家利益的狭隘观念,适时地注入世界利益,使"独善其身"与"兼及天下"合而为一,最终服务于美国霸权,从而使美国的国际关系研究保持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学术活力。  相似文献   

8.
正虽然电视剧只是作为娱乐产业的一部分存在,但其中流露出的文化价值观往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2013年奥巴马曾发表公开讲话说,娱乐行业是美国经济引擎和美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言下之意,娱乐产业与美国的政治和文化价值观有相当密切的关系。由于美剧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其中塑造的国家形象,显然会影响更多人对这些国  相似文献   

9.
与布什外交战略相比,奥巴马巧实力战略更加注重软实力在外交过程中的应用,强调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力量打开外交新局面。但其所谓的巧实力并非是外交战线的退缩,而是从现实出发的双重选择,随着美国外交局面的好转,其巧实力中硬的一面将会逐渐突显。因此,奥巴马巧实力战略是对传统美国外交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重振美国的新标签。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文化中心是美国近年在中国高等院校开展的文化外交工程,其传播美国文化思想的目的反映美国文化扩张传统,是在“宗教使命感”驱动下,由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美国文化外交理念在中国的延伸,并得到相对成熟的美国文化外交机制保障.比较美国文化外交理念和文化外交机制,中国孔子学院在开展汉语语言教学同时,应加强对中国文化思想的介绍,并在机制上给予保障,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在中东的公众外交始于二战期间,其活动包括宣传美国的中东政策,反击中东反美宣传,介绍美国文化、价值观念、自由市场经济和西方民主制度等,目的是拓展美国在中东尤其是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实现其中东利益。二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在中东的公众外交上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设立公众外交部门,建立信息文化中心,并由公众外交官负责开展具体活动。美国的中东公众外交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发展,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渐成熟。但随着冷战的结束,其活动逐渐减少,影响力日渐式微,最终于90年代末跌入谷底。冷战期间,美国的公众外交官在中东公众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这些外交官也关注诸如美苏宣传战等议题,但是阿以冲突才是困扰他们的首要议题。同样,阿以冲突也是严重削弱美国中东公众外交成效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人权外交"有其独特的外交思想传统,即美国例外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人权外交"是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工具,其实质是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13.
国家形象与外交具有相关性。国家形象外交的兴起得益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家形象作用的凸显。不同的外交主体和外交对象的组合可以产生三种不同的国家形象外交形式:官方外交、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三者发挥不同作用,共同塑造着国家的形象。文章以2000—2008年美国的形象外交为例分析了这三种外交形式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从2006年起,美国实行“转型外交”。这种外交层管有很具体的内容和做法,但其战略目标却是构建美国全球霸权体系,战略价值是向全球推广“美式民主”,地缘战略由欧洲转向了亚非拉。美国这种外交转型影响重大,对之应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积极应对,为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和谐世界而奋斗。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霸权心态源于清教文化中的使命观与"救世主心态",并由此演绎出诸如"负有传播先进文明、教化落后民族义务"的思维模式.基于美国特质文化的霸权心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同意识形态斗争和冷战思维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权外交理论.美国人权外交绝非出于利他性目的的,而是同其认知界定的国家利益(主权利益与强权利益)联系在一起,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人权目标服务于国家利益.在霸权心态驱使下的人权外交实践实际上成了人权异化于其本质内涵的载体.美国人权外交的非策略性决定了人权异化的持续性.冷战后的国际现实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的霸权欲望,在可预见的将来,割裂人权概念的完整性与历史性、人权高于主权和人权双重标准等人权异化现象仍会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6.
使命观思想是美国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之一,美国外交行为时刻反映着这种思想。文章考察了美国重要的外交活动及其外交政策,认为,使命观思想直接影响着美国外交行为的选择,它是美国对外扩张的理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以扩张主义为基调的美国现实主义外交行为;同时,它还为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为美国的新干涉主义提供现实借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公众舆论对国家政治决策的影响力不断增加,各国政府普遍开始重视公共外交。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为公共外交提供了理论支撑,积极加强公共外交也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路径之一。战后日本采取的公共外交诸举措,赢得了海外民众对其的认可和好感,成为有效凝聚新的国家认同的有效手段,并对塑造国家形象与提升国家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软权力论"之所以获得成功,第一在于将以自由、民主为基石的"美国例外论"置于全球相互依存的时代背景之下,赋予其崭新的面目和使命,从而更新了美国外交中根深蒂固的理想主义传统。第二在于它恰当地处理好了与硬权力的关系,因之使美国外交中道德因素和战略因素达到了比较均衡的状态,也使其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获得了某种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