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寻找浪漫     
弹指一挥间,我与妻结婚已经三年多了。情人节那天,我傻坐在办公室里,突然心血来潮:啧,我们怎么这么俗呢?当年那种浪漫哪儿去啦?我们刚进入而立之年,难道就这样成天围着柴米油盐酱醋茶转下去吗?不行!我们还年轻,我们还需要“燃烧”,我们还需要“遭遇激情”,我们还需要“浓情化不开” 一下班,我立即起身,兴冲冲地跑了三家花店,买了一束红玫瑰,准备回家献给我那位亲爱的。 站在家门口,我用激动得直颤  相似文献   

2.
妻在家带女儿1年后,原工作单位很不景气,就准备“孔雀东南飞”了。就在“飞”的前一天晚上,我还习惯性地同她争嘴。直到妻挂“免战牌”,悻悻地说:“看到我明天就要走了,还争……”我一下意识到,将要离别的妻,心中已经打翻了“五味瓶”,可我怎么还去“加油”呢?  相似文献   

3.
“明天晚上我来做饭。”我对躺在身边的妻说。 妻惊诧地睁大了双眼,像是听到“外星人袭击地球”这类爆炸性“新闻”。 也难怪妻如此,结婚五年来,她要耕种责任田,还要照顾我的起居饮食,使我能安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我获得的“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不也有妻的功劳么?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     
假如我是 妻:“我常想,我要是个男人就好了。” 夫:“为什么?” 妻:“我每次在绸缎店里看见了好的衣料,就想:我若是个男人,一定买下好多,然后飞跑回家送给妻子,她不知该多快活哟!”  相似文献   

5.
快三十的人了,才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妻。妻是一名教师,有文凭有相貌又年轻。人家都戏说,我占了一个“大便宜”,我也傻乎乎地跟着附和:“这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刚结婚那阵,有人说我们“不般配”,我很是提心吊胆。当兵回趟家不容易,怎么也要买件礼物给她带回去,结果,时装店、精品屋都逛了个遍,最终还是在削价处理摊上花20元钱买了件花衬衣。回到家后,她问我多  相似文献   

6.
吵架 晚饭后无事,妻说她读了一篇好文章,说是夫妻之间一直不吵架其实未必好,因为矛盾是必然的,是客观存在的,双方总是忍让,总是克制,总是自律,久而久之反而会酿成难以解决的大矛盾,因此建议我们没事不妨也来吵吵架。 我说:“那你就吵吧。” 妻说:“你先吵。” 我说:“女士优先,何况你又是建议提倡者,当然应该由你先吵。” 妻说:“你是男人,男人往往是吵架的导火索,理应由你先吵……” 我们便由此“吵”了起来,吵得  相似文献   

7.
我和妻是经人介绍认识的。说实话,当时我并没有恋爱结婚的心理准备,可身边的人总是替我着急,他们能说出一千个理由催促我赶快解决个人问题。妻没有沉鱼落雁的美貌,却有一种小家碧玉的似水柔情。我想,像我这样粗糙的男人就应该让一个细腻温柔的女人来管理。 没多久我们就结婚了,妻说他看中的是我的强壮魁梧,给她一种安全感。妻说这话时,我顿时觉得自己高大万分,我要多多地挣钱让  相似文献   

8.
妻没有戒指     
总算东拼西凑地念完了大学,又省吃俭用还清了那笔大额“有偿分配”费。坐在室徒四壁的蜗居里,满怀悲凉地对同窗共患难的未婚妻说:“这样子怎么结婚呢?要反悔还来得及。”“妻”温情脉脉地“恨”了我一眼:“又没逼你弄三大厅五大件!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我一把将“妻”揽入怀抱,不轻弹的眼泪差点夺眶而出。知我者,“妻”也。 无钱摆酒席,只在邻近科室撒了一转糖,就偷偷溜回乡下老家简简单单地举行了“地下”婚礼。送走亲朋好友,和妻并坐在母亲精心布置的婚床前,无边的羞惭啮噬着我的心灵:连一张床一条象样的被子都没有,有什么资格为人夫?  相似文献   

9.
芳邻     
出差回来这些天,发现楼上安静得出奇。我问妻怎么回事?妻笑道:“你呀,真是老夫子,楼上邻居已经换了!” 我惊呼:“‘铁匠’搬走啦?”妻微笑点头。众所周知,住楼房的邻居虽同系一个单元,却老死不相往来。原先楼上那对年轻夫妻,一下班就乒乒乓乓,一天闹到晚,  相似文献   

10.
女儿的零花钱怎么用,我和妻很少过问。令人欣喜的是,女儿将零花钱安排得井井有条。她的自律是如何形成的?经观察,原来与我们的理财行为息息相关。女儿从不缺零花钱,每年上千元的“压岁钱”加上妻定期给她的费用,够她“潇洒”几回,但从未见她铺张浪费过。一次,妻在整理当时正读初二的女儿的书桌时,无意中发现一张用电脑打印的消费明细表,上面详  相似文献   

11.
三朵红玫瑰     
不知不觉间,与妻成亲已经有十年了,虽然有时不免磕磕碰碰,但大多数时间相处得和和气气,平平安安,也算是幸福美满的一对半了。那“半”个是指九岁的女儿小洁。别看她小,却常常是我与妻之间的缓冲地带、调和大使,使家庭间“战火”得以平息。所以,街道的大娘们每年都给我们家发“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的红牌牌。  相似文献   

12.
我和妻是在一次各自为正方、反方的辩论赛上相识的。步入“围城”之后,这嘴上互不相让的“惯性”竟成了我们之间的一种美丽的“毛病”。 有时唱的反调其实是“新调”。打小就喜欢冷色调的妻所有的衣物不是灰的就是蓝的,要不就是黑的,她还挺有歪理,说什么冷色调给人以成熟、稳重的感觉。我终于忍无可忍,将了她一军:“你逃避暖色调,恰恰暴露出你不敢显示个性,压抑自己对生活的激情。”尽管她回敬了我一句“你这是偏见”,但她在自己30岁生日时,偷偷地买了一件红T恤衫,悄悄穿上后,同事称赞她年轻了五六岁,她才开始不时地穿些比较艳的衣服。我暗自为自己的反调改变了她的偏好而高兴。 有时我的反调其实是“变调”,也就是从辨证法的角度表明我的见解。孩子3岁时,妻突然要开发孩子的智力,愣说弹电子琴  相似文献   

13.
一夜与一生     
很多年以前,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一家旅馆的大厅要求订房。 “很抱歉,”柜台里一位年轻的服务生说,“我们这里已经被会议的团体包下了。”看到老夫妇一脸遗憾,服务生赶紧说:“先生、太太,在这样的夜晚,我实在不敢想像你们离开这里又投宿无门的处境。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可在我的房间里住一晚,那里虽然不是  相似文献   

14.
如此烦恼     
人生有各种各样的烦恼,而有些烦恼真叫烦恼,让你防不胜防,有口难辩。 一次,有事外出。对面办公桌的小王代我收下一封信,他惟恐误事,很巴急的把信交给我妻了。待我回到家,妻怪声怪调叫我一声“大哥”,一面抖开信摊在我面前。写信的是一位女同志,开首便是“大哥你好!”君子  相似文献   

15.
中秋礼物     
妻远在西藏工作,她从内地大学毕业就自愿去支援边疆,一股子热血精神叫人敬佩,这就注定我要与“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老话长期“签约”。 中秋节一直是最让我关注的节日。前年中秋前夕,我就考虑该送她一个什么样的节日惊喜?妻爱吃月饼,于是,我决定寄月饼。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安徽省黄山市 王崇林 “我让《家庭科技》 上了墙” 我1995年开始订阅《家庭科技》,每期必读,她是我工作和生活的“伴侣”。 我一直在想,像《家庭科技》这样好的刊物,总不能一人独享,我要把  相似文献   

17.
大学毕业分配到城里,在找对象这个问题上,母亲确是为我担心了一阵的。我兄弟姐妹都在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母亲常说:“城里人眼头高,肯定瞧不起农村人。” 说多了,心中固有的自卑感也泛起来,我跟着有些不安。蜜月里,我将母亲和我的担忧说与妻听,妻微微一笑:“你文革遗风还挺严重嘛。既然选择了你,也就不唯成分论了,等着看招好了。”  相似文献   

18.
我这个人生性粗心,不善理财,领到工资常常是随便往抽屉里一扔,用时就拿,没了就向同事借,从来就没个计划性。本想日后能找个会理财的妻子帮我管管家,没想到娶回来的媳妇比我还马虎,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结婚两年多来,愣是没攒下半分钱。虽然如此可以省却别人家“妻管严”、“夫轻松”之类的烦恼,但这种没算计的日子实在是过得不踏实。 怎样才能理好财当好家呢?我和妻很是费了一番心思。经过近半个月的探索,我们的“红黄牌”理财术出台了。具体做法是:每月提前估测好全家的总收入是多  相似文献   

19.
刚结婚那阵,许多人都赞我与妻学历相当,相貌般配,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随着工资改革,妻的工资连翻三个跟头,一下子高出我的一倍。维持几年的收入平衡被打破了。 起初倒没觉得什么,若有人问起妻的工作与收入,我也如实回答。每到这时,他们都会认真地提醒我:“如今收入决  相似文献   

20.
一杯茶     
和朋友聊天,无意中说出家里一个小秘密:“我每日下班回去,妻都给准备一杯茶,不凉不烫,正好能喝。”朋友睁大艰睛说:“你妻真贤惠,世上少有。” 细想起来,妻做到这一点,的确难能可贵。尤其在夏天,从单位骑车到家,一路上汗水淋漓,到家后最需要的就是补充水分。当我端起那杯不烫不凉的茶,咕咚咕咚灌进肚子时,那爽劲真难以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