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顾达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88亿元,增长到1994年的438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平...  相似文献   

2.
前些时,在世界多数国家均致力于摆脱通货膨胀给社会经济生活造成困扰的时代潮声中,我国经济理论界曾冒出一种与此极不和谐的杂音,认为适度通货膨胀(亦称“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助于我国经济的改革与建设事业发展。虽然,此说极为荒诞,究其根由,无非是源于凯恩斯的“需求理论”与西方的“结构主义理论”,但它对我国经济理论与建设事业的发展却已造成不良影响,因而亟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逐一地给予辨明。  相似文献   

3.
60年代后,南朝鲜经济发展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为1962年至1981年,高通货膨胀与高经济增长并存;第二阶段为1982年至1988年,低通货膨胀,高经济增长.这两个阶段引人瞩目的特点成为制定不同发展政策的依据.本文以第一阶段为重点,讨论南朝鲜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说明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必须具备的条件、会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卫兴华,张宇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当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选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对于推动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地说,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应该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  相似文献   

5.
论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于天义近年来,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顽症,经济增长愈快,通货膨胀率愈高,因而,寻求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或低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则成为国内外经济学界的一个难题。本文结合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现状,对此做一探讨,旨在把握经...  相似文献   

6.
一国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货币化推进。只有货币进入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才能使商品、劳务和资源显现出自身的价值,并以货币为媒介来进行交换和配置。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质是经济货币化的过程。货币化程度高,意味着货币和金融体系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范围大,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增强。一国货币化进程的推进,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程度和制度变迁或结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货币化程度迅速提升,经历了商品和劳务货币化,资源货币化,国际输入性货币化进程,这一方面推动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出现了超额货币。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中货币发行数量与结构应与体制变迁、经济发展相适应,在一个合理的区间,才有利于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并非一码事,但它们的区别究竟在那里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1、产生机制不同。通货膨胀由货币因素引发,而物价上涨则主要由非货币因素引发。所谓货币因素引发,是指由于货币在总量或结构上的极不合理而引起的物价水平的上涨;而非货币因素所引起的物价上涨,则与货币供给无直接关系,其后果亦较通胀性物价上涨要轻柔得多。非货币因素主要包括:①短期性、季  相似文献   

8.
经济转型与增长的持续性:来自中国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发挥要素组合优势和承接世界产业转移.中国经济保持了30年高增长.但与此同时,也累积了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而且使收入分配不利于劳动力,进而形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反复.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逼近和国际规则的新变化,经济格局将出现整体性调整,这可能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可能进入均衡陷阱.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这需要包括企业、市场和政府在内的全面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有无关联?何种关联?这是我国自1984年迄至当前在理论和政策方面争论激烈的大热点。本文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基础上,略陈鄙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8(4):78-87
本文区分了分权化和市场化,说明了市场化的实质不是一般的放权让利,而是放松对非国有部门的政府管制,讨论了中国经济转轨中放松管制的内容、方式和次序:先投资管制后融资管制、先产品市场管制后要素市场管制、先经济管制后社会管制,揭示了目前的中国仍然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经济,说明了放松管制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以及转轨和发展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将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思想与内生增长模型有机结合,把制度作为一种内生、可变的决定性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之中,在对制度变迁的指标测度进行借鉴与修正的基础上,尝试基于扩展的Barro型回归方程、采用动态面板回归方法实证考察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在其它变量加以控制的前提下,人均GDP增长率与人均GDP的初始规模呈现负相关,中国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条件收敛性,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经济开放度和人力资本的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市场化进程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存在递减趋势;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东部地区经济开放度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也容易受到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人力资本和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1981-2003)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本文利用年度和季度数据,采用协整与误差纠正模型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无论是从年度还是季度数据来看,GDP增长率都是CPI变化率的Granger原因.而季度数据的分析进一步表明,GDP增长率对于CPI变化率的影响要滞后三个季度左右.可见,过快的经济增长会诱发通货膨胀的危险.而如果要控制CPI的变化幅度,或者说要控制通货膨胀,那么对于GDP增长率的适当控制也就成为必然.由此,根据中国经济增长以投资和出口作为核心动力的现实情况,改变以投资扩张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势必成为今后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增长方式与通货膨胀的一般涵义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使用方式,它主要有两种:外延式(粗放型)和内涵式(集约型)。一般地说,粗放型,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并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消耗低、质量高、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污染小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指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使用方式由原来的粗放型转换为集约型,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主要依靠生产要…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增速较快,物价水平持续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较大,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而银行信贷作为一种经济杠杆的工具,能够对通货膨胀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本文采用1978~2015年的相关数据,对通货膨胀、信贷传导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合理利用利率手段,控制信贷规模等方式,抑制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5.
货币、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既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又是诱发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通货膨胀在短期内能刺激经济的增长,从长期看有害无利。治理通货膨胀要继续实现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要摒弃依靠货币推动的速度型方式,而要转移到效益型轨道上。这就必须转变投资观念,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努力提高投资效益。本文从货币、通胀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出发,探讨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是一个两难相权的问题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是一个令人挠头的敏感问题,人们对之颇有议论,可谓是仁智各见。一派观点认为,通货膨胀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在政策上这派观点力主用货币数量不断扩张的办法来刺激经济持续地增长。若从理论渊源分析,这派观点可以说是师承现代宏观经济学创始人凯恩斯。无论这派观点在理论上是多么有力亦或在论据上是多么充  相似文献   

17.
张琳  何炼成 《江海学刊》2012,(1):92-97,238
能源价格、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科学把握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内在机理对于我国应对日益增强的通胀预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我国1989~2010年数据的实证检验显示:能源价格、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我国经济增长将在短期内增加能源消费需求,拉动能源价格上涨;能源价格上涨对通货膨胀会立刻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出现货币超量发行或“超前发行”与物价上涨现象,资金需求膨胀与供给短缺之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货膨胀不可避免,经济增长需要通货膨胀性融资。也有人试图以战后西方国家经济一度高速发展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作为引证,得出适度的通货膨胀是经济增长的刺激剂,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19.
财政扩张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符合FTPL的结论,财政政策通过影响货币供给、社会总需求以及要素成本对价格水平产生作用。通过对1998年以来中国积极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变动情况的实证分析,发现通货膨胀对财政支出的变动有较强的反应:通货膨胀率在受到财政支出一个单位正向冲击后,在约1个月的时期内冲击效应为正,通货膨胀率提高约0.03;但影响时间很短,在滞后3期(9个月)的时期内冲击效应转为负向,通货膨胀率下降;3至5.5期(9个月至13.5个月)时期内效应再次转为正向,通货膨胀率上升。这与财政支出对公众预期具有导向性、财政支出的刚性以及财政政策自身执行的滞后性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只是强调效益这个单一目标,而是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通过科技进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发展的目的。治理通货膨胀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条件。近期内诱发通货膨胀的因素主要有: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亏损面增大;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失调,农业发展缓慢;地方利益刚性和地方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