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整体结构性变迁的历史进程。作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一部分的当代中国现代化,既反映了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色: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性,发展目标的整体系统性,发展战略的全面协调性和发展模式的后发跨越性等。这些特点是由我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基本国情及所处国际环境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创造与贡献:世界体系视域中的"中国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道路"体现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本质上是现代世界体系运行至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中国道路"的主题是近代以来人类文明的基本脉络--现代化,而其成功却在于努力处理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充分肯定与彰显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对当代中国的意义,选择并确立有利于"更快、更好"实现现代化的价值原则与各项制度,积极融入世界体系并努力成为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国道路"在实践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也从物质能力、思想观念以及制度体制等方面,为世界体系的运行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创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开创了人类社会的新型现代化理论范式,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缺乏主导引领力量和失去共富发展动力的内生缺陷。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带领全体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合力,建构了“领导-发展体制”“使命-责任体制”与“决策-执行高效互动模式”有机融合的现代化兴党兴国体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通过进阶式发展目标的引领与接续性奋斗行动的落实,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并呈现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社会协调均衡发展、世界共建共荣发展”等多目标一体化发展的实践特征。政党引领国家现代化理论范式的建构,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共同富裕、开放发展、命运与共等目标引领下,致力于创造美好生活与美好世界的价值取向,为世界各国提供了超越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崭新选择,推动了世界历史的整体进程,创造了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与世界互动和交往的角度,可以把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概括为三个历史阶段.中国第三期现代化发展阶段也可称为辐射型现代化阶段,其基本实质就是中国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重新成为世界先进文明大国.中国要实现辐射型现代化发展目标,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平发展是中国辐射型现代化发展的本质特征,是实现中国辐射型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是实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互结合的根本纽带,是积累、提升和向外辐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软实力的重大战略,它体现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和历史前进方向的进步理念.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党"全能主义"治国模式及其政治现代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自20世纪初尝试政党政治以来,政党权威、政治权威往往不分,在国民党"一党治国"的实践中,以"一党专政"为基本特征的"全能主义"政党治国模式基本形成了.由于在战争年代受前苏联共产党和国民党"以党治国"的影响,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承袭了前苏共"全能主义"治国模式,使我党长期以来一直割舍不掉"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痼疾.它不仅一度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和反复,还在很大程度上继续严重制约着我党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影响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转型,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方法的现代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自身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科学地摆正党与人民群众、国家、公民社会,特别是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的关系是我党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目标.而"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和谐发展"中实现公民现代化与执政党现代化的互动是我党现阶段政治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和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了进一步深入的阐述。党的二十大从领导、性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际关系、文明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阐述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结构严谨、内容完整的整体,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现阶段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世界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基于自己国情的独有特色,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的核心动力驱动下,经历了从单一进路到全面建设的演变历程。中国式现代化有着丰富的要素、稳定的结构和多元的功能,在增强人民幸福、实现民族振兴、推动人类进步、促进世界大同等方面能够发挥巨大的价值作用。在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新征程上,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化演进,必须要把握好系统演化发展的层次转化、结构功能相关、整体优化、涨落有序等规律,不断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构成要素、结构体系、外部环境和功能作用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是指以科学技术发展为核心的变革及其在人类社会所引发的一系列转型发展。我们可以将现代化的核心理解为科学的先进性和技术的领先性。这种理解可以使我们找到世界上关于现代化的多种观点的发生根源,进而可以将现代化理解为科学创造和技术发明及其造成的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追求的梦想,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这个梦想的最新实现方式。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指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中国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的领先性。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将使中国的社会面貌、生态环境和文明形态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人的现代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把人的现代化任务推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人的现代化,从基本特征看是人的现代意识的提高,是人的丰体意识的提升,是整体的人和人的整体的进步,是人自身发展的过程;其基本要素包括开放、竞争、进步、创新、技能、语言和多元的文化、人文素质等;其基本内容,体现为科学意识与创新精神、竞争意识与效率追求、开放意识与世界理念、法治意识与和谐取向;其实现条件是经济基础的大幅提高,人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志的觉醒.人和社会的相瓦适应,文化心理素质随着现代化发展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具体实际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现代化的新形态。相较于西方现代化的扩张与掠夺,中国式现代化是民主平等、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苏联模式现代化的再版,也不是苏联改旗易帜现代化的翻版。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式现代化既有中国特色,也具有普遍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符合本国实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维度和重要内容。立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与世界现代化新态势,依循“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为”的逻辑进路,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度耦合中治理问题和挑战得以妥善解决和应对,中国式现代化也得以推进拓展并形成科学严密、特色鲜明的系统特征。具体表现为,党和人民在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统一中,标定中国国家治理发展新方向,明确治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新要求,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根基;在目标引导与问题导向的辩证统一中,破解全领域治理难题,提升国家治理整体效能,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在本土化与国际化的一体发展中,全面打造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优越性,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贡献人类文明进步的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彰显出自身的科学性、自主性、创新性、系统性,展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图景,为后发国家摆脱现代化困境提供了新的启示借鉴。  相似文献   

12.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20和21世纪的奋斗目标,中国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本文简要讨论了世界现代化的基本原理、中国现代化的客观事实、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前景.人均GDP1700年中国位居世界第18位,1950年中国位居世界第99位,2100年中国现代化排名有可能进入世界前20名.18世纪以来中国国际地位变化呈现一条U型曲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经验,结合中国对农产品需求日益增加、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继续恶化的三重压力和中国家庭经营、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多地少等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应当是分阶段逐步实施;分区域梯次推进;土地公有家庭经营;农民投入为主体;稳定粮食生产;发展农村小城镇;发展可持续农业.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研究的"创新"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学对现代化的研究侧重对既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同时跟现代化的现实进程紧密相联。21世纪初的东亚和整个世界比之此前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形势下的现代化研究应当有更恢弘的视野,更宽广的胸怀;应当多研究些经验性的“问题”而少谈些“主义”;应当有所创新、有所超越,有对现代化发展中断、挫折与失败的总结,也包括对“现代化”本身的批评和反思,甚至包括对世界范围内反现代化思潮的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宗强  柳洲 《理论界》2008,1(2):45-48
人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前经济社会、经济社会和后经济社会,后经济社会是一个用文化的视角观察世界的经济与文化相互融合的社会.后经济社会的非物质化和虚拟性的特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表明,迈向后经济社会是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从战略角度看,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将分为两个阶段,即以物质生产为主的经济社会建设阶段和以文化发展为主的后经济社会建设阶段;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为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必须大力发展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6.
广义层面的经济现代化分为经典经济现代化和第二次经济现代化两个阶段.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经济现代化的主要内涵是工业经济革命还是知识经济革命;主要特点是工业化、非农业化还是知识化、绿色化;基本目标是满足人类物质需要还是满足人类精神需要;主要结果是完成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还是完成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等问题.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是两者分别选择了经典经济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理论为理论基础.所以,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既要遵循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之路,坚持综合经济现代化发展战略与理论目标和政策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2 0世纪中叶以来 ,社会现代化问题成为全球性的课题 ,西方世界以工业化为驱动力的现代化浪潮逐步向亚洲、拉美等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涌动 ,由此形成了一种全球化的趋势。面对这种潮流的冲击 ,作为当今中国的主导意识和主流理论 ,邓小平理论以一种富于创见性的眼光将中国融入了这一世界性的发展潮流之中 ,一方面以积极的心态对此作出回应 ,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国改革的重心 ;另一方面 ,通过对西方世界现代化历程的冷静分析和思考 ,提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不完全与之相一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不仅突破了原有的西方现代化理论,而且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更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理论升华。从少数人口的现代化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从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从向自然过度索取的现代化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扩张掠夺的现代化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既彰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展现出人类现代化的崭新图景。事实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新理论、启发了新范式、开拓了新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世界观、价值观、民主观、政党观、发展观、治理观等方面形成了诸多原创性的新观点,具有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并必然对世界整体的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自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控制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构建了一套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化理论范式,长期垄断世界现代化理论的话语权,干预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其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思想殖民,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提出,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理论升华,具有与西方现代化理论截然不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特质,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世界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现代化是指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它以信息化为核心进程,又具有知识化、市场化、全球化、民主化等特征.对于处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政党来说,第二次现代化意味着一场严峻的历史考验.本文从这个视角出发,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作为中国现代化领导和组织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考验和所做出的应对与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