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论理解与文本意义的关系——解释学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2):1-6
读者的理解与文本意义的关系问题,是解释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本源的问题,即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的理解生成的还是理解是对文本意义的把握;第二个方面是同一性问题,即读者的理解能否正确地把握文本的意义.对理解与文本意义的关系的不同理解,构成了解释学上的不同理论派别.本文坚持"客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和文本意义的可理解性立场. 相似文献
2.
张向东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4):20-25
为了将个体从封闭的自我中解放出来,哈贝马斯对个体的生成进行了全面的反思.他认为,古典自由主义的个体自我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主观构造,它无法在现实社会中找到有效的结构载体.哈贝马斯坚持自己的主张,认为个体也就是现实中的个体具有历史和传统的规定性,他与别的个体同属于一个共同体,而且个体只有在这一共同体中相互交往实践,才能获得自身的确定性.因此,在现实中,个体自身不具有自明性和完满性,只有在既定的共同体中与他者共存,才能实现自我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张文化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主体间性"作为对主体性的现代修正,更注重于人与世界的统一性,即一元关系,实现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的和谐关系.处于现代科技及审美认知多元化语境中的新媒体艺术,强调观念性、艺术性、当代性,并以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来建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具有"主体间性"特征的艺术形态,从而产生广泛而多义的审美效应.探究建立在"主体间性'理论基础上的新媒体艺术,将进一步认识当代艺术活动的特殊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4.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审美主体间性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43-48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是审美主体间性的基本构成.理解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认识论上得到沟通,同情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价值论上得到沟通.审美主体间性弥合了二者的分离,实现了充分的理解与同情,达到了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的同一.西方美学的认识论传统导致重视审美理解而忽视审美同情,中国美学偏向审美同情,二者可以互补.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将双语词典翻译混同于普通翻译,很少对双语词典翻译的特殊性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我们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从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翻译的主体间性关系切入,阐述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翻译不同于其他文本翻译的特质。此研究认为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翻译的主体间性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语言集团之间以及英语权威和英语初学者之间的两重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翻译的特殊性,即(1)目的语言高度概括、抽象,具有明显的中性化特征;(2)词目翻译排斥使用省译法,等值词和解释性短语并用,大量使用括注;(3)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的翻译本质上是一种编译。 相似文献
6.
蒋满凤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15-19
理解是双向的、互动的,是主体和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而不是单向的主对客的阐释。理解者和被理解者是共生的、共同存在的“我一你”关系,是对话的关系。主体间性美学就诞生在这种诗意的理解当中,诞生在“理解”本身成为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人一旦能与对象进行诗意的理解和对话,美学的主体间性也就真正得到了实现。人在相互理解中走向自由和超越才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传媒作为诠释的世界——主体间性语境中的传媒文化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2):57-61
关于传播的本体论研究,应该摒弃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以现代的意义论取代传统的实体论,从根本上变换问题的提问方式,将"传播是什么"的形而上追问,真正转化为"传播的存在方式"的历时探勘。传播是解释中的传播,解释是传播中的解释,文本意义的主体间性建构是二者共同的哲学本体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20-126
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本逐渐成为文学理论的轴心概念。随着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理论演进,文本主义逐渐占据理论中心。与之联袂而行的文本间性和"文本巨无霸"理论聚焦于语言、符号、话语,致使其忽略现实事物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出来。20世纪末期,文学理论"回归事物"的思潮和物质文化研究的崛起引发了从"文本间性"到"事物间性"的范式转换。"事物间性"概念建立在反思文本主义的基础上,旨在调解长期以来语言/事实、人/物、心/身的分裂状态,重新考察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事物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陈士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5)
在全球化思潮与反思现代性危机的双重语境中,审美主体间性理论是我们考察中国古典艺术特质的一个新的视角。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主体间性特质主要体现在浑融感知的艺术体验性、辩证对举的艺术张力性和艺类融合的文本互渗性等三个方面,蕴含这种审美主体间性特质的中国抒情美学、抒情艺术同西方表现主义艺术、表现主义美学虽有些许关联但判然有别。前者必将会对未来的世界美学有所助益,它能够成为也应该成为世界美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审美是建立在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人与自然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能动性与受动性统一基础之上的审美,它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主体间的相互交流、对话与沟通。以此为基础构建的自然生态美使人与自然在各自的生命自由展开的过程中互动运作,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巴赫金的相关理论,将《黑王子》主体部分自我言说的矛盾置于其它文本复调叙述的观照之下,通过对爱与艺术的分析弥合了文化与生活的鸿沟,揭示出多重文本背后的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12.
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10
主体间性涉及不同的领域,包括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论(存在论和解释学)的主体间性。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关涉到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共在关系。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导致哲学的根本变革,对于现代美学建构具有根本的意义,它解决了认识何以可能、自由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审美与主体间性的“越界”——关于主体间性若干问题的争议与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学界一些关于本体论主体间性理论的批评,可以从主体间性的越界之可能和主体间性的实现之可能两方面进行辩驳.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建构不仅不是对主体间性理论运用的失度,恰恰相反,是对主体间性内涵的扩展和深化.由于认识论与社会学层面的主体间性只有通过本体论的主体间性才能得到说明,因此,相对于认识论与社会学的主体间性,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具有本源性. 相似文献
14.
王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1):110-113
在现象学美学的理论视阈下来重新审视电子游戏的审美特质,可将游戏描述为文本意义的建构.游戏软件并非静寂、孤立的客观实体而是使用上手的存在,游戏文本所体现的视物如己、视人如己的交互性,以及游戏活动所开启和呈现的审美世界,使人们在游戏活动中实现了主体与主体之间在虚拟空间中的充分对话和和谐交往,从而使游戏活动成为超越现实之自由的生存方式和领悟生存意义的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15.
孙少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4):24-34
在中国古代特殊的学术环境中,文学文献多数脱胎于经史文献。经史与文学文本都具有“完整性”与“碎片化”特征,这使“原始文本”不断衍生出多层次的“次生文本”,从而造成了文本的“不可靠性”。但是,文本的“可靠”与“不可靠”是相对的。对文学而言,“完整性”与“碎片化”,恰恰是文学文本产生的主要动因。文学文本的研究有其特殊规律,“不可靠性”并不妨碍文学研究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主义教学评估是现代性教学管理理念赋予人们寻求简单与效率的理性思维模式的具体表现,它以唯数字化与唯标准化取向抹杀了教学过程中的意义生成,使教学评估表现出一定的“无助性”。现代教学评估应该由“技术判断”走向生活“意义建构”,以人的生存意义、精神价值、品质养成、能力提升等超越性精神为旨趣,不断地引导和帮助师生实现自身生命意义的绵延与冲动,让师生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得到主动建构,获得内在生成性成长。 相似文献
17.
从翻译的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都在积极地参与翻译活动,译本实际上是他们共同创造的结晶。由于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受到作者和读者主体性的制约,主体之间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为了确保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应该从主体性研究走向主体间性研究,通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平等对话,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 相似文献
18.
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7-24
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发生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 ,而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本来就是主体间性的。在 80年代确立了主体性后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 ,不是把文学活动看作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征服 ,而是看作主体间的共在 ,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间的对话、交往 ,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 ,因而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对生存意义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唐桂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Z3)
译者穿梭作者与读者之间,寻求着各个主体之间的平衡,这种间性行为使翻译活动变得复杂而微妙。本文从翻译主体出发,论述翻译中译者与作者、读者之间复杂而微妙的间性关系,试图寻求各主体之间成功交流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赵欢春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24(5):26-28
主体间性德育是针对主体性德育的"单一中心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德育理论形态和实践模式。主体间性德育的理论建构必须考虑哲学主体间性的转向、主体间性德育的转向和主体间性德育的合理性辩护3个层面的问题。从具体操作层面讲,主要需考虑基本前提、基本保障、基本条件、关键要素、基本途径5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