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长稳 《西部论坛》2001,3(2):63-64
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应贯彻到整个运动训练过程中,而不能仅仅依靠赛前的临阵磨刀。即将赛前心理训练揉合进选材、训练、竞赛的各个环节,再辅之以必要的理论学习,这样才能保证运动员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参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2.
运用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河北省大运会男子篮球赛的部分运动员竞赛焦虑状态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挫折、冲突、比赛、失误、自我评价、实力和身体状态。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教练员在赛前、赛中以及日常训练时的心理调控和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运动员赛前生理和心理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田径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及其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田径运动的快速发展,田径比赛不仅仅是运动员技术、战术和体能的较量,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抗衡。赛前心理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运动员克服赛前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现象,是比赛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比赛心理失常时有发生,教练员要引导他们在赛前、赛中、赛后调节化解,形成最佳临场心理状态。这就是说对于比赛中各个阶段的行动都应有一套最适宜的计划和顺序,认真分析未来比赛的有利方面和不利因素,选择出克服困难的具体方法,尤其要注意多采用一定规律的模拟训练,使训练条件,环境尽可能与正式比赛时的条件接近,培养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高水平的心理适应,调整和控制能力。同时要指引他们建立起对即将来临的比赛的困难和复杂性有充分估计,不能自我估计过高,也不能因对手的强大而信心不足,要拥有正确的比赛动机和良好的比赛态度…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生心理技能训练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义平 《学术论坛》2006,(10):199-201
在探讨大学生心理技能训练的含义和意义的基础上,将大学生心理技能训练内容体系分为认知技能训练、操作技能训练和心态调控技能训练三个方面,讨论了通过系统的课程教学训练、过程与认知自主支持训练、互联网络平台支持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心理训练探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祖伟 《阴山学刊》2001,14(2):85-88
现代意义上的心理训练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训练实质是增强社会适应,提高心理素质,充分发挥潜能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教育方式。心理训练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有生理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个性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成功心理训练——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心理训练是使学生得到成功体验,建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并为之而奋斗的有效方式。成功心理训练是大学生完善自我,建立成功心理的切实途径。自我指导式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大学生成功心理训练的核心目标。在学生工作中切实有效地根据大学生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成功心理训练,在具体工作中贯彻成功心理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有创造、有实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作为大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一个辅助环节 ,心理素质分析是训练主体对自己进行心理透视、对他人进行心理鉴别的基础 ,也是实现心理沟通和心理转换的前提。所谓“五步练功法” ,适用于大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初始阶段 ,是克服“演讲”或“论辩”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0.
心理智慧教育并不是一门单独开设的学科,而是与现有的义务教育内容相结合,采用心理智慧教育独有的分析和训练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促进学生心理调控能力的提高.心理智慧教育重点以中华成语的心理智慧训练来达成.  相似文献   

11.
赛前运动员易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压力,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几种有针对性的调节方法.目的在于能使运动员在赛前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业心理胜任力的特征与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心理胜任力对大学生个人就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等方法构建了大学生创业心理胜任力模型。在模型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评价和深度访谈,构建了大学生创业心理胜任力培养模式,并探讨了该培养模式的运行方式。培养模式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创业教育与训练等。其中教学、实践与心理训练是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主渠道。大学可以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创业教育与训练等实践过程确定对大学生创业心理胜任力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素萍  张翌 《中文信息》2013,(10):126-126
为探讨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有效途径。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50名本校学生进行了为期6周的改善人际关系的训练。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统计被试训练前后心理自评的7个项目得分差异。结果是被试在自我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诸方面训练后的自我评分增加,有显著和极显著意义。通过纠正认知偏差,同时辅以行为训练、团体心理辅导,在短期内对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测试,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心理弹性团体训练,得出结论:心理弹性团体训练有助于提高中职女生的心理弹性和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团体心理训练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对卡特尔16PF测评中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临界状态的12名来自文理科的大学生进行实验性团体心理训练,并在训练前后通过2种量表的测量来评定训练成效。测评结果表明:(1)团体心理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大学生自我肯定水平的优化是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3)大学生自我肯定水平的提高能够优化他们其他相关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郝红英 《阴山学刊》2009,22(4):121-124
探索心理训练课程改善和提高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8个班379名学生施测应对方式问卷,根据前测结果选择实验班(40人)和对照班(38人)。实验班接受每周4课时,总计36课时的心理训练课程干预,对照班不予处理。干预效果采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心理训练课程明显改善了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对较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学生,效果尤其显著。心理训练课程作为一种干预方式可以广泛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竞技健美操运动的特点,阐述了心理训练对健美操训练的重要作用,并论述了心理素质训练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声乐是发声技巧、心理、语言等多种知识相互关联的整体学科,声乐教学中发声各部位技巧的训练需要协调统一相互关照,片面的强调某一部位的技术技巧的训练,而忽略各部位相互间的协调与统一,就会造成发声训练的片面、机械化。从发声各部位的对抗与协调训练研究入手,分析歌唱发声时各器官之间存在着的对抗与协调,以及与歌唱心理之间的关系,列出影响歌唱发声协调统一的因素,强调声乐训练应从局部到整体协调一致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获得协调统一的整体歌唱状态。  相似文献   

19.
论述现代篮球运动训练的主要特征。强调运动员和运动队竞技能力整体全面的提高:突出强调训练的负荷强度;训练周期发生变化,负荷后的恢复成为训练中的重要环节,重视心理训练。篮球运动训练创新:只要抓住创新阶段,思想能力、自觉的应用创新规律来不断地进行科学创新,是现在和将来运动训练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运动生理学、心理学为论据 ,论证心理与生理的内在关系。提出比赛时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是可以自我调控的 ,并且通过训练可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