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普通人在普通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征、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的整体性.场所或景观不是让人参观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强调场所的诗意的回归、人性的回归和故事的回归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城市公共设计宜人性的规划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和校园景观公共艺术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校园景观当中的公共艺术设计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欣赏和美观为目的的雕塑、壁画、建筑等,而是更加注重使用主体体验感、归属感等感官提升的一种人文主义背景下的校园景观公共艺术设计。在一个特定环境当中,主体的需求也逐渐从对景观、作品的欣赏上转变为该环境是否能够给自身带来愉快、积极的心理感受。因此,只有具备了人性、包容、尊重、文化和交流等特征,能够体现出对该环境中使用对象的心理人文关怀,才能被称之为优秀、合理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3.
公共艺术设计对组成城市外部景观环境、弥补因工业化而造成的建筑环境及其环境界面的缺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依附于城市外部环境场所的公共艺术设计的支撑点 ,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功能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场所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浅论城市公共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城市空间是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设计的,这些人是具体、富有人性的个体。环境以人为本是当代城市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强调研究城市空间中的人性化场所,以及如何创造符合人性化、美观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场所或景观不仅是让人参观的,而更重要的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公共”这一概念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题思想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和公共教育兴起的特定环境下,财经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现社会经济管理思维模式,成为一种教育专业化的内在学术共同体而存在。把培养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作为构建经管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战略模式。因此,财经院校在构建艺术设计教育架构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思维的文化生活和内在精神变化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结合,以财经院校本身教学模式为核心,努力开展校园创新与创业教育,把教育专业化与校园教育品味有效地整合在财经院校整个教学体系中。  相似文献   

6.
“人本身就是尊严”,这句话出自伟大的思想家康德。高教管理活动是一项特殊的活动,它是通过管理人员与教师、学生的双向互动进行的,要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前提是积极转变高教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尊重人格,顺应环境。传统的管理基本上是依据“物—人—物”的理论,强调人的经济性,强调物质刺激,强调工作的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表现为一种“人—人—人”的理论,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强调情感的作用。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又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场所,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充分挖掘教师和…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实地考察法、文献搜集法,从公共艺术特性入手,通过南京牛首山佛顶宫的文脉、空间及其内外的装置以及人们在这样的宗教建筑环境中进行有关活动的分析研究,寻找公共艺术作品与场所的契合点。通过对契合点的阐释,希望对中国建筑艺术作品的公共艺术与场所精神研究提供一点参考,以期日后创作出更加成功的公共艺术与场所精神相结合的案例。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法上的地役权制度由私人地役权制度和公共地役权制度构成。私人地役权为解决私人之间的土地利用而设,而公共地役权则是为了解决不特定的人群为使用特定的私人土地而设。为了过滤和平衡土地所有权人与土地使用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保护供役地权利人的利益,俄罗斯土地法规定了通过立法方式设立公共地役权的程序;同时,强调必须进行公众听证,并赋予了供役地所有权人的多项救济权利。  相似文献   

9.
公共艺术设计在21世纪已作为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长远策略之一。为扼制环境恶化,保持生态平衡,消除大量人为形态的视觉污染以及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严重失调,而影响人们的生活信念的现象,加强环境意识与公共艺术设计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道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平等地尊重人的自由权利和价值、帮助和促进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它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残疾人事业中,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残疾人的平等,给残疾人更多的尊重和关爱,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使命。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是破解人类社会中一部分人游离在人类文明成果之外难题的指针。  相似文献   

11.
当代西方艺术家虽然实现了叙述题材的日常化,并且希望通过日常化策略使艺术在更大程度上走向大众,实现艺术的大众性和通俗化,从而祛所谓高雅艺术之魅,但是,实际上,当代西方艺术日常化的历程,在相当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艺术赋魅(返魅)的历程。当代艺术向大众的敞开性,变成了一种空想。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末首都机场大型壁画的落成,标志着中国公共艺术的兴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公共艺术从最初的探索阶段发展到现在的初具规模。多元开放的90年代,公共艺术的发展达到高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让人们看到被激发的公共艺术将推动中国当代文化社会的民主进程;让公共艺术贴近民众,促进艺术多元化;让更多更好的公共艺术走进街道、社区普惠于民众。公共艺术的精品化,不仅能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和象征,还必将会为城市留下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艺术的公共性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艺术是以媒介审美的方式而存在的一种公共性社会文化事件。作为一种公共表意行为与新的文化范式,它与现实生活发生着多维度的公共性意向关系。具体而言,它所表征的公共性含义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基础生活的媒介化转型;主体形象的媒介身份建构;艺术政治学的媒介化命意。在总体意义上,新媒体艺术为当代社会生活与艺术实践确立了新的组织原则与意义秩序。  相似文献   

14.
新艺术运动是艺术设计从古典走向现代的重要一环,在现代设计长河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在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对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强调、多元文化的继承、内容的朦胧性和多义性等层面上展示了与当代艺术设计相吻合的特征;在对艺术设计传承和艺术设计创新两个方面对当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艺术思潮,在当今世界艺术文化语境下,与不同国别或民族的异质艺术形态、艺术观念相互碰撞和影响,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艺术现象和艺术观念。中国当代艺术中艺术与非艺术形态的界限模糊不清,审美与非审美观念混淆的现象,引发出"精英、严肃、高雅"与"大众、调侃、戏谑"的混杂表达方式,很大程度上来讲是倾向于西方现代、后现代的文化逻辑,而不是中国自身的文化逻辑结果。由此提出在世界艺术文化语境中,用中国的大文化思维的方式构建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民间艺术一直是由民众创造并被大众所喜爱和享有的文化艺术,它带给人们的是艺术上的享受和民间传统艺术的本原精神,它与现代平面设计有着不可分割、不可泯灭的内在联系。文章希望通过发掘、提炼民间艺术中的精华来进一步加深对民间剪纸艺术的认识以及发现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希望民间文化能更好地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中,让传统民间文化与时代精神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经过公共设计的城市交通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艺术内涵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艺术名片。充分认识交通环境中公共艺术的价值,把握交通环境中公共艺术设计的价值取向,对于城市交通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公共艺术介入现代城市交通环境作深入探讨,提出城市交通中公共艺术设计应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功能价值、艺术内涵的市民倾向,注重艺术表现的审美价值和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为城市交通环境的艺术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8.
滇西北传统图形与现代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契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传统图形离当代艺术设计渐行渐远,现代艺术设计的创造力日益超越传统,将传统艺术覆盖在自己的荫影中。但是,现代艺术设计者又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呼唤逝去的传统艺术,探索现代与传统的设计结合途径,传统图形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价值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云南西北部是一个蕴含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地理版块,在历史上积淀的各种传统图形,其独特性已属罕见。在旅游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中,传统图形不但得以在滇西北传承延续,并跨越传统艺术的局限,演化为旅游资源的构成部分,以其丰富多姿的艺术形态进入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视野,融入到滇西北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当中。二者的契合,对诠释传统图形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具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线形态艺术作为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视觉表现元素之一,已成为现代平面广告创意表达的基本视觉语汇。但由于设计师常常将线作为平面设计元素的形式去创造表现图形,而忽视了线形态本身的艺术魅力和情感表达,致使现代平面广告中的一些有关线的表述缺乏深层次文化性,本文试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向当代多元化艺术设计的转向中,以线形态本身的艺术形态魅力结合其实际应用来重新解读线形态艺术在现当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价值与涵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