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伊犁特克斯县恰甫其海古墓群第三次抢救发掘工作于近日结束。此次共发掘大型土堆墓26座,其中最大的一个墓直径达61米,是新疆已发掘墓葬中最大最宏伟的墓室,距今约2300年至2500年。同时还出土了亚述式银罐、乳钉压花花纹式铜镜,均为新疆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为配合新疆伊犁地区的水电、城市等基本建设工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尼勒克县、特克斯县、新源县等多处墓地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获取了一批珍贵文物和重要考古资料。一、发掘概况2010年度伊犁地区考古发掘的墓地有尼勒克县的铁勒克萨依墓地、铁列克布拉克墓地、汤巴勒萨伊墓地、特克斯县的库克苏河西2号墓群、新源县的别斯托别村墓地,发掘墓葬139座。  相似文献   

3.
2004年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再次发现一座北周时期栗特人墓葬。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第七座有围屏石榻或石椁的栗持人墓葬。出土围屏石榻一具刻图案精美,内容丰富。由墓志可知,墓主人名业,字元基,康居国王后裔,历任车骑大将军、大天主等职,卒于北周天和六年。墓志中的“康国”是汉魏隋唐时期昭武九姓胡国之一,都悉万斤,有大城三十,小堡三百,在栗特全境处于主导地位。志文中两次提到墓主任“大天主”之职,但史书中不见这一官职名称的记载。《北周书》中有“防主”、“副防尘”、“城主”、“军主”、“幢主”、“戍立”等官职。可以看出,“主”这类官职均为军旅的官职。志文中的“大天主”与此有何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疆文物考古所今天向外界披露,去年4月到9月间,他们在新疆尼勒克县加勒格斯哈音特基地发掘工作中,有三大谜团浮出。负责此项工作的副研究员刘学堂介绍,这次发掘为新疆北方草原地区由史前时代到汉晋时期的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5.
新疆哈密五堡艾斯克霞尔南墓地因位于1999年发掘的艾斯克霞尔墓地以南的南湖戈壁而命名。墓地地处哈密五堡乡西南32千米、艾斯克霞尔墓地东南14千米处的南湖戈壁深处,2009年下半年已有部分墓葬遭到盗掘,2010年11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哈密文物局的协助下,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相似文献   

6.
塔城第三次文物普查队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发现·处大型古代岩画群,初步确定:这些岩画产生于距今2000年到3000年前。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胡兴军是此次塔城文物普查的指导员。据他介绍,此次发现的古岩画群在距离和布克赛尔县城40公里处的哈拉托洛盖山上。几百个栩栩如生的图案分布在长约1公里,宽300米的山坡岩石上。其中多是动物和人形图案。有北山羊、狼、牛、狐狸、骆驼。还有骑马人物和太阳图形。这些岩画全部采用凿刻。据当地老乡介绍,这附近还有多处古代岩画。  相似文献   

7.
2001年7月至9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伊犁州文物部门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喀什河南岸的“穷科克”台地的55座古代墓葬和一座祭祀坛进行了发掘。喀什河是伊犁河的一个支流,伊犁河发源于中国新疆境内,向西北流入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全长约1500公里。此次考古发掘,也是伊犁河流域考古的一部分。伊犁河流域考古在新疆史前时期的考古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新疆正式提出命名并经过一定程度论证的考古学文化有三个,即察吾乎沟口文化、焉不拉克文化和苏贝希文化。伊犁河流域文化发现于1958年,当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文弼先生在伊犁地区进行考古调查时,在伊犁昭苏发现许多古代墓葬。此后虽然对伊犁昭苏以及周边地区的一些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但对新疆北部的史前文化的认识.总体仍是一片模糊。  相似文献   

8.
正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位于新疆青河县东北部查干郭勒乡阿尔泰山分水岭处,西与蒙古国接壤。2001年6月,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国家文物局、新疆文物局的批准,2013年6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阿勒泰地区文物局和青河县文物局组成的考古队首次对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开展考古发掘工作。  相似文献   

9.
位于罗布泊西南荒漠中的小河墓地,上世纪初由罗布猎人奥尔德克首次发现,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进行首次调查发掘。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2年底开始了小河墓地的考甫工作,当年发掘墓葬4座;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发掘墓葬33座,调查小河流域遗址点22处;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合作,在沙漠腹地连续作业近半年,发掘墓葬130座,  相似文献   

10.
于建军 《西域研究》2012,(3):71-75,139
本文通过对新疆史前考古中发现的粟类作物进行的梳理和对比尝试,说明新疆粟类作物的来源以及传播过程中对文化形成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对于农作物传播对人类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以期有更多的学者关注这类问题,作出更深入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到“太阳墓”遗址旅游的人不断增多,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加上盗墓者恶意发掘,使“太阳墓”这一曾经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遭受严重破坏,有关专家呼吁加大对“太阳墓”的保护。新疆罗布泊地区孔雀河古河道北岸的“太阳墓”遗址于1979年冬被考古学家发现。古墓中间是由圆形木桩围成的墓穴,外围有若干一尺多高的木桩围成的7个同心圆,这些木桩同时形成以墓穴中心为端点的若干条射线,呈太阳光芒放射状。如此古墓共有数十座。经碳14测定,这些“太阳墓”已有大约380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裤子是人们必需的衣式之一。考古资料表明,新疆是我国最早穿裤装的地区之一。由于新疆早期居民的经济生活方式以游牧、狩猎为主,为了骑乘方便。服饰中的裤和靴相应地出现了。在没有纺织的时代,新疆最早的裤子是用动物的毛皮缝制的。考古工作者在哈密五堡古墓中发现了距今3000年左右的毛皮裤。随着纺织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密切,新疆裤子的质地也日趋多样,有毛布、丝绸、棉布、麻布等缝制的裤子。  相似文献   

13.
2007年8~9月,新疆库车县在友谊路地下街建设施工过程中,在开挖的基坑南端发现一批古墓葬,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阿克苏地区文物局、库车县文物局共清理发掘砖室墓7座,小型竖穴墓3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