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物价变动如何影响居民消费是当前广受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依据河北省价格和消费统计资料分析不同类别商品价格上涨对相应项目居民消费的影响,并构建消费-物价函数对这一影响进行测算.消费-物价函数量化测算的结果显示,即期消费对物价涨幅的弹性为0.126,即物价上涨1个百分点,当期消费支出增长0.126个百分点;上期物价对消费的弹性为-0.27,即上期物价上涨1个百分点,影响本期消费支出下降0.27个百分点.报告认为,应采取有效措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冲击居民消费,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步伐,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更加重视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消费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宣恩县消费物价变化情况入手,对今年以来消费物价快速上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当前消费物价上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颜仕英 《社区》2008,(33):50-51
物价上涨,日常开销逐渐增大,如何省钱而又不让自已的生活质量下降?一些网友想到了出门消费前先上网淘打折券。他们打着“让生活的精彩不打折”的口号,称自己为“淘券族”。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广东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和CPI调查资料,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对广东城镇住户不同收入层居民的消费支出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短期看,物价上涨使城镇不同收入层次(按五等份分组,下同)居民的消费支出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低收入层次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幅度最大,普遍高于其他收入层次居民;从长期看,物价上涨对城镇不同收入层次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不尽相同,其中使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和高收入户的支出增加,而使中等收入户和中高收入户的支出减少.但是,无论从长期还是从短期来看,物价上涨对低收入户的影响最大,其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均高于其他收入群体的支出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5.
“适度通胀就像适度怀孕。”在全球消费物价上涨的时候,人们应该记住这句格言吗?即使美国经济由于衰退而震荡,发布的数字也显示2007年12月的消费物价指数从2006年的2.6%上升到4.2%。在欧元区,通胀步伐为3.1%是欧元流通以来最快的。中国的通胀率是6.9%,系11年来最高。  相似文献   

6.
消费的一项系统论分析——兼论建立消费生态学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不是一种孤立的、单一的行为。消费作为经济活动四个环节中的一环,它是一种经济性行为;同时,消费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也是一种社会性、生态性的行为。因此,必须从经济、社会、生态不同的角度来系统地研究消费,由此而产生消费经济学、消费社会学、消费生态学。  相似文献   

7.
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压舱石”,未来消费仍将是拉动内需的主要动力。从消费主体看,最终消费以居民消费为主,其中城镇消费持续稳步提升,而农村消费占比不断下滑。从消费结构看,居民消费以“食”“住”等生存性消费为主,两项占比超半数以上,其他发展性消费有待提升。从消费差异看:(1)就区域差异而言,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居住成本过高,挤压了其他消费,尤其是有益于个人发展的教育、健康等消费升级过程。而中部地区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和医疗保健消费占比相对较高,消费升级具有较大潜力。(2)就城乡差异而言,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新冠疫情冲击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影响较小,预计随着政策的加力提效、经济活动的恢复,农村居民将会推动生活必需消费品的恢复,而城镇居民有望推动发展型消费品的恢复。(3)对于不同收入阶层,消费收缩分别表现为“无钱可花”“钱少不敢花”“有钱不愿花”“钱多没处花”的特征。疫情冲击使得居民消费信心呈现断崖式下跌,消费收缩并呈现出结构性分化特征,消费升级受阻。未来为应对冲击,应重点关注消费的结构性特征,把握好短期和中长期政策节奏,促进消费有序平稳恢复。从短期来看,提振消费最...  相似文献   

8.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偏低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认为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且增长缓慢是导致需求不足的关键因素。此外,商品有效供给不足,农村的消费观念、消费环境和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通过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分析,对农村未来消费热点做了预测,并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以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研究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深受异化理论的影响,提出了异化消费的概念。弗洛姆看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社会中,异化非但没有减轻和消除,反而愈演愈烈,人性非但没有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反而更加扭曲。消费让人异化,成为消费的机器。他提出,人应该走向人道而健康的消费之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近两年来城镇居民的消费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一些探讨。作者认为,不断完善消费政策,大力提倡和鼓励消费,培植能够支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消费热点,保持国内消费需求的稳定快速增长,对促进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村消费问题,有消费能力问题,更有消费安全问题。农村消费环境令人担忧,安全消费是众多农民群众共同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消费不仅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之一,同时也是一种伦理现象。消费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在消费社会,消费行为与消费的自然本质开始发生背离,造成了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探索消费异化的原因,确认合理的消费原则,引导人们逐步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消费既是一个个体性的概念,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化范畴。就个体的日常消费而言,在某种意义上,消费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身份,而消费自由则是这种身份得以确立的一个根本性的前提,消费的目的是幸福,但消费的增长并不能总是促进人们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消费活动并非完全是消费者的个人行动,它还会受到社会舆论、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社会上存在许多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观,加大对消费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力度,使广大消费者树立适应时代的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以便进行合理的消费活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破除旧的传统的消费观,树立新的科学的消费观,即破除畸形的消费观,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破除传统的储蓄消费观,树立储蓄与举债结合的消费观;破除狭隘的物质消费观,树立物质文化等全面消费的大消费观;破除传统被动保守的消费观,树立现代积极主动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5.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鲍德里亚认为,当今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成为消费社会。消费已经从物品消费转变为符号消费、图像消费。消费是一种操纵符号的行为,人们对符号的追求是无穷的。要成为人们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变成符号、图像。人们通过符号建立差异,通过符号获得拯救。  相似文献   

16.
自1978年中国社会进入消费转型期以来,如何激发国内消费需求,建立一种合理的消费发展战略成为关系到中国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分析建国以来中国消费政策的嬗变,揭示出建国以来在消费基本理论问题上的争论以及围绕争论所引发的消费理念的嬗变,并分析随之导致的中国社会的变化,便于更好总结我国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消费政策,最终促进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聂卫民 《金陵瞭望》2006,(15):29-30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创新求发展、和谐为主线、民富为根本.咬住“两个率先”不放松.在2005年以来出台的各项富民政策传导效力的综合作用下.上半年南京市城市居民收入实现了高起点开局.增长速度继续呈现高位运行态势.居民家庭总收入为10032.6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9%.扣除物价上涨的影响.实际增长16.0%。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226.1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1%.扣除物价上涨的影响.实际增长16.2%。居民生活也同时得以稳步提高.家庭总支出为人均8866.4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7%.消费支出为人均5783.1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扣除物价上涨的影响.分别实际增长了19.7%和7.6%。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情感消费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个性心理、家庭收入、学校环境和大众传媒的影响,情感消费作为大学生消费的组成部分,比重不断上升,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倡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优化消费结构,从而理性地消费。  相似文献   

19.
对青年消费趋势变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和消费是互为表里的,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不同时代青年的生活需求是不同的,而不同的生活需求就构成了青年的消费特点。当代青年消费的发展趋势有其内在规律,研究青年消费趋势的变迁,有利于全面认识和把握青年,以便于使青年能更科学、更合理地进行消费。青年消费受动于社会环境,也引领着大众消费的潮流。  相似文献   

20.
符号消费已成为消费一大趋势。本文探讨了符号消费与商品消费的区别,并重点对符号消费的形成机制及引导策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