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的问题上,曾经出现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曲解,有人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人学空场"!对此,笔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创立的内在逻辑线索以及关注的终极目标三方面来论证"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一、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二、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内在逻辑线索;三、人的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哲学中人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希腊人学思想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较为少见。本文在这方面作了初步探讨。文中概述了西方人学从理性人学到宗教人学再到理性人学的发展,论述了古代理性人学的内容和实质,说明了斯多葛派人学的神化,标志着向中世纪宗教人学的转化,挖掘了古代各种人性思想(人性的自然性、社会性、先验性)的萌芽及其发展。这项研究对于探索西方人学思想的发展规律,弄清哲学与人学的关系,正确理解人性和人的本质,自觉确立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希腊人学思想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较为少见。本文在这方面作了初步探讨。文中概述了西方人学从理性人学到宗教人学再到理性人学的发展,论述了古代理性人学的内容和实质,说明了斯多葛派人学的神化,标志着向中世纪宗教人学的转化,挖掘了古代各种人性思想(人性的自然性、社会性、先验性)的萌芽及其发展。这项研究对于探索西方人学思想的发展规律,弄清哲学与人学的关系,正确理解人性和人的本质,自觉确立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略论休谟哲学的人学转向@黄振定本文结合评析西方学者关于休谟人学思想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对休谟《人性论》中的人学主题作了系统考察。首先,考察了休谟的“以情感道德为人性立本”思想的提出、基本内容及其在西方人学思想发展中的意义;其次,剖析了休谟“‘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从对人的人文关怀开始,随着对人类社会的深入研究而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科学的有关人的本质理论。一切自然科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以人的需要为核心,研究一切社会、自然科学都是为了使人类能够更好地生存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类的解放。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理清其发展脉络是理解和习得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人学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热点 ,但马克思主义不是人学 ,当然也不能说马克思主义不研究人 ,没有人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马克思明确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人的科学方法论。在马克思那里 ,对人的研究不是从抽象的共同人性 (感性或理性 )出发 ,而是从社会历史的客观现实出发 ,从复杂的社会表象中总结提炼出人的本质 ,运用由抽象到具体的辩证思维 ,通过对它在现实生产生活中发展、充实的理论再现 ,最终达到一种具体的科学认识 ,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对我们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及社会批判理论性质和内容的理解。 80年代以来 ,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尽管不同的论者都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同一文本作为依据的。这里的几篇论文就是尝试从科学地解读马克思出发 ,结合当今的时代问题 ,对人学研究的基本立场、方法、内容等问题作了探讨 ,以期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无数哲人都在追问人的本质,试图回答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同时不断反思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通过中西哲学相关内容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人是自然之人、社会之人,同时又是超越现实的理想之人。中国哲学在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思想架构下,常常从伦理学角度去阐释、解读人,有关人性善恶的争论千百年来绵延不绝,一部中国哲学史便是颇具人本特色的关注人事和社会的人学史。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年的人性论研究出现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论断为根据的人性论、结构层次人性论、"类哲学"的"双重生命"人性论、文化人性论、伦理本位的人性论等,虽然这些理论探索完全革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观念,但是,相对于世界思想史上相关的前沿成果,并没有达到实质性的超越。因为对于人性不能做出一劳永逸的封闭性定义,所以,各种人性的研究理论,包括马克思关于人性的理论都需要与时俱进。人性论与社会历史观,两者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而是随着时代变迁而此消彼长。以现代哲学的视角来透视,人性问题完全可以作为人学或整个哲学学术的出发点或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学理论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是涵盖哲学和各门社会科学,以及若干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的综合性问题。它不仅是当前国际、国内哲学界、人文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研讨的热点,也是自然科学技术界(例如研究全球发展战略问题)关注的一个重点。人怎样认识自己,怎样做人,这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比认识自然和社会更加复杂和困难。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革命变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彻底批判了旧哲学对抽象的人的崇拜,继承了人类在人的理论方面的优秀文化遗产,建立了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使人们对人自己开始进入了真理性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问题有非常精辟和深刻的论述。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见物不见人”,是“人学的空场”的指责是没有根据的。但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教条主义和指导思想上左的倾向的影响,在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教学和研究中确实对人的问题的研究有所忽视。改革开放十年来,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学术界、理论界对人的问题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在这个领域中确实存在着西方人本主义的思潮,特别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严重影响,它们宣扬各种抽象人性论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攻击社会主义制度,贬低、歪曲、篡改,以至完全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科学学说,制造了很多迷雾和混乱,因此,当前在人学研究中,也存在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1989年8月,在国家教委委托北京大学举办的《人的理论》研讨班上,一批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有研究的学者讲授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这里发表的是其中的部分内容。这些文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百家争鸣的方针,各抒己见,从各个方面论述了人学理论问题,但这些文章的观点也不完全一致。本刊希望它们的发表,能进一步推动人学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人性:社会塑造与主体选择的统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性问题是哲学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探讨人性问题的实质在于为人类获得并完善自身本质寻求标准和意义 ,为人性提升和完善提供方向和支撑。人性不是既成的 ,而是一个获得性的过程 ,是社会塑造与主体选择的统一过程 ,是去恶扬善的过程。社会塑造为人性的提升提供导向和创设必要的社会人文环境 ,主体选择是对社会塑造的内化、自觉与升华。社会塑造只有同人的觉悟结合起来才能使人性完善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观的确立,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向的人学理论。这种理论是对以往哲学的批判和逻辑发展,使哲学真正回归到现实人本身。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研究和考察人,对人的问题作了科学解答,揭示了人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实现了人学理论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形态,对当下我国人学理论研究、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试论欧洲近代哲学中的人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近代哲学中的人学思想的发展分为感性人学和理性人学两条基本发展路径。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和社会的关系、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生活目的、人的自由等方面,感性人学和理性人学具有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西欧中世纪人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西方人学思想发展的脉胳,探索了宗教神学与人学的关系,论述了中世纪人学思想的产生和神化的人的起源、堕落与拯救的人学内容与实质,同时对现代西方宗教哲学、人文哲学的影响进行了涉猎。认为这项研究对于探索西方人学思想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宗教这一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及其与人学的关系,从而自觉确立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性理论的抽象与具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性理论是人学乃至整个哲学的理论内核。抽象人性论脱离人的现实存在和社会发展,脱离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关系,把诸如理性、语言、意志、情欲、利己等共性特征作为人的永恒不变的人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和人。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对抽象人性论的批判并非全盘抛弃,而是尽可能借鉴和吸收其合理的因素。人性的理论抽象只有上升为理论具体才是深刻和全面的,才能有效地指导解决人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具体人性论应符合以下四点要求:一、具体人性论中揭示的人性不是单一的规定,而是多种规定性的有机统一;二、具体人性论把结构方法和历史方法结合起来,从共时性和历时性展示人性的丰富具体内容;三、具体人性论要结合具体社会机制、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客观环境来揭示人的活动;四、具体人性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揭示人性的内涵及外延,这种揭示同人的存在、需要、理想、价值的分析在内容上相互溶合。  相似文献   

16.
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以前的哲人们未能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关键在于没有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这一问题,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整个西方传统哲学的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的思维方式,只有把它运用到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之中,才能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被无产阶级文豪高尔基称之为“人学”的文学,以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为主要描写对象,当然应该义不容辞地表现人性。在我国几年来,文学创作对人的思想、感情、心灵、命运、理想和追求等普遍关注,表现了文学家对人性问题的哲学思考,涌现出许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表现人生和人们社会关系发展变化的优秀之作。然而,也有一些作品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背离了生活真实,违反了四项基本原则,在表现人性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出现了种种不能容忍的失误,陷入了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泥坑,玷污了神圣的无产  相似文献   

18.
哲学,就其本性来讲,是关于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学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彻底地体现了这一本性。正是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为自己哲学内容,通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分析以及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马克思揭示了人的资本主义的存在方式,把自己的哲学标注为: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了自己的哲学革命,也把作为人学的哲学推向了前进。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朱光潜、李泽厚、蒋孔阳、刘纲纪等理论家纷纷将研究视角转向马克思前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并在自然的人化、美的规律等问题上进行了论争,试图从《手稿》中找到人道主义、人性发展和人的自由的论据,从而确定“美学热”的合法性存在价值。朱光潜、李泽厚等从“自然的人化”理论出发,建构起全新的马克思主义主体观与实践观。同时,也带来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热潮。理论家们认为审美不仅构成了主体实践的一部分,更是参与到作为社会历史实践的“人的解放”进程。“美的规律”问题的探讨则完成了美学意识形态的自我建构和主体性美学延展的目标,成为人道主义思想在美学领域的深化。当美的本质问题和人的本质问题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以主体性为核心、以人学为价值取向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框架,从而具有知识分子文化启蒙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一种文艺学思想体系,首先必须找准艺术哲学意义上的理论支点,以便建立起科学的文艺理论话语系统。我们认为,建构新型文艺学的理论支点应该是人学,即人的哲学,或曰人的艺术哲学。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学说为文艺学的逻辑起点,重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时代精神的文艺理论当代形态。这基于以下理由:其一,以人学为艺术哲学的理论支点,将有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其二,以人学为理论支点更切合文艺的本质和本性;其三,以人学为理论支点,将有利于文艺学研究与时代理论大势协调同步;其四,人学的理论支点还将增强文艺理论体系广泛的包容性,有助于吸纳和融汇中国古代和外国的文艺观念或理论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