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口普查的基本目标是估计其净误差率.以美国为代表的诸多国家通常使用基于配对样本的双系统估计量估计实际人口数,并以它为标准估计人口普查的净误差率.瑞士则通过构造基于非配对样本的普查人口数与实际人口数的比率估计量的方法来估计净误差率.利用实际数据资料和有关公式,瑞士普查局估计了2000年人口普查的净误差率,普查遗漏率和普查错误计数率.实证结果表明,瑞士2000年人口普查计数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人口普查不可能100%计数每一个人。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人口普查后组织事后调查,使用双系统估计量另行求得一个全国人口真实数的估计数,并以此为标准估计人口普查的净遗漏率。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后都进行了事后调查,其主要缺陷是未对抽取的样本事后分层,未估计“全国真实的人口数”。建议我国2010年事后调查方案在克服这两个缺陷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全国的样本总量。实行两步抽样等。  相似文献   

3.
胡桂华 《西北人口》2007,28(4):98-102
本文概要地叙述了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后所进行的准确性和数字评估调查(A.C.E.调查)。它包括:抽样设计、事后分层、双系统估计等等。  相似文献   

4.
关于2000年人口普查质量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漏报率比以往普查有显著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8个省18位普查机构工作人员、11位普查员和23位群众的走访调查,探讨了影响2000年人口普查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漏报率比以往普查有显著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8个省18位普查机构工作人员、11位普查员和23位群众的走访调查,探讨了影响2000年人口普查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2000年准确性和数字评估调查结束后,美国学者对该项调查进行了评价,本文概述了他们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7.
胡桂华 《西北人口》2007,28(1):40-44,48
在1990年人口普查中,美国人口普查局专门专门组织了一次旨在总结普查经验的抽样调查,以查明人口普查遗漏(重复)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遗漏(重复)一般源于下列原因:家庭复杂;房屋不规则;频繁迁移;语言障碍,等等。应该采取措施以减少遗漏或重复记录。  相似文献   

8.
周游  朱敏  蒋华 《西北人口》2009,30(5):27-31
为制定城市发展规划,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对城市合理人口容量进行测算。考虑人口容量与经济、社会、自然的关系,选取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弹性系数、产业发展、耕地资源、水资源为制约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测度各因素制约下的人口合理容量,最后应用“木桶原理”得到同时满足各个制约因素的人口合理容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年龄移算方法进行队列对比对2010年的分性别分年龄人口的漏报或者重报进行了评估,发现:在0~9岁人口按1990年普查漏报率为底线的情况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年龄人口漏报率为0.75%,重报率为0.55%,合计误差率为1.30%。采用布拉斯逻辑特生命表系统对低龄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死亡漏报做出测度,2010年低龄人口的死亡漏报非常严重,漏报率超过60%,男性婴幼儿漏报更为严重;老年人口的死亡漏报也平均在5%以上,不分年龄达到20%。出生漏报和育龄妇女重报带来生育水平的失真,经过漏报回填,2010年生育水平应该在1.52以上。由此显示,在运用2010年普查数据时需要进行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10.
黄润龙 《人口研究》2003,27(3):47-49
第五次人口普查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首次普查.文章认为,延用传统的常住人口调查及过于复杂的调查指标体系是造成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漏登的主要原因.针对社会上大量的流动、迁移人口,文章建议人口普查应以调查现住人口为主,同时应多方位地提供普查信息化资料,提供优质统计服务,使普查成本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11.
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中国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这些因素到底对中国社会保障模式选择影响有多大?对于这些问题,至今我们的了解仍显不足。对重庆市城乡居民福利态度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呈现出较为明显社会公平取向的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特征、制度效果等因素对城乡居民均有显著影响。制度效果、恩格尔系数和文化程度、性别等因素对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模式取向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