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本文以中国2006-2010年期间上市的所有民营公司为样本,探讨民营企业在母国的政治关联对其国际化成长的促进作用与机制,并通过细分国际化的维度,考察了在母国具有政治关联与不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在国际化战略层面提升企业价值的具体路径差异。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企业国际化对企业价值总体上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国际化深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国际化广度对企业绩效具有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第二,民营企业在母国的政治关联对其国际化程度总体上不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进一步发现,民营企业的母国政治关联对国际化深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却显著地负向影响国际化广度;第三,母国的制度环境对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与国际化之间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制度环境对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与国际化深度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对于政治关联与国际化广度之间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第四,总体上,相对于不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而言,在母国已构建了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所实施的国际化战略更有可能带来公司绩效的提升。我们进一步发现,政治关联型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深度对企业短期经营状况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作用;但长期而言,政治关联型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深度对公司的市场价值却并没有显著的提高。而在母国无政治关联型民营企业的业绩受到国际化广度显著的正面影响,但国际化深度对企业绩效却不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验证了民营企业在母国的政治关联对其国际化路径或模式选择具有显著的调节影响。  相似文献   

2.
笔者以2011~2012年我国沪深A股市场121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政治关系与政府压力对民营公司实际税负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政治关系的民营公司实际税负,要大于没有政治关系的公司,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政府压力越大,民营企业的税负越大,但政治关系弱化了政府压力对民营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杨京京  蓝海林  何爱 《管理学报》2012,9(9):1292-1297
利用实物期权理论,利用867个民营上市公司样本,实证分析了民营企业先天"出生"和后天"红顶"这2种政治关联形式对企业成长的作用,其中,前者指民营企业家和高管是否拥有政府工作经历,后者指是否拥有人大政协的政治身份。实证结果发现,政府经历型关联提高了企业增长期权价值,但是政治身份型关联却降低了企业增长期权价值。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并非必定带来绝对收益,而是具有"得到与付出"双重效应。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民营企业的战略意图逐渐向市场化倾斜。  相似文献   

4.
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在政策层“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的背景下,国有资本入股民营企业的“反向混改”案例逐渐普遍且呈增长之势。考察国有资本影响民营企业经营和治理的机理和路径,系统评价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的经济效果,对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国有企业引入民营资本的混改模式,关于国有资本入股民营企业的“反向混改”的研究较为匮乏,因此亟须更多的研究关注“反向混改”的模式、治理效应和经济后果。结合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的制度背景,基于企业税收负担视角,运用2009年至2020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的数据,研究非控股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税收征管强度和高管政治关联对非控股国有股权与民营企业税收负担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从企业税收优惠和税收规避激进度两个方面考察非控股国有股权影响民营企业税收负担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非控股国有股权能显著减轻民营企业税收负担。其次,相对于税收征管强度较低的地区,非控股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税收负担的减轻作用在税收征管强度较高的地区更显著;相对于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非控股国有股权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减轻作用在无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中更显著。最后,非控股国有股权主要帮助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而不是促使企业开展激进的税收规避行为减轻税收负担。民营企业通过让渡一定的股权给国有股东,能够建立一定的政治联系,从而在经营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政府优惠政策。研究结果丰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税收的相关研究,有助于理解国有资本影响民营企业经营和治理的机理和路径,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和经验证据,对于减轻民营企业税收负担、促进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和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2-2007年沪深两市的ST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企业的政治关联对财务困境公司获取政府补助的影响.结果显示:(1)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对企业处于财务困境时获取政府补助有显著影响,但对国有企业作用不显著.(2)考虑企业所处的地区环境差异之后,本文发现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优势受到地区财政富余程度的显著影响,而地方政府干预要起作用也受到地区财政状况的制约.只有在地方财政有充足财力的情况下,民营企业才可能利用政治关联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3)从政府补助的效果来看,政府补助虽然可以在救助当年明显改善公司业绩,但对公司长期业绩的提升作用却因企业政治关联程度和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政治关联较弱的民营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对公司长期业绩的提高作用显著,但对于国有企业以及具有较强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作用则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政治关联导致了政府补助资金的低效运作.  相似文献   

6.
邓建平  饶妙  曾勇 《管理学报》2012,(6):936-942
以市场化环境及企业家政治特征的视角,分析我国民营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动机。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等制度环境深刻影响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建立。市场化程度越低、政府对市场和企业干预程度越高、非国有经济发展程度越低、金融业市场化程度越低和法律保护环境越弱的地区,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程度越高。研究还发现,政治关联型企业家控制的企业,其政治关联的程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性运用的角度,研究我国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社会责任与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对2008-2010年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民营企业中政治关联的确广泛存在,政治关联能给企业带来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的融资便利,地方性政治关联与长期贷款的正向显著性比中央性政治关联更强;社会责任履行度越高越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贷款,并且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够帮助企业建立政治联系。本研究为我国转轨经济时期民营企业寻求替代性机制来解决融资约束问题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8.
李四海  陈祺 《管理评论》2013,(1):155-166
中国民营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成功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安排是影响市场参与各方会计行为和会计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民营企业外部环境中的制度安排,探讨了市场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关联制度对会计信息在民营企业债务融资中契约有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转型经济背景下产权保护替代机制的政治关联会显著减弱会计信息的债务契约有用性,并且在市场进程慢、法制水平低的地区,这种影响更为显著。研究同时发现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贷款过程的影响是通过获得政府隐形担保的方式完成的,而非直接干预债权人贷款决策过程。这些研究结论表明在中国转型经济的背景下外部制度安排成为了民营企业债务契约签订过程中契约双方考虑的重要因素,当把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中的制度安排相结合时能够向利益相关者传递更加全面的企业内部信息。  相似文献   

9.
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是为寻求金融资源而与政府互惠的一种战略行为.本文以2007-2010年1489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了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对债务融资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政治关联和政府的作用.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慈善捐赠有助于债务融资.这种效应主要发生在政治关联民营企业中,而且信贷分配市场化程度越高,慈善捐赠对债务融资的影响越小,政治关联对两者关系的影响也越小.进一步研究发现,慈善捐赠对债务融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长期借款上,管制行业政治关联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更有助于债务融资.政府通过对信贷分配的干预与民营企业进行资源交换,是政治关联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影响债务融资的关键.本文的研究立足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中国的现实情境,从债务融资角度,证实了民营企业通过慈善捐赠“购买”金融资源的行为逻辑,这对于理解我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动机和影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在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政治关联为民营企业带来的绩效提高及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倡企业利用合法手段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政治关联的合理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多元化经营趋势的发展,企业与竞争对手在多个市场上相遇并形成多点接触早已成为常态。在企业与竞争对手间形成多点接触的背景下,许多学者验证了多点接触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在转型制度环境下,政治关联将有助于降低市场壁垒使企业进入对方所在的市场,这会增强企业间的多点接触程度并降低竞争强度。然而,对政治关联如何影响多点接触进而影响企业绩效的内在机制还鲜有研究。        基于政治关联对企业进入对方所在市场行为影响的逻辑,将市场互换性作为调节变量,利用STATA软件和OLS回归分析方法,以2008年至2014年中国9家上市民营房地产企业在151个区域市场分布变化情况作为样本,结合相互容忍假说,探讨在多点竞争环境下政治关联和多点接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治关联可以降低市场进入壁垒,使企业达到主动增加与其主要竞争对手多点接触程度的目的,进而对企业绩效有积极的影响;另外,市场互换性能负向调节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在中国制度环境下,讨论多点接触对企业经营过程产生的影响,为中国企业在多点竞争环境下实现提升绩效的目的提供一个方向,为企业有效增加多点接触程度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法,也为日后进行多点接触问题的研究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政治关联形式、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生产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强  曾勇  夏晖 《管理科学》2012,25(2):1-12
政治关联效果存在争议,从生产率角度考察政治关联的效果能够提供最直接的经验证据。以中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和Heckman二阶段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政治关联及其形式、制度环境和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治关联有助于生产率的提升,董事长政治关联与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制度环境影响政治关联的效果,政府干预较为严重、法律环境较差的地区,政治关联导致的生产率提升效应更为显著;制度环境差的地区,无论是董事长政治关联还是总经理政治关联对于提高企业生产率均具有更强的效果,这些研究结论在考虑政治关联内生性的情形下依然成立。相关研究结论为客观地认识民营企业复杂的政商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We quantify the private returns and social costs of political connections exploiting a unique longitudinal dataset that combines matched employer–employee data for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Italian firms with administrative archives on the universe of individuals appointed in local governments over the period 1985–1997. According to our results, the revenue premium granted by political connections amounts to 5.7% on average, it is obtained through changes in domestic sales but not in exports, and it is not related to improvements in firm productivity. The connection premium is positive for upstream producers for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only, and larger (up to 22%) in areas characterized by high public expenditure and high levels of corrupt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gains in market power derive from public demand shifts towards 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 We estimate that such shifts reduce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by approximately 20%.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治理转型、政治联系与公司业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系统理论,从治理结构视角构建以实际控制人、董事长、CEO、监事会主席为核心的政治联系指数,以2003年~2007年持续经营的234家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治理转型视角下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程度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总样本而言,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指数逐年降低,验证了治理转型的观点;公司规模越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政治联系程度越强,政治联系指数与资本负债率、长期负债率正相关;具有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政治联系指数越高其财务业绩、市场业绩、资产周转率越差,高政治联系公司的政治联系指数与长期投资比率正相关.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既有优惠的融资收益,又面临公司业绩下降的风险,在政治联系对民营企业业绩双重影响的背景下,建议民营企业实现政治联系合规,推进公司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a political economy theory of fiscal policy and unemployment. The underlying economy is one in which unemployment can arise but can be mitigated by tax cuts and increases in public production. Such policies are fiscally costly, but can be financed by issuing government debt. Policy decisions are made by a legislature consisting of representatives from different political districts. With the available policies, it is possible for the government to completely eliminate unemployment in the long run. However, with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the economy always has unemployment. Unemployment is higher when the private sector experiences negative shocks. When these shocks occur, the government employs debt‐financed fiscal stimulus plans which involve both tax cuts and public production increases. When the private sector is healthy, the government contracts debt until it reaches a floor level. Unemployment levels are weakly increasing in the economy's debt level, strictly so when the private sector experiences negative shocks. Conditional on the level of workers employed, the mix of public and private output is distorted.  相似文献   

16.
Liam C. Malloy 《LABOUR》2016,30(1):61-87
Top marginal tax rate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etax income growth of the bottom 90 per cent — those who are not subject to the top rates. To explain this correl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nd tests a model in which executives can increase firm profitability by (i) increasing the firm's level of technology and (ii) decreasing labor costs. In the model, higher marginal tax rates may reduce pretax inequality by increasing the average income growth of workers. This hypothesis is tested by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top marginal tax rates on (unobserved) relative bargaining power between labor and firms and, therefore, on the income growth of workers in the USA. Bargaining power, in both the theoretical and the empirical models, is proxied by private‐sector unionization and use of offshore labor resulting in higher imports.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nalyses for various corporate tax systems whether the capital gains tax distorts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how tax effects could eventually be neutralized. In case of the disposal of shares between private investors the capital gains tax, the corporate tax and the income tax on dividends induce a triple taxation. On the contrary, distributing cash via share repurchases instead of paying out dividends can lower the tax burden in a classical corporate tax system and a shareholder relief system respectively. These findings necessitate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hare repurchases and other realizations of stoc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utral capital gains tax. While the capital gains taxation on transactions between private investors has to be reduced, the taxation of share repurchases must be matched with the respective dividend tax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