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以现代化进程为轨迹,以环境行为为评价标准,目前人类至少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田园生活、竞生生活、物欲生活和绿色生活四种生活方式,四种生活方式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人类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某种生活方式,也存在主动选择某种生活方式的可能。现代化赋予了人们在价值塑造、信息传播、行为选择等方面的主动性,因此,人们有条件在实践中不断构建绿色生活方式。同时,绿色生活方式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新技术的应用还需要一系列子系统的支持才能不断推动公众绿色生活方式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低碳生活: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志 《理论界》2011,(8):37-39
在全球低碳浪潮背景下,低碳生活是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型,是城市人应对环境变化的自觉行为,是人之本真追求与道德关怀的现实叩问与对话。从狭义城市生活方式角度来看,低碳城市生活方式的建构需要把握、理顺好低碳生活与消费、休闲生活方式的关系,并以此寻求低碳城市生活方式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生活方式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生活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就当前中国社会而言 ,生活方式现代化也是矫正社会生活方式的问题倾向之必需。生活方式现代化有当前目标和长远目标两个层次 ,但长远目标更为重要 ,它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进步性、个性化、变动性与适应性、科学化、道德化以及审美化等方面的要求。而要建构现代生活方式 ,则应从培养生活主体积极的生活精神 (生活心理、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 )入手 ,让每个生活主体在扬弃当前生活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生活实践 ,并由社会通过监督管理和各种引导措施对全社会的生活方式进行整合。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建构起现代生活方式 ,最终实现生活方式现代化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4.
网络具有二重性,它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生活方式也具有二重性,它既有现实生活方式,也有虚拟生活方式;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网络二重性对大学生生活方式二重性产生直接的影响。网络的自然属性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生活资料,二重地改变大学生生活的时空结构,对大学生自身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诸多方面改变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自然属性。网络的社会属性通过以人为中心节点的互联,对大学生的劳动方式、劳动地位以及协作模式等产生了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5.
城市和乡村建设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经济的发展导致城乡形成统一体,包含体制一体化、产业结构一体化及生活方式一体化等.本文在城乡生活一体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选取了生活收支、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三个领域的若干个反映城乡生活一体化的重要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陕西城乡生活一体化的进程做出了基本判断和分析,并提出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方式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设崭新的乡村生活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哲学和美学的崇高使命就是寻求一种宜人的生活方式。以农业为载体的乡村生活方式不同于以城市为载体的城市生活方式 ,乡村生活方式体现出来的和谐性、人文性、非功利性等特点有助于我们克服城市生活方式的不足。但乡村生活方式又有新旧之别 ,旧的乡村生活方式因为低效、狭隘、缺乏主体性而被城市生活方式否定。而崭新的乡村生活方式因其对城市生活方式与旧的乡村生活方式的超越 ,成为一种宜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期,把握和预见社会转型的特点和趋势,适时调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休闲方式、消费方式,是促进人与社会健康、文明、理性、平衡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这个背景下,对转型社会中的生活方式做一学理性的思考,其中社会转型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生活方式作为生活实践与学科研究的历史如何发生、当代生活方式的特点与核心体现在哪里等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居住伦理旨在探索人居建筑之于个体和居住主体之间、人之居和居之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及人类幸福的实质及达致的途径.其研究范畴为居住建筑、居住环境和居住方式.百年以来,中国学界对居住建筑伦理研究得最为充分、系统;居住环境伦理的研究虽已起步,但仍存在滞后现象;居住方式伦理的研究取得一些成就,然也有非独立、非系统的特征.这些局限性正是未来居住伦理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坚持的基本理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活动上,还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上.构建和谐的方式生活,本身就体现出人们的根本利益所在.本文从生活方式入手,探讨定义、要素与属性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出构建和谐生活方式的必要和内涵.又从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论内涵探讨,得出结论,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生活方式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0.
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活方式作为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自马克思开始,相继有马克斯·韦伯、凡勃伦以及布迪厄等西方社会学家对此都有论及.通过对西方学者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历史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条理论发展的大致脉络,即生活方式逐渐从附属性概念发展为具有独立意义的概念.同时,随着西方社会进入消费社会,对于消费方式的研究取代了生活方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新华 《理论界》2009,(6):184-185
法治社会中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知道相关的法律,理解立法精神,并能够在生活中自觉地遵守这些法律,维护好正常的社会秩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民已经形成了依法维权、依法提升个人主体地位、保护私人空间、理性行事等法治生活方式,这将对法治社会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今天,现代化大生产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现实的生活世界,人们的生活如此受现代化大生产的主宰,以至于我们可以说,生活是被生产的生活.现代化大生产的深度影响力已经触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的广泛的社会参与性以及消费导向性使生产与生活更加一体化.这就决定了现代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现代生活方式是一种消费主义主导的、商品逻辑泛化的和高度同质化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大生产同样也决定了现代生活方式的主要问题:人们迷失在虚假的幸福意识中而缺少对生活的自觉反思;人们迷失在形式的个性张扬中而缺少对自我的确当定位;人们迷失在喧嚣的现实生活中而缺少对生活的超越维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期现代生活方式的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活是人形成自身的根基和寓所,生活方式应成为我们把握生活进而把握社会、历史的重要视角.社会转型既带来了生活方式新特点的生长,又引发了诸多内在冲突.建构现代生活方式是一项艰巨、繁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给予应有的关注与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王茜 《学术论坛》2015,(2):96-101
“生活世界”是现象学对人的生存世界的描绘,它既是先验本体论层面上以感知觉为基础的存在结构,又同时指向实存维度中具体的历史文化世界。文学作为生活世界的显现,开启了一个与日常生活层面的现实世界相平行的时空。文学中描绘的自然事物隶属于作品所展现的生活世界,与现实中的自然事物并没有直接对应的指涉关系,在不同的生活世界中作为文化反思建构整体的“自然”也有不同的意涵。生态批评的任务就在于引导读者进入作品的生活世界,进而理解自然事物在不同生活世界中的不同存在方式,从而超越物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现代自然观,探寻人与自然发生存在关联的多重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我国生活方式研究20年来的实践,阐释了生活方式范畴特有的主客体相结合、表征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和对现实生活超越的概念特性,揭示了生活方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不可替代的理论建构功能,并对如何实现生活方式研究学科化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低碳生活的环境道德诉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碳生活的本真内涵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低碳生活方式的全球化推进是一场深刻的价值观革命,内含诸多环境道德诉求,需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提高环境道德觉悟,以促进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普及。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人们的生活质量、生命价值的体现形式密切联系,并以其特有的功能介入生活领域.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发生明显的变化.本文试图从现代生产方式和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以及体育独特的功能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做一阐述.旨在探讨社会转型期体育在健康生活方式中的作用,以期更好发挥体育的功能,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建构可持续生活方式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完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内在要求。要建立这种生活方式 ,必须在生活主体、生活消费、生活质量、生活伦理和生育理念上实现转定  相似文献   

19.
论明中叶吴中士人的生活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代特定的政治环境和江南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吴中文人形成了特殊的人生态度和文化性格.他们不再是奋不顾身投入政治生活,而是关注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萦绕心际的不再是抽象的家国天下,而是自己的具体生活;最能牵动情怀的不是功名富贵,而是日常生命的流逝;不是所谓抽象的人生价值,而是自己世俗的生活情趣和享受.促使中国社会由古代走向近代的内在驱动力,正来自于这里.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需要体现在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上。基于CGSS2010年的数据分析个体选择绿色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发现,越认同自己的环境保护义务、越多接触大众传媒、居住在城市、在闲暇时间读书充电的个体行动者,越倾向于绿色的生活方式;是否有过非农的工作经历和受教育程度等并不显著影响对绿色生活方式的选择。现代性的发展带来了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和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促使人反思现代性问题,而反思性就孕育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