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歧义是指语句有两歧或多歧意义,可同时形成两种或多种解释的一种语言现象。比如,“我们要学习文件”这句话就有三种理解:一是我们打算学习一下文件;二是我们索要供学习的文件;三是我们应当学习一下文件。 相似文献
4.
<正> 公文是用来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指导工作和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一种文书。公文写作中通常涉及到公文的主旨、材料、结构和格式。公文仅仅做到了主旨明确、材料充实、结构合理、格式规范是不够的,如果公文的语言不能简洁明了地说明公文的主旨,那么,这篇公文也是失败的。公文语言是机关、团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在人们习惯认识中,公文写作只是一些人云亦云、随意拼凑的套话堆砌.为此,我国著名公文学家、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前会长苗枫林先生早在 20世纪 80年代就热诚呼唤正确公文理论的出台.感此,笔者于1996年开始,陆续提出了"公文正文三要素说"理论(详见拙著<公文正文三要素说与公文正文格式化导论>一书及有关论文),揭示了公文文体自身独特的内在规律,可以帮助人们对公文正文内容达到"无一字无来历"的透彻理解.下面仅以常用的指挥性公文 (决定、指示、通知、通告等)开头写作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错误为例,结合"公文正文三要素说"的理论进行分析,以使人们进一步加深正确理论对写作实践指导价值的认识,从而切实增强学习科学公文理论的兴趣和紧迫感,扭转人们对公文理论的误解,加速实现公文写作科学化、规范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机械"模仿,快速入门;注重实践,自主写作;创新理论,升华思想三个方面,提出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三个渐进阶段。 相似文献
7.
8.
企业的公文写作,与政府的公文写作一样,在企业的整个工作运行中,起着综合协调、参谋辅助的重要作用,办文、办会、办事都离不开公文。因此,推动企业公文写作提速提效提质,切实提升企业公文写作科学化水平,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公文写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社会功用、写作主体、主旨与材料、思维与结构、语言与表达八个方面,对公文写作与文学写作进行了比较。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加深对公文特质的认识,对提高公文写作能力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单位和公务活动中,对公文本身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若企业公文质量不高,甚至出现差错,所造成不良后果的严重性,将远远超过其他文字材料失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现结合工作实际,就企业公文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企业公文的质量。一、选用文种问题公文文种是公文的名称,需要根据 相似文献
12.
13.
标题是公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对公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和提示,起到标明提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办文工作人员往往重视标题是否体现公文的主旨,但忽略其规范性,常出现发文机关名称多写或漏写等不规范现象,影响公文的效用。文章结合实际工作,全面分析公文标题常出现的不规范现象,并进一步分析原因,探讨规范标题写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高质量的公文,一定有一个好的写作思路。思路是人的思维活动运行的轨迹,同时也是公文结构与表达的基础。思路的条理化体现在思维具有逻辑性和规律性之中。本文探讨的是公文写作思路条理化的基本原则以及形成,从而帮助写作者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发文字号简称文号,又称公文编号,是发文机关同一年度公文排列的顺序号。它是一份公文特定的标志,正式公文均应标注发文字号。它为俭索和引用公文提供专指性较强的代号,为管理和统计公文提供依据。2001年1月1日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7.
就公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缺乏兴趣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是要进一步选好教材,注重挖掘教材内在因素;进一步改善教学方法,突破旧的教学定势;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积极创设实践教学场景。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积极改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与教材、教师之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写作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公文写作有一定规律可循,公文对应文种的行文规范便是其中的规律之一。关于公文对应文种的行文规范问题,笔者在《公文写作逆释答疑300题》及《公文标题拟制技法与病例评改》两著作中都有所强调。之所以反复强调,是因为遵循公文对应文种的行文规范,对于实现各级机关公文的规范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和公务员行为的不断规范,公文写作规范化越来越为各机关、单位所重视."规范化"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化"的过程中难免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笔者针对当前行政公文写作中出现的常见错误,指出意见,以期推动行政公文写作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正> 歧义是指语句有两歧或多歧意义,可同时形成两种或多种可能解释的一种语言现象。比如,“我们要学习文件”这句话,就有三种理解:一是我们打算学习一下文件;一是我们索要供学习的文件;一是我们应当学习一下文件。 对于自然语言而言,歧义本是一种正常现象,难以简单地说好与不好,更不能一概视为语病,全面禁绝。在一些文体中歧义甚至被作者有意识地加以运用,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