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象数派与义理派是易学中的两大流派,它们从不同的思维形式对《周易》文本进行了解释,而在体用关系上,两派中的“象数”与“义理”体现了一种互构性的关系。在象数派那里,是以“象数”为体,以“义理”为用;而在义理派那里,是以“义理”为体,以“象数”为用。  相似文献   

2.
追溯中国传统典籍注释的历史,无论注释实践还是注释观念,字词都是通往义理的主要途径。但只有合乎语言和言语各项要素条件的字词训诂才是合理有效的,它对文本阐释起到意义复原和确定的作用,实现文本对象的确定性,从而保障阐释的有限性。同时,由于字词的多义性、广义性、进入言语环境后的灵活性以及语境自身的不充分性等因素,字词训诂本身又有不完全性,在语言事实制约范围内面临着多种注释的可能性。在字词义具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文本阐释对字词训诂体现出主动选择和制约的作用,注释者对文本义理的前期预想影响和决定了具体语境下的字词训诂。正是基于字词训诂和文本阐释的这种互动关系,中国传统典籍的文本阐释才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从诠释学审视中国古代易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忠军 《文史哲》2003,2(4):68-73
就文本而言 ,古代易学有重文本符号和重文本意义两种倾向 ,从而导致象数易和义理易两种不同的诠释学 ;而易学诠释活动 ,汉唐清代偏重文本本意 ,宋明偏重心理创造 ;从易学诠释学承传看 ,易学诠释是以批判为特色的解构 ,惟有解构才使得易学整合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邹晓东 《社会科学》2013,(7):122-132
目前,两大方法论取向主导着《大学》、《中庸》研究:道统论解释学、片断性历史考据法。二者分别以义理的"最佳"性、考据的"片断"性,作为文本研究的"客观"性。但"最佳义理"情结缺乏历史感,再加之"正典一体—文本本义"预设,《大学》、《中庸》解读往往沦为特定成见的跑马场。而"片断性考据"则倾向于将哲学文本裂为碎片,这同样是在践踏文本的原始实在性。实际上,"文本研究的客观性"只能被界定为"在‘文本—研究者自己—所有其他读者’三方互动中接触‘文本的可理解性’"。《大学》、《中庸》研究者应大胆厘定"文献学约定"与"解释性研究",力求在互动中把握文本的"主导性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5.
从儒家经传诠释的层面上看,东晋《论语》注的多元化可说是魏晋经学乃至东晋论语学的最显著特色。这不仅表现在玄、儒、佛这三大思想流派,都在东晋《论语》注文中有所体现,东晋时期的《论语》注家,尤其是玄、儒两家,都借助义解而阐发自己的主张、见解,发挥注者自己所认定的经文文本“义理”;而且在《论语》注内部,义理之学、训诂之学并存,建康经学与吴地经学交相震荡,从而更催生了东晋《论语》注的更多小派别。东晋《论语》注多元化特色的出现,有其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6.
李铁华 《殷都学刊》2009,30(3):135-139
学界对<牟子理惑论>的研究多集中在真伪问题上,很少论及它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影响和作用.因此,通过对其文本结构、义理、信仰和"夷夏之辩"这样几个方面的分析,揭示了它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并能深切体悟佛教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互补互融、长期共存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7.
从经学的视野来看王弼的《周易》解释学,其总体呈现出"以传解经"的解释风格:在经传体例上附传于经,突出了《易传》文本的重要性;在卦爻解释上秉承卦本《彖传》、爻本《小象》的思路,并创发出许多新的范式;在义理倾向上,通过人格化的爻位观传达出偏重于政治的旨趣。王弼的《周易》注解是对东汉易学由繁琐走向虚妄,进而陷入神秘主义深渊的一种补救,对《易传》基本义理的遵循保证了其经学的底色,这也是后世儒家将其接受为五经正解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8.
李敬峰  刘俊 《中州学刊》2022,(9):122-128
朱子学在晚清突破乾嘉汉学的藩篱,迎来中兴和复振。如何对待朱子学、如何回应时弊成为以郭嵩焘为代表的晚清理学群体所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郭嵩焘以朱子哲学体系建构的核心依据《大学章句》为切入点,兼采汉宋,无所依阿,诉诸经世,从文本到义理向朱子展开系统的辩难,显豁出依违朱子的鲜明特质。它一方面绾合汉学、宋学和经世致用之学,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开显出诠释《大学》的新维度;另一方面在理学中兴的视域下,以“尊经即所以尊朱子”为宗旨,指明判释朱子的新视角和新方式。更为重要的是,由郭嵩焘这一个案透显出晚清经典诠释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浓郁色彩。  相似文献   

9.
《论语·里仁》篇孔子告曾子曰"吾道一以贯之",而曾子转以告门人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一以贯之"与"忠恕"之间是何关系,忠、恕之间又是何关系,从王弼到程朱,再到清代诸儒,历来的解释观点不一。而《中庸》"忠恕违道不远"的记载,又与曾子"忠恕而已"的说法不一致,诸家注释于此也颇有异同。本文认为,要厘清这些关系和矛盾,需要注意文本话语背景的变化,需要从义理上整体把握文本的意义,不应拘泥于文本之文词。  相似文献   

10.
在面对《孟子》文本中并没有引用《易》的相关内容的情况下,宋儒仍坚持"孟子是知《易》"的,并从义理的角度加以阐释.他们之所以重视孟子和《易》的关系,其原因在于:一是为了肃清汉儒解经的繁琐与随意,力求恢复儒家经典的义理思想;二是从"道统"传承的角度出发,认为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集大成者,以此来抬高孟子和《孟子》一书的地位,重...  相似文献   

11.
苏杰 《兰州学刊》2010,(8):167-172
教育小说《歧路灯》大量引用儒家典籍,是其一大特色。文章从小说引用儒家典籍的角度,对其教育思想进行义理寻绎,对其语言艺术进行辞章赏析,对其文本内容进行校点补正,认为:对于古典文学作品,无论是进行"文学批评"还是"文本考据",都必须熟知作者所熟知的经典;唯有如此,才能"知人论世"确然有据,"以意逆志"不至偏失。  相似文献   

12.
王弼通过创造性的诠释,将《老子》的宇宙生成论诠释为本体论,确立了以无为本的思想主旨。以无为本的原则最终落实为政治上的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同时也导致了息末与举末的矛盾。对此矛盾学界提出了多重解决视角。文章在述论学界观点的基础上,从文本的思想与诠释者思想的区分,以及思想义理的层次性区分两个维度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象数"与"义理"是易学的两大构成要素,而目前学术界对二者的涵义及其关系剖析较为清晰的文章较为少见,故文章首先分析了"象数"与"义理"各自的涵义,归纳指出"象数"主要有"符号象数"和"事物象数"两层涵义,"义理"主要指易学的文意哲理;然后探讨了"体用"涵义这一对哲学范畴的源流概况;最后力求客观公允地从三个角度定评了"象数"与"义理"的体用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经典诠释学视角研究郭象《庄子注》,郭象注《庄子》,展开于字、句、段、章、篇、全书等不同的文本意义单位,涉及语义解释、作者原意阐明和哲学意蕴抉发等不同义理层面,带有明显的解喻性质。郭象以"寄言出意"概括《庄子》的论说方式,提出与之相应的诠释策略,即"忘言寻旨"。在"述而作"的驱动之下,"寄言出意"又翻转为郭象自己的义理创新方法。由此观之,"阐发"乃是经典诠释中与"理解"、"解释"同等重要的方面,其中包含"述"、"作"、"为"等不同的要素。经典阐发同时滋养两种相反相成的精神气质:其一,诚之道,尊重经典,自觉地将作者与文本作为经典阐发的约束条件;其二,风流逸气,张扬个体的批判力与创造力。《庄子注》的经典意义还在于,它通过散播于注文各处的思想片断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5.
陆建猷 《人文杂志》2001,(1):111-114
本文认为,朱子将其理本论思想扩充到思想宗旨和学术准则的高度,以此启动其学说的展开与发荣.<四书集注>以文本中的心性义理为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黄易青 《学术界》2001,(3):87-104
清儒认为 ,学问可以归为三类 :义理之学、文章之学和考据之学。义理之学即哲学 ,文章之学即文学 ,考据之学即考证古代历史文化、名物典章制度、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从古人治学的最高目标说 ,义理之学是一切学问的统帅 ,戴震说过 :“有义理之学 ,有文章之学 ,有考核之学。义理者 ,文章考核之源也 ,熟乎义理 ,而后能考核 ,能文章。”〔1〕从治学的过程和方法说 ,考据之学是义理之学和文章之学的基础、方法 ,戴震的学生段玉裁就说 :“玉裁窃以谓义理、文章未有不由考核而得者。”〔2〕二人的意见不但不矛盾 ,而且相互补充。考据之学的位置和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朱子通过大量解经实践,诸悉宋代学者义理解经的流弊,对此进行了全面反思,要求融会汉学之章句训诂与宋学之义理,以求激活经典的潜藏价值.他开启的章句训诂与义理结合之治学方法潜藏着深厚的理论价值,涉及到言意之辨、细节与整体的循环以及解经的历史性等问题.言意之辨也就是朱子确信通过经典语言可以把握圣贤遗义.细节与整体的循环指只有通过字词训诂才能把握经典义理,而经典的整体文本又制约着字词的训诂.经典阐释的历史性问题,即经典的存在状况和时代思潮对阐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合本子注"本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与研究方法,陈寅恪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讨论和反复强调,着重指出其对中古乃至宋代史学的影响,并赋予其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在陈寅恪的理论建构中,"合本子注"包含了纵横两个向度,通过横向的语言比较和纵向的历史考察,实现了哲学方法与思想史方法的相反相成。其最终目的乃是基于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前后的中西古今之争的问题意识,实现经典文本的义理阐释和古典思想的现代转化。从通达义理的角度出发,陈寅恪反思了清代朴学对经与史、理与事的两分,凸显了训诂学的局限与弊端,"合本子注"对"达事"与"明理"的融通兼顾也由此得以彰显,为学术范式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道教经典及其义理的讨论,可以从“一”与“多”、“常”与“变”诸范畴进行。无论是经典、义理或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一”或“多”、“常”或“变”各有丰富内容,但其间的关系又不是绝对的。从文化现象看,经典实为一元的象征物,义理则可说是象征物所蕴含的多元性和可能性。研究道教经典及其义理的系统学问,应当继承和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北宋新儒学与汉唐儒学不同,着重阐发经典义理,倡导义理之学。义理之学在北宋时期的发展,与后来比较定型化了的理学也有着重大的区别,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现从学术取向的多样性,经世义理之学占主导地位来论述北宋新儒学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