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级政府投入千亿资金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的消费补贴,培育了消费市场,但是否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进步需要进一步研究。以2010~2020年间A股上市的汽车供应链238家企业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多元回归方法,实证研究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对新能源整车上游零部件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的传导和激励效应。研究发现,设定技术门槛的消费补贴能够推动新能源供应链的技术创新行为,专利增长率和研发投入未跟随技术创新难度增大而呈现规律性波动,消费补贴促进了上游供应链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产出,在补贴退坡之后,企业的研发强度依然能够保持。研究表明,为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需要继续重视新兴产业的消费补贴,利用资金传导传递市场预期的积极信息,激励企业技术研发行为; 当产业发展趋向稳定,政府的消费补贴可以逐渐退坡,通过非货币补贴政策、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继续传递政策支持信号,激励企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成都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功能、园区横向联合发展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在主导产业贡献度、产业配套水平、产业高端化发展等方面处于劣势。该区面临着国际汽车产业重构、国家宏观产业转型、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等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区域汽车行业竞争激励、区域内能源、土地以及人力供给等资源要素压力大等威胁。推动汽车整车制造产业的高效发展、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先发展、推动“两化”融合引领汽车产业突破发展是促进成都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有效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
汽车产业是支撑安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安徽汽车产业的发展不均衡,汽车整车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与之相配套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安徽省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并就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系统论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系统发展的角度 ,运用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分析和探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在系统思想的指导下 ,我国的汽车产业 ,应针对弱势 ,大力发展零部件工业 ;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壮大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实力 ;促进整车制造业与零部件工业的协调发展 ,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双赢联盟 ;树立面向全球竞争的观念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抓住世界汽车工业新一轮发展的机遇 ,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飞跃发展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促进国家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空气污染、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大力扶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措施,使得这一新兴产业迎来发展的最佳机遇期。但是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汽车由于其制造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在价格竞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市场占有额比较少,其发展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以经典的Stackelberg模型为基础,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和传统汽车产业之间的竞争模型,在众多影响因素中选取燃油价格和政府补贴两个因素,分析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发现当前较低的油价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不利的影响,政府补贴对其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尽管汽车产业的创新并不局限于新能源汽车,但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主要创新领域。尽管各国政府出台了税收优惠、研发补贴和公共设施供应等诸多鼓励政策,但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面临着消费者疑虑过大和研发、技术及产业转换成本过高的问题。为此,汽车企业应加紧研发,主攻核心技术,致力市场推广以求获得突破。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当前河北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河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其产业化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差、产业集中度低、资金和人才缺乏等问题。应借鉴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经验,从构建创新发展机制、提高产业集聚度、培育商业模式、强化保障体系等方面,全面促进河北省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简称HEV)市场逐渐成熟的技术及能源因素,以及近年来美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发现各车企主要依靠的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和价格来打动消费者,而并不完全依赖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减税鼓励政策,指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应以混合动力技术为主,国内车企应自主联合,建立区域性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和集群。  相似文献   

9.
回顾2016年新能源汽车骗补核查、补贴退坡政策的调整等主要事件,测算出新能源汽车对降低进口石油需求量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的效果,对当前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展望未来,在政策规范和市场拉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下,新能源汽车产业仍会保持增长,但同比增长速度相对2014年和2015年会有下降;多项管理规定的完善及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将对规范整车、电池产业、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产生深远影响;智能网联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成为下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新兴产业,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主要采取的措施和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国家政策扶持、自主创新及市场椎广等方面探讨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碳排放和大气环境污染程度俱增的背景下,促进节能减排,降低传统能耗比重,开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其消费量和受众度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存在若干问题,面临复杂的内外部发展环境.领先的锂电池生产技术、低运营成本和价值链,直整合模式以及有利的外部环境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子.不断创新企业运作模式,突破技术难关,有效把握政策导向,加快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汽车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汽车产业经过20年的艰苦创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规模,由于始终注重自主创新,涌现了一批自主品牌,产品定位合理,产销量逐年增加,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由于一些企业规模小、研发投入不足、区域内整车与零部件企业配套率低,安徽汽车从总体上讲仍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安徽汽车产业发展必须实行规模经济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区域同盟战略。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的问题的日益严峻,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程受到了全球各国国家政府以及各个海内外企业的日益重视和关切。通过分析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指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国制定和实施新能源汽车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低碳经济时代必然的选择。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还未取得全面突破;资金、人才均有较大缺口;市场推广力度还不够;政策的扶持力度还不强。面对这些问题还需企业、政府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加大资金投入,明确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战略和制订有力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在全球资源、能源供给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财税政策作为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梳理并比较了中央以及与青岛经济发展相似地方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财税政策,采用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盈利能力的影响,测度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对地方经济以及财政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均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且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又连锁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及财政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汽车等多部件组合产品的性质适合于建立网络式组织结构,这种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高汽车生产的规模经济、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协调的效率,还有利于企业创新模仿和获得技术学习机会。发展高新技术零部件生产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零部件生产,是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网络式组织构造是市场的自组织,产业结构提升也是企业自主决策的结果。保障公平竞争、缔约自由和鼓励有创新能力及学习能力企业的自主发展,应该是目前汽车等行业产业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指出汽车工业是安徽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安徽走在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将是安徽汽车发展战略的新方向。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并就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我国的汽车产业也受到了影响.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滑坡,购车者消费信心受挫,汽车企业面临资金压力,我国政府和汽车企业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应对危机,培育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名牌,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推进二三级城市和农村成为汽车销售的新的增长点,重视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政府支持,政策引导汽车产业走出困境,保持我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WTO)后,汽车工业尤其是汽车零部件行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与世界汽车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六安江淮汽车齿轮制造有限公司采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建立学习型组织等手段加以应答.  相似文献   

20.
在后危机时代,世界汽车工业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汽车产业,也是我国汽车产业把握革新机遇,实现汽车工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国内外汽车产业大发展的背景环境下,陕西蔡家坡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如何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蔡家坡地区工业基础雄厚,科教和区位优势明显,加上政府政策的支持,初步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态势。但汽车企业总体规模小,研发投入少;配套率低,纵向一体化程度较高;地方保护主义浓厚,全国统一市场尚未完全形成。蔡家坡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应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成立产业联盟,整合优势资源;加大R&D投入,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完善汽车产业集群软环境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