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道德经》一书暗含《庄子》书中一句"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本文围绕老子道、天、德这一线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木易ydg 《金色年华》2007,(10):38-38
现在有许多人读博客的时间已大大超过了凄书的时间了。前几天有一个过去在一起的同事,他拿了厚厚的文稿来我这里。告诉我去年他读了将近一千万字的书,我算了一下,平均一天近三万字.这是一个十分了得的阅读速度。其实我的阅读速度也是极快的,遇到消遣类的书,一天读十万字估计也不在话下.但如此持之以恒地阅读,这对于我来说,可就难以坚持了。  相似文献   

3.
王蒙 《中外书摘》2011,(2):81-83
宝玉挨打,他奶奶贾母的表现也极活灵活现。书上是这样写的:“只听窗外颤巍巍的生气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这真是一句顶一万句,见血封喉,一刀毙命!除了贾母,除了这个时候这件事上,你再读一万卷书也读不到这样的声口。什么叫“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呢?宝玉是奶奶的命根子,打宝玉就是打奶奶,打死宝玉就是打死奶奶。  相似文献   

4.
王敏 《老年人》2010,(2):41-41
一天,妻子问我年轻时最大的理想是什么?我一时无法作答。想想在漫长的锅碗瓢勺交响曲中,“理想”两字早已不知去向了。面对妻子的询问,我思忖良久,认真地告诉她最大的理想就是希望衣食无忧地读点书。妻子听了一脸讶然,那表情好像在说:这样的理想是不是太低级了点。  相似文献   

5.
徐炯权 《老年人》2011,(9):12-14
“以前长沙人待客,最客气的做法是买几片德茂隆香干炒青辣椒。”这句轻描淡写的话,反映着如今长沙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对德茂隆的犹新记忆和笃深感情。在老长沙人的心目中,“德茂隆”三个字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生活品质,买香于就看它上面印没印“德”字。但由于商标流失,现在的德茂隆早已不生产“德”字牌香干。百年老字号德茂隆只能生产“德茂隆”牌香干了。  相似文献   

6.
高灵芝  凌辉 《职业》2009,(7X):4-6
<正>人终要有一个自己的位置,灵魂终要有个归宿,而这些位置和归宿都需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和追求。——龚德清"书,心画也",这是西汉文学家扬雄的一句名言,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书为心话,字如其人"。字,是书者的自然流露,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亦是书者人品的写真。从龚德清身上,记者再次印证了这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读书与悟道     
杨炀 《老人世界》2008,(6):28-28
近日读《庄子》,书中有一段话颇令人深思: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有一个正在做车轮的木匠放下推凿走了过来问道:“请问桓公读的是什么?”桓公:“是圣人的书。”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桓公说:“已经死了。”木匠听后不禁感叹地说:“既然圣人已死,那你所读的东西就不过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他对自己所读之书竟如此轻蔑,心中就来了火,怒道:  相似文献   

8.
谷丰登 《老年世界》2008,(19):27-27
老汉年轻时爱读书,也读了一些书,最迷醉和欣赏的是那句“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句。 红袖者,美人也。在夜晚秉烛而读时,身旁有一美人相伴,空气中荡漾的是熏香、香茗的清新怡人的香味,这是何等雅致优美的画面。但遗憾的是老汉年轻时虽然通宵达旦,读书不少,但从来没有“红袖添香”一说,倒是常常独守孤灯伴书卷。  相似文献   

9.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大基本环节,这四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重视加强"读"这一环节的训练,能很好地促进听、说、写的进一步提高.早读课为英语教学和学生口语能力训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读"的机会.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早读应该成为组织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0.
书读到一定时候,酸味也就出来了。看人家,出句闲言碎语也称著作,涂封家信也拿出来供你原囹,供伽思香,IU里便起了疑想:我冯长不少尸对,受不短斤两的须眉,大小也旱称知识分子,怎么度大一个文山书涵竟没有一句景我给出的,不育后太寒接了。因过头去,起7按捐建心。千儿民国字当然提快出手7,回到投出去那一刻,又犹豫上7:会不会错行“怪腊”当“婴儿”让人们多则笑话来富。因此,几厦想指它出手,又几度被国颂了回来。但是,那躺在抽屉里胡槁子愿又恨不去历,患象细米毛田爬在由顾,津津的,不掉了就是不自在。那一天,终于来了勇气…  相似文献   

11.
宋冬梅 《职业》2011,(6):25-26
从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到古雅典、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西赛罗,从外交家有力有节的陈词到法庭上义正辞严的辩护,从政府耍员的施政演说到企事业单位的毛遂自荐,我们都能体会到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在语言文字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  相似文献   

12.
学会变笨     
"有一种东西,长着四条腿,叫起来汪汪汪,这是什么呀?"儿子阿文手捧着书装摸作样的读给我老婆听,其实她根本读不了这段话中的几个字,是自己根据想象编造的,"是猴子!"老婆故意沉思半天说出来答  相似文献   

13.
通辽市     
张元 《老年世界》2014,(13):29-29
静室细读有字书,对月漫弹无弦琴。德距贤达差千里,物比林泉胜一分。谦谦和和送日月,善善恶恶度光阴。青山角下骋目远,黄河岸边夕阳亲!  相似文献   

14.
阅读     
黄鹂 《女性大世界》2006,(9):150-151
一本刚为女性解“禁”的男人之书;绝对小资的丽江读本;可以唤醒我们真爱的书;顺着网络嫁到美国;借你一双爱的慧眼;从言情小说中看职场阴谋;安妮宝贝的转型力作;“职场克隆”的危机;挑战“李氏幽默”;让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5.
叶玲妹 《职业》2013,(20):160-161
笔者试图摆脱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基础知识的过多讲解,对听、说、读、写能力的机械训练,代之以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教学模式。本文从激活兴趣、激励参与、激发拓展三个侧面,谈谈教师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精神情感的体验,强化学生生命意识和社会属性的感悟,从而让学生主体在主动学习中自我完善、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6.
读《回首“文革”——中国十年“文革”分析与反思》一书,想到两句话,一句是:“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再一句是:“忘却过去,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未来。”这两句话看起来意思差不多,但在我的理解上,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特别是翻阅《回首“文革”》一书之后。先说第一句。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上发生的事件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忘,不同的是淡忘的快一点还是慢一点,是有意还是无意淡忘罢了。但是,有些事情,特别是重大社会性悲剧事件人们不能忘记,不忘记正是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  相似文献   

17.
"书,心画也",这是西汉文学家扬雄的一句名言,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书为心话,宇如其人".字,是书者的自然流露,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亦是书者人品的写真.从龚德清身上,记者再次印证了这两者的关系. 采访龚德清之前,记者从他的个人官方网站上先睹了其部分书法作品,立即就被其宇的点画间渗透出的飘逸洒脱、骨力遒劲所撼动.待见到本人时,他的清新儒雅,平易近人,言谈间透出的一股大气,再次让记者震动:真是字如其人!  相似文献   

18.
看完《顺溜》后,小宝动不动就说"屁",很明显,他是故意学里面的人说话。平常我听了就笑笑,也没说什么。我的暧昧态度导致他愈演愈烈,三句话里至少有一句要缀上"屁"字。那天,我实在生气了,就大声地斥责他。可是宝爸来了一句:"这个妈妈总是反复无常"这句话迅速点燃了我的  相似文献   

19.
微言大义     
正守嘴不惹祸,守心不出错。好人有好报,好因有好果。最好别多嘴,见人话少说。最好别多心,见事少掺和。做好自己事,干好自己活。修好自己心,立好自己德。少在外面走,多在家里坐。享得了孤独,耐得住寂寞。闲暇看看书,开心听听歌。让生活平实,让家人幸福快乐。——让思想宁静,让心灵淡泊看的是书,读的却是世界;沏的是茶,尝的却是生活;斟的是酒,品的却是艰辛;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没有彩排,每一场都  相似文献   

20.
杨里昂 《老年人》2009,(6):50-50
在地摊上淘书比起在书店中购书来别有一番情致。前人有句云:“冷摊负手对残书”,一个“冷”字一个“残”字道尽了其中况味。地摊上出售的旧书,远不如书店中那样品种齐全,数量众多,书品也一般不高,有的是某一丛书中的一个单本,有的有上册缺下册,有的甚至缺页,书面也常常不洁。但从这里间常也有所得,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我是经常逛冷摊的人,曾经从那里配齐了好几册书。最有趣的是我还两度与自家散失的书籍相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