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西南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和中国新诗研究所主办的首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于2004年9月19至23日在西南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位华文诗学名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围绕“倡导中国新诗的二次革命,推动中国新诗的再次复兴”和“华文诗歌在全世界的整合与繁荣问题”两大主题,开展了自由、活跃、科学的对话与研讨,并取得了广泛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江淮论坛》2012,(2):F0002-F0002
余恕诚,1939年生,安徽肥西县人。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1992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2003年被评为全国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曾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第八届政协常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教育部省属高校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大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李商隐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3.
朱志远 《云梦学刊》2023,(5):112-124
蒋寅以研治中国诗学著称。通观他近三十年的著述成果,其主要贡献体现在对古代诗学相关命题的阐释与理论批评上,治学范围经历了从中古到近古文学的跨越。《中国诗学之路——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一书集中收录了蒋寅三十年的诗学研究成果,较为清晰地呈现了他的诗学思想轨迹,以及从作家作品研究到文人心态史研究、从文献稽考到理论总结与建构的双线交叉并进的学术脉络。其诠释路径往往蕴涵着历史、文化与美学三重视角的审视,堪堪代表了他学术思想认识上的三次嬗变。此故,蒋寅诗学三变更强调三重思考视角之变,不变的则是他作为一个纯粹学者一以贯之的真理探索精神、学术自由心态和理论建设意识。  相似文献   

4.
张伯伟,男,1959年1月生,上海市人。1977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是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学土、硕士、博士。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广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诗学佳编。张伯伟的研究方向包括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比较文学。自1990年以来,他完成了《禅与诗学》、《钟煤诗品研究》、《全唐五代诗格校考》、们陆济录译释》、《中华文化通志·歌诗词曲志》等五本专著,编纂了《程千帆诗论选集》及《中国诗学》一至三辑,在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田.他的研…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学人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1):F0002-F0002
陈文新,1957年生。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文论丛》副主编,兼任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中国水浒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明代诗学》、《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等。主编国家重点图书十八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中华大典·文学典·明清文学分典·明文学部二》和大型图书《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等。  相似文献   

6.
李健 《学术研究》2002,(2):122-126
由广东省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会、广东省比较文学研究会、广东省文学理论研究会、暨南大学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深圳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外比较文论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2月8日至9日在暨南大学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三十二篇,围绕比较诗学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中印文论、中日文论、中韩文论等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下面分别就这些问题作一综述。 一、关于比较诗学理论 在我国,比较文论或比较诗学的研究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比较诗学…  相似文献   

7.
《江淮论坛》2012,(3):F0002-F0002
许总,自号抱一,祖籍安徽桐城,1954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现任华侨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西北大学国际唐代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8.
2004年12月4~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国际法”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商务部、司法部等有关部门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内的8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国际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泽宪教授、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王厚立教授、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会长黄进教授、  相似文献   

9.
正主持人语:本期发表的,是陈建华教授的一篇从关键词入手,重新探讨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课题的文章。陈建华(Jianhua Chen),生于上海。1988年获复旦大学古典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获哈佛大学现代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复旦大学、美国欧柏林学院。现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荣休教授、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致远讲席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文学史、"革命"观念史、视觉文化史、近现代报刊与传播文化研究、诗学诠释学等。在学术方面,英文近著包括《陈建华  相似文献   

10.
柯伟林教授不仅是一位中国研究专家,也是一位非常投入的本科教师,更是一位出色的学术组织者和管理者,发起和主持了哈佛大学的中国基金会。他在哈佛大学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研讨会。哈佛大学东亚历史系李海鸿女士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采访了柯伟林教授。  相似文献   

11.
任小青 《理论界》2020,(1):83-88
在现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杨鸿烈的《中国诗学大纲》是很值得重视的一部论著。杨著根本目的是将中国诗学纳入世界文学的演进轨道。他自觉运用现代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诗学进行整理,引入西方的纯文学观及进化论解释中国诗学的演进,站在新文学的立场,对传统诗学予以评判。这些在当时来讲,都是具有开创意义的。然而,"以西释中""以新汰旧"未必合乎中国文学的实际,由此暴露出了不少缺点。研究杨鸿烈的《中国诗学大纲》,可以很好地窥测现代转型过程中中国诗学的实践路径,对当代诗学也有正反两方面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吕伟俊教授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吕伟俊教授,1941年生,山东成武县人。1965年由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山东大学历史系主任、历史系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史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吕伟俊教授学识渊博,...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社科界中青年学者简介吴晓教授吴晓,男,1949年生。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现为浙江师大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学专著《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年版)、《美与传达》(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及...  相似文献   

14.
泰戈尔诗学是泰戈尔对自然世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文学艺术活动及其规律的审美性阐释。他的诗学是心灵表现的诗学、和谐统一的诗学、讲究韵律的诗学。泰戈尔诗学在中国的传播以翻译介绍和学者研究为主要途径,在20世纪20年代泰戈尔访华前后的译介和学界的论争,催发了泰戈尔诗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20世纪80、90年代,泰戈尔诗学的传播获得极大的发展。进入21世纪,两套"全集"的出版和相关专著问世,标志泰戈尔诗学的传播走向深入。泰戈尔诗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映现了20世纪至今百余年中国社会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泰戈尔诗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参与了中国现代诗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鲁涛 《云梦学刊》2012,33(3):100-100
邓新华撰写的《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该书以西方现代接受关学为参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和中西文化与文论对话的双重视阈下,对中国古典文论所蕴含的丰富的有关读者文学接受反应的材料进行清理、挖掘、研究和阐发,勾勒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独具的理论内容和理论特征,彰显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的民族特色和世界意义.为建设有民族特色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好事常是多磨。青岛大学刘怀荣教授从1989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兴与诗:古典诗歌功能与性质的原型研究》,到今天所著的《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岁月的毂迈已碾过了十八个年头,节序如流,当年的风华已吹到了中年的阳关,可以见证这十八年青春不虚的,便是这本厚重的探源鉴流之书。  相似文献   

17.
<正>陆侃如、冯沉君先生是学林仰重的文学史家。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初合作出版的《中国诗史》是中国第一部诗学专著,奠定了两位先生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地位,受到过鲁迅先生的称赞。他们学贯中西,博学多才,是新中国为数有限的两位高校一级教授。他们在山东大学任教二三十年,桃李芬劳,成绩卓著。  相似文献   

18.
我校中国服务经济研究中心(CCSE)郑吉昌教授与夏晴教授撰写的专著——《服务业、服务贸易与区域竞争力》,继荣获国家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之后,再次荣获国家商务部第七届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优秀奖。  相似文献   

19.
何源  胡镓 《理论界》2014,(6):122-125
余虹教授的《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一书意在借助现象学还原的基础上区分中国文论和西方诗学这两个概念,并指出二者的不可通约性。他的研究为澄清这两个重要的学术概念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看法。也为后学跳出西方文艺理论话语范畴,重新发现中国文论的真意提供了可能的进路。本文有意对余虹教授的这一著作进行一个有关思想史脉络的梳理,进而提出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古典诗学存在一种先天共有的关怀。由此构成了二者在对人的教育问题上可以进行比较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2004年11月获批为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个以黄河文明与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大型综合性研究与咨询机构。中心名誉主任为李国英高工和李学勤教授,学位委员会主任为牛文元教授,中心主任为李小建教授,执行主任为苗长虹教授,中心副主任为覃成林教授、高有鹏教授、牛建强教授。中心依托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五个博士点,地理学、中国文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通过经济、地理、历史、文学、哲学等优势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