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潘志平研究员主持的1995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的一般项目《多民族国家的民族问题及民族理论的当代思考入其最终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民族和当代民族分立主义研究入该报告主要内容如下:一、“民族”是有不同层次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nation、natiollality、ethnos都是“民族”;但内涵、外延并不等同。由此,启示之一是:不宜把那些发展阶段滞后的“民族”与“现代民族”)nation)混为一谈。二、nation是西欧的“现代民族”,natin的国家、民族互为表里构成西欧民族理论的核心一“国家、民族…  相似文献   

2.
弘扬民族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永进 《齐鲁学刊》2005,(1):140-142
民族精神是特定国家和民族每一个人的灵魂,是每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理论和实践表 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弘扬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的弘扬也有赖于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由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不平衡,各民族起跑线不同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侧重点不同,出现了东部与西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上的差距越拉越大的趋势,少数民族干部、知识分子和群众的新的不平等感更加强烈,这成为新时期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的隐忧。面对这一现实,一是各级政府要真正把民族问题摆到议事日程上,高瞻远瞩地加以重视和处理;二是少数民族要下决心迎接挑战,敢于承认差距,善于适应差距,逐步缩小差距。国家要真正依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以特殊政策和自治权,先进民族要采取“优胜劣帮、扬长补短”的原则为少数民族创造平等竞争的条件,少数民族也要以不怕“不平等”的气魄,靠竞争和优胜劣汰来激发自己民族内部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以“民族国家”出现于近代西方为据而认定“国家利益”形成于近代西方的观点,混淆了 “国家”与“民族国家”、“国家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的关系。如同民族国家本身只是国家的一种具 体形式,“民族国家”是“国家”的种概念一样,民族国家利益也只是国家利益的一种具体形式,“民族国 家利益”是“国家利益”的种概念,而不是国家利益的全部外延。准确把握“国家利益”概念还需要理清 国家利益意识与国家利益本身、国家利益与国人利益、国家利益与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国家利益与公共 利益、现实的国家利益与理想的国家利益、实际的国家利益与声称的国家利益等等之间的关系。弄清这些 关系,对于准确把握“国家利益”概念,深入研究国家安全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史哲》2020,(3)
梳理马克思、恩格斯散见于其德文、英文著作中的“民族”字眼,可以发现其民族观揭示了古代民族、现代民族两条形成路线,都经历了“部族”阶段,并且分别以建立古代民族国家、现代民族国家为各自发展的高级形态。这就与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强调“现代”这一时代定位有了出入,从而为拓展其适用性提供了可能。无论是梁启超1905年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国家主义创造,还是顾颉刚1939年对“中华民族是一个”的理论论证,很多论述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观暗合。费孝通1939年运用“族团”(ethnic union)概念与顾颉刚进行商榷,难说构成民族对等意义上的学术对话,其1988年后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阐发,则更多是对斯大林民族定义中国化实践智慧的总结,但其核心概念“民族集团”的使用比较随意,也缺乏定性分析,这都源于其始终没有认识到乃师史禄国英文写作中运用的ethnos实际上是希腊语ενοs的拉丁转写。“中华民族”在梁启超、顾颉刚看来就是属于文化族类而非种族、氏族、部族的“汉族”或“汉人”。只有以马克思民族观为基本规范,才能解决政治学、民族史学科分割带来的认识局限问题,从历史的镜像看到清末民初民族关系结构变革的历史真相,进而建立“一族多线”的中华民族国家观。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竞争,更是人的综合素质和国家发展战略的竞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获得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依托深厚的哲学社会科学。随着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之意和必然要求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国家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国家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民族文化与爱国主义精神的竞争。经济全球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国家自我认同危机,而增进国家认同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功能。追求发展是中国的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走出去”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政府及部分省市自治区与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交流与冲击、渗透与融合、碰撞与竞争的发展态势,解析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政府行为、民间行为的现状、路径及其以各种特有民族文化“走出去”的行为模式、经验教训等具有代表性和规律性的案例。就如何更加有效的加强民族文化自主创新,提高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维护民族文化独立性和国家文化安全,以及如何制定急需的配套政策法规、战略发展规划与应对策略,贯彻落实中国文化“走出去”重大文化国策等若干问题,深入探讨,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可行的和创造性的研究思路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世界是一个新技术蓬勃兴起迅速发展的世界。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各种竞争更为激烈的开放的社会。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不问其社会制度如何,要“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改革开放的浪潮拍击着每个民族的院墙,震撼着民族的心理结构。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如果不甘心落伍,就必须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必须调整自己民族的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竞争,更是人的综合素质和国家发展战略的竞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获得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依托深厚的哲学社会科学。随着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更需要创新  相似文献   

11.
高句丽民族是汉唐时期活跃在东亚地区的一支重要民族,在其社会中存在一个特殊的“游人”群体,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包括狩猎业、畜牧业、渔猎业及采集业.“人”与“游人”共同承担国家的租税,两者缴纳租税的内容与数量不同,“人”每人每年纳谷五石、布五匹,“游人”十人每三年纳细布一匹.租税面向整个社会群体征收,根据土地多寡划分为三个等级.高句丽租税的制定充分结合了其自然环境,是因地制宜的体现,反映了高句丽人灵活的经济思想.通过对高句丽“游人”的解读对分析高句丽社会群体构成、社会发展模式以及经济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孙宏云 《学术研究》2002,(6):109-114
在20世纪初的革命、立宪两派的论战中,汪精卫梁启超关于种族革命的论争与伯伦知理的《国家学》有一定的学理渊源。两人都重视伯伦知理关于民族与国民的学说,并以“民族”与“国民”为基本概念来分析民族不同同为国民的可能后果,作为各自主张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防止跨国公司整合中国战略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全国科技大会以“自主创新”代替“开放创新”,是国家确立正确产业发展战略的关键一步,但国家与企业谁为创新主体,认识还不一致。我们的经济学非主流派在2000年提出“战略产业”概念,是为了在理论上超越传统的“公与私”,“军与民”,“民族与外资”,“市场与国家”之争,为发展独立而强大的国家新产业提供新的概念和理论。战略产业以国家为主导,主导权是在国家手里的。21世纪国际竞争的主体,是大国超级产业竞争,跨国公司拥有品牌与核心技术,主导行业标准,就能控制整个产业,这是比股权控制更加直接有效,更加隐蔽的“非股权控制”。静态的比较利益论、依靠外资技术输出论、以市场换技术论等一系列观点有害于中国战略产业的发展。最新的“学习效应理论”,论证了动态比较利益和适度保护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形象是整个国家、民族、社会、集体乃至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树立良好的形象对于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社会的发展、集体的繁荣、个人的进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对于树立新形象的认识是超前的,在油田公司刚刚成立不久,就确定了“适应新形势,建立新体制,树立新形象,谋求新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树立新形象”成为总体工作思路的一项重要内容还是第一次。在树立新形象的过程中,由公司党委下发文件,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新形象工程”。实施“新形象工程”以适应重组改制上市的新形势为目的,以制定…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加强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民族地区利用地缘优势,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与周边国家加强旅游业的区域合作,是双赢发展的需要。当前,影响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因素主要是周边国家社会制度与我国不同、体制性差异大、法制建设滞后、社会不稳定、民族文化心理阻碍、地区安全因素、旅游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国家间贸易发展不平衡等。周边国家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亟待开发,双方拥有共同开发的核心项目,合作前景广阔。民族地区应抓住机遇,提高旅游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重视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地方政府和国家应积极帮助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云南跨境民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云南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的分布和特点,揭示跨境民族的特征。作者认为,从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考虑,研究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跨境民族,应着眼如下几个方面:①探讨跨境民族的族源和迁徙问题:②研究跨境民族的社会经济形态、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文化模式、宗教观念、价值体系和风俗习惯,探索哪些是整个民族都具有的“共性”,哪些是不同国度、不同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并进而展示跨境民族未来的发展趋势;③探索如何根据云南跨境民族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同类民族的发展经验,制定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战略,加快他们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2005年韩国“干细胞神话”的破灭,对韩国人社会心理的重创丝毫不亚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干细胞研究是在强烈的尽快实现“韩国梦”的社会背景下,由首尔大学的黄禹锡教授一手导演的震惊世界的科学神话。但是,黄禹锡身处的韩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以及不断升级的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竞争和民族,国家的介入才是干细胞神话演绎的真正逻辑。黄禹锡教授的造假决不是一种个人处心积虑的、有预谋的行动,大众急切实现世界第一的“韩国梦”像一只巨人的手推着他一步一步地制造了干细胞神话。或者干脆说,这是国家、民族与市场共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1.社会发展有三种不同的情况,即“内源发展’、“派生形态’和“超越”现象。当各个民族或国家处于封闭孤立状态时,每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都要重复“同一的历史必然性”,社会发展以“内源发展“模式出现。当交往的因素出现后,尤其是当交往步入区域性、世界性之后,“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  相似文献   

19.
晋文  郭妙妙 《社会科学》2024,(2):48-56+68
悬泉汉简中将骑马传递信息的人称为“驿骑”,负责递送比较紧急和重要的文书。狭义的“驿骑”仅指邮驿系统中骑马传递文书的人,而广义的“驿骑”则指在交通主线上所有负有邮书管理责任的机构中骑马传递信息者。在相同格式的文书中,“驿骑”有时被写作“译骑”,但二者并不完全相同。某些“译骑”指邮驿系统中通晓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骑手,可以在传递文书的同时兼任翻译,将他们记为“译骑”是为了与“驿骑”相区分。在先秦两汉典籍中还记载了一些专职翻译人员,亦即“象胥”“译”或“译者”等,为少数民族首领、国家机构或官员承担翻译工作。从悬泉汉简来看,这些专职翻译人员设置较少,在大量的民族交往活动中往往是由“译骑”等通晓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兼任翻译。无论是专职翻译,还是兼职翻译,他们都对两汉时期的民族交往和交融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来仪 《青海社会科学》2004,(4):90-95,100
清朝是中国封建时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鼎盛时期 ,当时的民族关系不但承上启下地演绎着过去民族交往中存在的各种现象 ,而且还继承、延续了中国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流向并使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间在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关系、中华民族这几个不同的层面上呈现出了既趋同又分化、相伴相生的“多元一体化”现象 ,为近代以后中国各民族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基础。在此过程中清朝政府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对于促进各民族的接近 ,最大程度地实现各民族政治与文化的一致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各民族在政治与文化上趋于一致性又为各民族的“多元一体”化构筑了基本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