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探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结构.本文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逻辑一致性的研究,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对象、主题和精神实质,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逻辑的核心内容、逻辑的理论展开等体系构件,并把理论体系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和历史(现实)的统一性,探解和勾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体系框架、理论层次和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2.
王清涛 《社科纵横》2010,(2):120-122
逻辑起点、逻辑终点和逻辑中介的准确确定是该理论体系严密科学性的根本保证。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都是从逻辑起点出发,严格遵循逻辑规则展开,逐个层次构筑起来的逻辑体系。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学说的逻辑起点,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学说的逻辑终点,而革命的实践则是贯通马克思学说逻辑起点、逻辑终点的逻辑中介。马克思学说逻辑起点、逻辑终点和逻辑中介的准确定位是构筑科学的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前提,也是确保马克思主义发展一脉相承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3.
当代文艺学体系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文艺学体系论纲赖大仁编者按:至今流行的各种文艺理论教科书,虽出于不同的编者之手,然而基本结构框架和主要原理范畴是趋同的,其根本弱点是它们不是从艺术本体中生长出来的,而是寄生在哲学范畴体系上,因此缺乏自身的理论生长点即逻辑起点,从而整个理论体系缺乏...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个法律部门,其价值目标是多元化的,这其中,哪一种价值目标是经济法基本价值取向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目前,几种主流学说认为.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取向主要集中在公平、民主、效率和自由等方面.然而,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在我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财富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法应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和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和协调发展,从而提高人们最大化地积累社会财富的动力.所以,在法的诸多价值目标中,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应当是效益和公平.其中,经济法的效益价值取向应是社会整体效益价值取向;公平是以社会本位为基础,是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是可持续发展的公平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关于法哲学的逻辑起点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认为作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当从最简单、最普遍、最平常的完整的表象开始,法哲学的逻辑起点也是如此。法哲学的逻辑起点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每个法哲学家或每种法哲学理论都明确了自身的逻辑起点的。黑格尔是第一个在法哲学史上提出和运用逻辑方法构建法哲学理论体系的法哲学家,其法哲学的逻辑理论起点是占有。马克思的法哲学的逻辑起点有个发展过程,最终确定为物质利益。我国法哲学的逻辑起点应是行为,行为是法律世界最普遍、最简单、最抽象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定 《社科纵横》2008,23(9):10-12
当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成果颇多,但总体上没有把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作为一个专题进行研究,理论上的逻辑论证显得很是薄弱,还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远未达成较为一致的共识.论证逻辑构思的现实性,也就是意义,论证逻辑构思的可行性,也就是框架设计,这两点恰恰是我们当前在架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时所最为缺乏和不足的地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线来架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是一种全新的理论探索.这种探索具有现实性,以道路为主线构建符合我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符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同形态的逻辑发展进程;符合我们的现实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发展历程.这种探索具有可行性,这个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可以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开并通过"什么是社会主义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 三个主要层次来构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运用在政治经济学和历史阶段理论中,其安排理论范畴的逻辑次序的依据是不同的,前者是社会的横向结构方面,后者是历史的纵向过程方面。人类历史中的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次序:发展次序和自然次序。马克思的历史阶段理论范畴的逻辑次序,表达的是历史发展次序,而非历史中的自然次序。马克思的“五形态”理论,就是用逻辑的方法对“人类历史”的阶段划分,各形态之间是一种发展次序。逻辑的方法是有其限制的,并只在其限制的范围内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实践范畴与当代中国美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在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流变历程中,实践范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美学学者以自己所理解的实践范畴为逻辑原点,按照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提出美学观点,构造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产权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的范畴与分析工具 ,因此对产权起源的研究无论在理论的逻辑起点上还是历史起点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 ,新制度经济学派缺乏对产权起源的充分、完整、严谨的分析 ,这大大弱化了其理论的严谨性与解释力、说服力。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 ,对产权起源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探讨 ,尤其是恩格斯在总结摩尔根 (LewisH .Morgan)、马克思的观点的基础上 ,给予了产权起源详细的论述。因此 ,将两种理论关于产权起源的观点加以比较 ,对于我们认识产权理论并用于…  相似文献   

10.
原有的以“形象认识论”为逻辑起点和中心话语的文艺学理论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而审美意象,较之于形象和日常生活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质,它是贯穿全部文学活动流程的审美内涵的中心载体。以审美意象作为中心话语,必将使文艺学理论体系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11.
汤玉枢 《求是学刊》2013,40(5):85-93
市场经济催生了国家经济调节职能,以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逻辑为起点,国家经济调节职能必须通过法律授权政府或非政府组织依法实施。政府实现国家经济调节职能的行为必须严格遵循法律的设定和限制,以达成政府干预市场的本质是弥补市场缺陷,防止和克服政府履行国家经济调节职能的越权、怠权和过度干预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2.
关于唯物辩证法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体系都是根据一定原则和方法建立起来的逻辑范畴的有机整体。因此,研究任何体系都必然要涉及到三个问题:一是建立体系的原则和方法;二是体系的起点;三是各范畴原理之间的逻辑结构或逻辑顺序问题。本文主要是研究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开端问题。关于体系的开端问题应该怎样确定,作为体系起点的最初规定应该具备什么条件,一般地说没有更大的分歧或者说比较一致,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三条:一是作为逻辑开端的东西必须是整个体系赖以建立起来的根据和基础;二是逻辑开端中最初出现的规定是一个最直接最简单的抽象;三是作为逻辑开端的东西必须是在历…  相似文献   

13.
费希特和黑格尔都在国家间的承认和个人阃的承认之间进行类比.在他们那个时代,西方国家的契约社会已经建立起来,个体之间不再需要"为承认而斗争";在国际事务中,国与国之间仍然处干"自然状态",仍需要"为承认而斗争".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已经成为国际交往的前提,"承认"范畴已经不再是国际法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4.
蒙启红 《学术交流》2005,1(12):49-52
明确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是建立经济法学范畴体系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而它却被理论界长期忽视了。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是指经济法应当具有的、体现经济法的宗旨并满足社会主体对经济法根本要求的最基本的属性。经济法自产生之日起,它的现实内容就表现出它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在各个部门法中,经济法最具有体现社会公共利益要旨的资格。明确社会公共利益是经济法价值取向的选择,有利于经济法与民法和行政法一起作为一种平衡机制共同实现社会关系的调整,确保社会主体各方利益和权利主张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切辩证的理论都必须有一个辩证的逻辑起点。而每个逻辑起点都是在认识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在这个历史过程中,贯穿着理性思维与知性思维、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等一系列矛盾。辩证理论逻辑起点的确立过程,就是认识主体不断在主观中和实践上能动地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逻辑起点的确立,标志着在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恩主义经典作家所使用的生产力概念都很多种,其中“生产力”是一个总体概念、一般概念,“劳动生产力”则是生产力的本质形态,它规定着生产力的本质特征。而其它许多关于生产力的概念,诸如社会生产力、自然生产力、科学生产力等,都只是劳动生产力的转化形态或具体形态。因此,只有弄清劳动生产力这一范畴,才能正确理解生产力的根本涵义、构成因素,运动规律等,并把它作为逻辑起点和主线,展开生产力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一、劳动是考察生产力的出发点 生产力经济学研究财、富生产的一般社会形式,即研究各个社会的财富创造、获取的普遍形式及其…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8,(3):45-51
先秦法家鲜明的统治逻辑奠定了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专制政治理论的基石,后世的制度文化在历史的演进中表现出一种路径依赖,传统的统治逻辑不可比避免地影响着中国政治的过去与现在。中国正在经历从统治逻辑向治理逻辑的嬗变,厘清法家的统治逻辑内在机理,剥离其中的痼弊,从逻辑的起点、哲学基础、主体、手段、国家社会关系结构等方面进行现代性重塑,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民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从其核心本质看,民主一定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一种国家形态或者结构。同时,民主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它是人类在自然界生存发展过程中,甚至在与自然、  相似文献   

19.
一门科学理论的创立及其体系的构造,可以说都以这门学科是否合理地确定其逻辑 的出发点为先决条件。因此探究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孙克猷和王慎同志在《关于唯物辩证法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载《求是学刊》1983年第2期。 以下简称《问题》)一文中,  相似文献   

20.
一、存在范畴与本体论 存在问题是本体论的主题。存在范畴的哲学意义及其逻辑构造是同能否建立逻辑上相容的、自足的本体论紧密联系的。赋予有在范畴的不同哲学解释在从古至今的本体论发展中导致了诸多的不同理论体系,例如,亚里士多德的本体学说,中世纪神学的本体论,笛卡尔的形而上学本体论,胡塞尔的先验本体论,梅农的观念本体论,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哈特曼的批判本体论,奎因的约定本体论等等,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完备的哲学理论。存在范畴哲学意义的逻辑构造是构造本体论的逻辑基础,如果给出存在范畴某种意义后,又发现这一解释逻辑上是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