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湾知名乡土小说家王祯和以用现代文学的观念和技巧来处理乡土题材而载誉文坛。他极力强调作家必须描写自己所熟悉的故乡人、事、物。王祯和出生成长的故乡——花莲,以及他接受西方文学教育之大都市——台北,是影响王祯和小说创作的两种主要因素。文章结合小说文本,着重分析影响王祯和小说创作,同时也是构成其小说独特性的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2.
鲁迅乡土小说他者视阈的迁移与阐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迅的乡土小说一直被看作是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写作的被仿式,他以西方现代思想为观照立场,构筑了用乡土发现、解构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乡土写作语境。  相似文献   

3.
贺享雍.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当代四川乡土小说作家。他扎根乡土、坚守乡土,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当代农村发展变革和农民生存状态的乡土小说。本文试从山水咏叹调、农村变革的歌赞与审视、人性之“神”与人性之“魔”这三含方面来解读贺享雍的长篇乡土小说书写。  相似文献   

4.
日常表达中的华北乡土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华北,乡土社会的结构、关系确实与学界惯常关注的血缘、地缘、姻缘、业缘有着关联,也可以用婚姻圈、信仰圈、贸易圈、水利组织来勾画,但从"自家屋""我们村东""对子村""我们都是亲戚"这些简单又复杂的日常言语可知,乡土社会是乡民自己的,他们有着自己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行出来的乡土社会更是乡民说出来的。只有在交际的具体场景和过程中,作为他者的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乡民自己的动态乡土社会。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乡土小说的产生、繁荣,是在西方文明这个"他者"的介入下,作家借用了"他者的眼光"来观照自身的乡土文化并诉诸文字的结果。乡土小说中普遍的"反叛与眷恋"的二重主题,反映出文化变迁中主体的矛盾冲突与调适过程。"他者眼光"实际上是一种借鉴异质文化以批判、完善本民族文化的启蒙视角。  相似文献   

6.
赵本夫的文学创作深受乡土文化的影响,通过分析现实家园的失陷、村民价值观的裂变和乡村权力的衰落三方面来揭示他的小说《即将消失的村庄》中城市化对乡土社会的巨大冲击,以引起研究者对当下乡村生存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费孝通教授在解放前曾著文提倡乡土工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回到江南农村,又欣喜地发现了乡镇工业正在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他满腔热情地跟踪人民群众的实践,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从乡土工业到乡镇工业的研究,是费孝通多年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中也反映了他世界观的逐渐升华。分析一下他从乡土工业到乡镇工业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费孝通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正确吸取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研究成果来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与其散文一样,刘亮程的小说《虚土》和《凿空》也是对新疆农村的书写。这两部小说都试图通过对新疆农村地域特色和神秘色彩的强调来完成乡土世界的建构。然而,在建构乡土世界的同时,一方面小说透露出这一空间的某种可疑性;另一方面,对生活其中的某些个体而言,他们始终是这一乡土世界的他者。这样,刘亮程对乡土的建构却最终被呈现为一处异域。从乡土世界的建构与失落,小说传达的实际是对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创作应该引入主题学的方法与原则来阐释。就鲁迅的乡土创作而言 ,他以乡土环境的空间定位、意象营构的对比模式与意义结构的双声对话等艺术创造为 2 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叙事范式 ,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学乡土主题由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  相似文献   

10.
王鸿是江苏著名的乡土诗人和影剧作家,是大运河的忠诚的儿子和歌者。他是从歌唱“翻身道情”和生产建设的“弦歌”开始步入诗坛的。诗人出身于大运河畔的江都嘶马镇,新中国建立以后,曾长期生活并工作在扬州地区运河两岸及里下河水乡,编报纸,搞戏剧,从事文化行政工作,与乡土人民命运相连,呼息相关。他的诗作,是运河变迁的见证。他从1953年开始写作歌谣新诗,近四十年来,已发表乡土涛作近千首,先后出版过《绣花巾》、《金色  相似文献   

11.
1930年代,废名、沈从文、芦焚、萧红等创作的乡土小说,以完全不同于1920年代的写实和批判为主的乡土小说自立于中国现代文坛。1930年代的乡土小说有着独特的叙事方式,常常采用童年视角观照乡土世界,表达对民族童年时代的眷恋;用回忆和怀旧的方式来弥补现实焦虑和情感失衡的缺憾;散文化的笔调使小说叙事节奏舒缓平和,也表达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2.
二十年代中国文坛上涌现出一批以描写故乡农村和小城镇生活风貌为主的乡土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许钦文就是当时蜚声文坛的乡土作家之一。鲁迅曾说:“许钦文自命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为《故乡》,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自招为乡土文学的作者,不过在还未开手来写乡土文学之前,他却被故乡所放逐,生活驱逐他到异地去了。”乡土作家大多是自小生长在农村为生活所迫走异路逃异地的知识青年,在陌生的都市文化的隔膜里、落魄的生活处境的孤寂中,心头萦绕着浓郁的乡土之情,在深切感受到的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进步思潮与古老乡村的衰败落后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乡土美术传承了民族最本源的文化思维方式和文化基因特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乡土美术植入到油画教学中是指引学生走油画民族化道路的有益途径,而目前乡土美术在油画教学领域中还处于空缺状态,应通过美术专业课程的重新建构以及在油画教学实践中融入乡土美术资源等方式来填补,同时把乡土美术中所蕴含的民族风情、审美理念、精神内涵等因素用外来文化更好地发扬下去。  相似文献   

14.
《秦腔》:纯粹的乡村经验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平凹在他的近作《秦腔》中实现了一次乡土叙述个性的转移。作者放弃了一切观念和理性,抽走了知识分子话语系统,用纯粹的地方口语还原乡土日常生活,呈现了父辈乡村形态和古老地方文化“秦腔”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终结现实;而乡村叙述主体的选择,乡土话语的撒野欢腾、无遮无拦,又跳跃着民间文化形态下的生命个体的情感意志力和生命感受力。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的小说以乡土书写为特色,既写故乡物事,也喜用方言词语,而他在叙事中不限于使用已有的方言,还常常“自创”方言。对关中方言有独特感受的贾平凹式的语言是其小说“方言书写”的真正内涵。作家通过方言元素所负载的文化物事来揭示秦地的人情事理,构建富含秦地气氛的世界,书写充满艺术感的乡土。可以说,民间叙事、文本交互体系的建构、乡土世界摹写三个方面共同搭建了其乡土叙事体系。而方言书写除体现了作家的审美趣味外,还展现出作品语言的情感价值、认同价值以及文化价值等多重向度。  相似文献   

16.
《边城》:小说体的诗李子慧(湛江师院中文系湛江524048)如果把自居为“乡下人”的沈从文归于乡土作家之列的话,那么他的以湘西为题材的小说在现代乡土小说中可算是别具一格。他不是以批判者的眼光去审视湘西的蒙昧和落后,也没有以疗救者的姿态来揭示湘西人生的...  相似文献   

17.
李佩甫是一个乡土作家,生命的关怀和人生的深切期望时时流泻在他的文艺心田.他尽情地讴歌乡人,礼赞乡土,渴望还乡,构筑他理想的文学世界,体现他永久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8.
台湾新儒学大家徐复观在湖北浠水故乡的生活贫苦而艰辛,但乡土生活经历和农民人情、人性美德令他终生眷念。通过对徐复观著作的爬梳,厘清乡土情结对徐复观传统文化情怀的影响;解析徐复观尊崇传统道德精神和传统艺术精神的文化思想,指出徐复观的传统文化归根意识与乡土情结影响密不可分;解读他的乡土情结有助于理解其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9.
甘肃诗人高凯的乡土诗在中国西部当代诗歌中是独特的,他构筑的乡土世界已逐渐引起评论家的关注并赢得较高的评价。他的乡土诗主要有这样三部分组成:一,风俗画的展现;二,乡情、乡愁的吟唱;三,家园意识的追寻。高凯的乡土世界是厚重的、完整的。诗歌具有哲学和人类学的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20.
芦焚是京派散文作家群中创作颇丰,且独具特色的一位.本文通过把他的早期乡土散文与京派作家们的乡土散文作深入的比较深析,试图揭示他的乡土散文的底蕴.芦焚是位个性理智,思想复杂的作家.他的散文作品,对农村社会揭露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深刻性是其他京派作家所不及的;但在艺术表现上又深深地打上了京派的烙印,即通过诗意的描写来营造一个理想的境界,在理想和现实的交错中折射出人性美的光芒,作者也从中聊以自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