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耐挫力,是指客观现实态势与主观期望值出现强烈反差时,生命主体能够禁受得住挫折的能力,它以生命主体自身平衡力、意志力和信念力为支撑。鉴于近年来大学生轻生现象呈递增趋势,应从生命伦理视阈培养大学生的耐挫力。应采取的对策与举措为:让生命伦理教育伴随高等教育全过程,编写具有普适意义的生命伦理教材,在社会实践中融入生命伦理教育内容,在心理疏导过程中强化自我调适,从而增强大学生耐挫力培养的系统性、科学性、激励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章敏 《社科纵横》2013,(1):322-323
抗挫教育是大学生应对挫折的客观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挫教育能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并针对轻微心理疾病进行自我调控。由于受自然地理环境、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外部因素以及个体本身对专业学习认知不足、学习持久紧张和竞争压力大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正遭受着诸如学习、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恋爱以及求职等多方面的挫折。因此,需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入手共同致力于加强大学生抗挫教育。  相似文献   

3.
余明友 《社科纵横》2011,26(7):75-76,84
导致社会侵犯行为的心理成因主要有挫折感与压力、挫折的应对方式失当、个体的人格障碍等;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基本需要以减少挫折感,加强抗挫素质教育和抗挫能力培养等是预防和减少社会侵犯行为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挫折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现象,是指人的心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者意外受到伤害打击以及个人期待目标难以实现而产生的痛苦、悲伤、沮丧、郁闷甚至绝望的一种体验。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如意,经常伴随着挫折。"人生之难,胜过逆水行舟",生活经常事与愿违,"不如意的事常有八九",理想与现实常困惑着每个生命,现实生活中,挫折比比皆是。挫  相似文献   

5.
庄和美 《社科纵横》2006,21(6):130-131
目前大学生中面对困难和失败而体验挫折后,出现萎靡不振、消极怠学、焦躁烦闷等心理现象的还不少。今日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与“明天”中华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高校及社会各界切不可掉以轻心。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挫折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挫折认知的提高、挫折承受力的加强和挫折后心理的调整,来促使大学生达到自强不息的良好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6.
莫顺斌 《社科纵横》2008,23(3):107-109
现代小品文具有广义和狭义的两重含义.作为狭义的小品散文,其主要的审美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外形短小、内质耐品;闲谈絮语,形式自由;本色基调,注重个性;情趣幽默,风格闲适.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弱者会因此而颓废,强者却会激发出更大的动力,抓住机遇,迎难而上,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于兰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8.
李强 《社会》2004,(7):43-45
人的一生中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这 些困难和挫折会程度不同地造成心理压力 和精神痛苦,甚至损害身心机能,降低个体 的社会适应性。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过渡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特别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比较集中,使当代中国人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适应困难。  相似文献   

9.
秦安兰 《社会工作》2011,(22):67-70
地震给儿童带来诸多心理创伤。社会工作关注灾区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在灾后儿童的心理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危机干预的心理社会转变模式理论,运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方法,秉承"助人自助"的理念,社会工作能帮助地震灾区儿童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耐挫力,治疗和恢复儿童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挫折教育是让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在职业生涯、未来人生当中面临巨大挫折、失败的时候能够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从而更好实现人生价值的教育,它是学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当前,高职院校教育非常重要,职业院校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会面临更多问题,承受来自社会、生活的压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挫折的一部分.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研究当前学生挫折教育问题并提出对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秦安兰 《社会工作》2011,(11):67-70
地震给儿童带来诸多心理创伤。社会工作关注灾区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在灾后儿童的心理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危机干预的心理社会转变模式理论,运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方法,秉承"助人自助"的理念,社会工作能帮助地震灾区儿童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耐挫力,治疗和恢复儿童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所谓挫折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的情绪反应.中学生受挫后的消极情绪反应主要表现在:①焦虑.受挫后的个体陷入长期不良情绪的困扰,导致生理失调,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产生自卑心理.②攻击.受挫后直接攻击他人,损毁东西或转向攻击迁怒他人、迁怒自身,严重的导致犯罪或自杀.③退缩.受挫后不敢面对现实,陷入幻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他人对学习态度冷漠,与同学不合群,造成性格孤僻,形成心理障碍.④固执.受挫后寻找各种客观理由,一味埋怨或者破罐子破摔,失去对未来学习生活的信心和动力.受挫后的不良情绪反应给学生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对当代中学生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帮助同学建立有效的挫折防卫机制以实现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学历史是培养学生综台素质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优势.历史课在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探讨中.在对国家兴衰成败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中进行挫折教育,更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我认为历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弱者会因此而颓废,强者却会激发出更大的动力,抓住机遇,迎难而上,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于兰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14.
娄刚 《社科纵横》2013,(2):283-284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目前国家建立健全了完备的资助体系。然而在资助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背离的现象。资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加强诚信教育,注重心理疏导,开展感恩教育、挫折教育、就业指导教育。  相似文献   

15.
论文通过论述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以及发展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容易受到挫折情绪的影响的现实情况,提出高职院校学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形成挫折的组成要素,提出挫折教育的具体含义和挫折教育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挫折教育”论吴金林在《社会科学》1994年第7期上撰文认为,风险、挫折、失败是人们不可回避的普遍社会现象.要想成功,必须具备认识挫折、承认挫折、防止挫折、克服挫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养成离不开“挫折教育”。挫折具有认识价值,它能引起主体的怀疑和注意...  相似文献   

17.
张萍芳 《生存》2020,(12):0063-0063
我们每一个人走在漫漫的人生路上,很多时候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人在生活中有时总会遇到挫折。当我们经历了重重磨练之后,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磨练,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笔财富。那我们该如何去面对挫折呢?  相似文献   

18.
90年的奋斗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实践中的思想创新是在应对困难与挫折中逐步形成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新时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社会主义的信念,进行理论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成长中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如何帮助中职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将来社会的严峻挑战,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弱者会因此而颓废,强者却会激发出更大的动力,抓住机遇,迎难而上,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于兰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1962年,于兰英出生在一个低薪的铁路工人家庭,1979年在三江口中学毕业,1984年在郑家屯工务段集体企业办当线路工,因企业形势不好,1992年她同其他职工一样下岗了。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