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理念论在柏拉图哲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许正因为此,“柏拉图的理念论”,似乎已成了老生常谈。然而问题是,在考察这个问题时,大多数人的视野还仅限于象《斐多》、《理想国》等少数几篇柏拉图的中期对话,并据此断定,柏拉图的理念论是自相矛盾的。而事实上,理念,在柏拉图早、中、晚三期对话中,是在不断地改变,完善着其自我形象的,勾勒出它发展变化的行程,是本文的宗旨之一;近来,少数学者在开始注意到象《巴门尼德斯》、《智者》等柏拉图后期对话中的理念理论时认为,这是由形而上学向辩证法的转变,指出这种看法的缺乏根据则是本文的另一个任务;此外,由于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和柏拉图本人在《巴门尼德斯》中对理念论的所谓诘难,认为这种理论内部存在诸多互相抵牾、不能成立之处,也已为公众接受。因此,揭示这些所谓诘难的实质,也是本文的动机所在。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在批判了他的老师柏拉图所主张的“理念”以后,提出了“形式”概念。在对“形式”概念的诸种规定中,集中体现了他对个别——一般关系的把握。柏拉图提出“理念”,与他企图把握世界各个别的具体事物的统一亦即共通本质有关。他在“对事物试作说明时,从事物越入理念”(《形而上学》990b;以下凡引本书只注页码),即在具体事物之外设定作为其本质而存在的理念,由此来“以一统多”。柏拉图理念论的困难在于理念与具体事物的两相分离,因而在两者的连结上难以给予园满的说明。亚里士多德正是抓住这一要害,批判和否认了普遍的理念对于具体事物的独立存在和作为它们的本原。他提出了“实体是个体”的思想,认为只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哲学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善"的哲学思想.亚里士多德在批判地继承智者"善"的感觉论、苏格拉底"善"的知识论和柏拉图"善"的理念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形而上之至善论和形而下之实践论.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道德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理念世界与生存根基--从生存论角度看柏拉图的"理念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艳 《江汉论坛》2002,38(3):33-36
形而上学不只是一种关于外在世界本质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一种关于人类生存根基的价值体系.本文通过对柏拉图"理念论"及其以前的古希腊"始基说"的价值论透视,深刻地揭示了柏拉图建构"理念世界"的生存论动因和意义,并简要地阐释了西方哲学长期经受的生存论影响及其在传统形而上学之梦幻灭以后所处的生存论困境.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给后人留下了两个不同的辨证法传统,柏拉图的传统被黑格尔和马克思发扬光大,而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遗产却被后人所遗忘。亚里士多德在对前人辩证法思想的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创立了以辩证命题、辩证推理和辩证论证为主要内容的辩证逻辑体系。然而,这样伟大的知识遗产被后人认为是论辩的技艺而没有科学价值给忽视掉了。我们将发现亚里士多德本人所使用的辩证法对价值和形而上学领域研究的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考察柏拉图研究的学术史可以发现,现代柏拉图哲学思想之考察肇端于先验观念论,后者不可避免地构成了理解柏拉图的基本范式,这些洞见对于帮助我们接近柏拉图的思想世界而言极为关键,但在这种解读中,对理念的重视却模糊了对话的真正主题——伦理问题。可以说,在形而上学的、理论性的、超越的理念论之外,柏拉图还有另外的倾向,即历史的、现实的、实践的伦理面向;更为重要的是,这两种面向本身并非割裂的对立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晚期对话虽然看似是对之前思想的反对与批判,但晚期柏拉图回归前苏格拉底的主题恰恰是将之作为理解理念论的基础。由于这个基础正是在理念论的前提下生发出来的,因而中早期对话与晚期对话互为根据与结果。  相似文献   

7.
论柏拉图的中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念论是贯穿柏拉图思想的核心理论,这一理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正义问题,而正义问题实质就是秩序和和谐问题,正义和和谐最后归结为理性对情欲的控制.理性如何控制并驯服情欲,这是柏拉图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恰恰正是人类文明的基本问题,它决定了柏拉图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柏拉图对其问题的解决方式是形而上学的,正确的解决方案是理性与情欲间的互动,以及理性对情欲的相对统摄,这样的理性才能承担起统摄情欲、维持社会和谐幸福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对本体论自身作“元哲学”意义分析与反思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工具论》诸篇,这些公认的早期作品,展示了亚里士多德试图以逻辑为工具,以语言深层结构为模型,对存在进行分类,确定存在类型之间的关系,构架世界逻辑图式的最初尝试。一、理念论失败的启示寻找一种理想的原则和方法是建构本体论的关键所在,也是最令哲学家头痛的难题。古希腊哲学中最早意识到本体论问题艰深棘手,并为之思殚力竭的是柏拉图。继巴门尼德提出“存在者存在”(einai estin)这个命题后,柏拉图建立了理念学说,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然而这个探索始终是不成功的,因为理念论不仅不能自圆其说,而且也不能有效地解释许多现象。正是理念论的失败深深启发了亚里士多德,促  相似文献   

9.
国内学术界把virtue翻译成德性,亚里士多德的virtue理论便被理解为德性论.这是一个误解.Virtue指的是修养:先验的、善良的主体状态.德性则不仅包含先验的修养,而且包含先天的人性.先天的人性的设置为修养找到了真正的基础.亚里士多德的virtue理论应该被称为修养论.和修养论比较起来,德性论直指道德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0.
人们通常只注意到后形而上学思想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拒斥、拆解和批判,认为后形而上学思想是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和虚无主义,但后形而上学思想家很少有人承认自己是相对主义者和非理性主义者。西方后形而上学思想只是明确地反对柏拉图主义的形而上学,并力求在柏拉图主义的根基处开启新的思想方向,探索更好生活的可能道路。思考后形而上学思想的确定性,才能理解其思想的旨趣和目标,才能合理借鉴它的理论态度,澄清我们自己的后形而上学思想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世界思想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对西方法律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定向作用。他们的法律理念、正义论、人治论与法治论对近代思想史的影响是空前的,其法治思想对人类法律文化的贡献也是超越时空的。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两个疑难段落浅析李龙海李宗开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代表作《形而上学》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还是一部难得的古代哲学史料学著作。由于年代久远,今天的人们在理解它时产生了许多的疑难之处,下面分析的两个疑难段落都是亚里士多德讨论柏拉图的理...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和柏拉图都是西方思想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他们的碰撞必然给世界带来能够照亮前进道路的火花.海德格尔对希腊人的态度既有尊敬的一面,也不乏解构甚至"谋杀".他从亚里士多德起家,然后以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存在论"来批判柏拉图以及柏拉图主义,而实则本身就是最具有思辨色彩的柏拉图主义.海德格尔晚年以独特的方式成为了他所开创的"新秩序"或思想新纪元中的"柏拉图".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工具、方法、道路(logos) 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象他的“形而上学”一样,是后人起的名字。“工具论”名下分《范畴》、《解释》、《前分析》、《后分析》、《论辨》以及作为《论辨》第九卷的《辨谬》诸篇,而《形而上学》名下则只分卷、篇而没有标题,这可能因为《工具论》辑集较早,材料比较完整,《形而上学》成书则较晚,材料比较零碎;然而,无论如何,《工具论》与《形而上学》是相对应的两门学问,《工具论》专讲“思想”,《形而上学》则主要讲“存在”。  相似文献   

15.
美学范畴的系统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学范畴论不仅仅是对个别范畴的考察,整理以及阐明其含义,而且还要将它们系统化,形成一个范畴体系。个别美学范畴只有处在美学范畴系统中才有可能规定并展现自己的内容。因此,美学范畴论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美学范畴系统。 一、美学范畴系统化问题的历史追溯 范畴的系统化发端于古希腊哲学。在欧洲哲学传统中,范畴来自古希腊柏拉图对普遍性概念的考察。柏拉图在《智者》中提出的“最普遍的种”这一概念,在本体论上就是理型,是界说和评价事物的标准,其含义与范畴相同。后由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从语言,逻辑和形而上学的综合分析中,把柏拉图“最普遍的种”这个用语的含义精确地表述为“范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范畴就是事物的一般属性,因此,范畴就是假设—对象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把存在分为十类,即  相似文献   

16.
李孟国 《理论界》2008,(11):104-106
本体学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核心内容。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和《形而上学》中对本体做出了不同的阐述,分别提出个体事物和形式是第一本体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考察始终相关于柏拉图的相论,起初是对相论的批评,后来则是对相论的回归,这一过程使亚里士多德的本体学说既呈现出矛盾,又显示出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7.
董丽 《兰州学刊》2008,(Z1):189-191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虽有师承关系,但因哲学体系不同,形成两种不同的文艺理论倾向。把两位大师的文艺理论加以比较研究,对我们今天的文艺研究很有价值。文章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以此来证明文艺理论是通过批判和斗争而发展的,亚里士多德在反对柏拉图的斗争中把文艺理论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8.
陈剑 《天府新论》2017,(3):154-159
“事件”不仅是一个源自德勒兹、德里达、巴丢的后现代概念,它的身影同样反映在亚里士多德和弗洛伊德的悲剧论、柏拉图和拉康的爱情论、本雅明的历史论中。结合以上思想和齐泽克《事件》一书,可以指出事件是一个奇迹性、神圣性、救赎性的罗曼蒂克概念。第一,它是人类无意识的突破口,洞穿幻象和重塑现实的契机;第二,它显现为闪烁柏拉图理念之光和充满诗性创造力的癫狂爱情或洋溢现代革命精神的“弥赛亚”;第三,它是试图抵挡资本主义进步风暴的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救赎姿态,是历史化进程中的裂口和隔阂,具有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反抗命运的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19.
定义,是重要的逻辑方法。它从开始形成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通过对逻辑史的研究,我们知道,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虽然曾经考虑过一些定义方法,但是,系统的定义方法的创始人,却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论辩篇》以及《后分析篇》、《形而上学》等著作中,详细地阐述了定义的方法,形成了自己一整套定义理论。这对于古希腊和中世纪的逻辑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在今天,仍然是有意义的。本文试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定义理论作一系统的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早期古希腊自然哲学从各个方面,以各种方式对宇宙生成问题进行了探讨。柏拉图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以理念论为指导,强调灵魂的重要性,提出了模仿创世说,对宇宙结构进行了说明。柏拉图的宇宙生成和结构思想给后来的西方哲学以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