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了以对现代性解构和否定为基本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法国女性主义在西方女性主义的后现代理论转向过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法国主流女性主义后现代理论转向的思想渊源主要有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以福柯、利奥塔和德里达为代表的法国后现代主义社会思潮,法国后现代女性主义代表人物主要有希克苏斯、伊里格芮和克里丝蒂娃。对法国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将对中国女性主义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在美国不仅遭到了男性作家的排斥,还遭到女性主义作家的否定。其原因并非像一些西方白人女性主义批评家所说,在于赛珍珠的作品没有反映出女性主义的文学传统,而在于赛珍珠是一个根植于东西方两个世界的独特的女性主义者。从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视角来看,赛珍珠虽然身为西方白人中产阶级妇女,谙熟西方白人女性主义的理论,但她由于从小生长在第三世界,十分了解第三世界妇女的真实生存状况,所以她在创作上摆脱了西方白人女性主义的褊狭。作为一位真正的女性主义者,她极具前瞻性的思想现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赞扬。  相似文献   

3.
生态女性主义一词由法国学者迪邦娜(Franqoised’Eaubonne)在1974年所创,它结合了女性主义与生态运动的反思。生态女性主义虽然在西方已流行了30年,但是在华文世界中仍缺乏专著和较深入的讨论。电子女性主义(cyberfeminism)者哈乐葳(DonnaHaraway)提出以有机机械人(cyborg)作为未来女性主义的象征,女性主义者若需要启发的话,应该向前看,从科技和有机机械人的形象寻找启示,而非回到古老的属灵生态女性主义(SpiritualEcofeminism)。虽然两种女性主义看似大相径庭,但电子女性主义可以帮助生态女性主义走出自然/文化、人类/动物,甚至是男性/女性的二元思想。较哈乐葳的有机机械人和西方神话的女神,中国化的观世音更加适合作为生态女性主义的象征。从观世音出发可以发现,法国哲学家德勒兹(Gilles Deleuze)的转化生成与生态伦理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批评是当代西方文艺思潮之一。它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批判与拆解。女性主义批评以女性形象、女性创作为切入点,构建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颠覆男性中心主义传统对女性创作的误读,提倡一种女性主义写作方式。本文试图从男女作家对女性的写作角度,运用女性主义的批评观点去正确解读西方男作家笔下的女性意识观。  相似文献   

5.
法国主流女性主义后现代理论转向是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其思想渊源主要是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潮。法国后现代女性主义三大家希克苏斯、伊里格芮、克里丝蒂娃的主要理论“女性写作”、解构女性和“女性女性”说、符号分析学和“女性理论”说,为当代女权运动和女权主义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义知识论不仅为女性主义消除男性中心主义的霸权、结束压迫妇女的社会实践提供了哲学依据,而且为批判与更新西方主流知识论提供了力量之源。为了实现女性主义知识论的政治目的,女性主义知识论对主流的、传统的、"男流的"知识论进行了批判。它从"女性被遗忘"、"与女性相关的知识被忽视"和"女性被伤害"三个方面批判了主流知识论。针对"女性主义知识论政治色彩的理由是否充分"和"女性主义的证据论是否主张政治优先性"问题,主流知识论者提出了质疑,女性主义知识论者给出了有力的回应。  相似文献   

7.
西方女性主义译者通过增补、批注、劫持等"重写"方式,试图通过翻译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对翻译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以及特征。中国女性译者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译者,但表现出无意识的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美国学派——女性主义叙事学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女性主义学者苏珊·S.兰瑟和伊·安·卡普兰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叙事理论,把原本属于形式主义的叙事学融入自己的研究之中,使女性主义研究从单纯的内容分析、定性研究走向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整体性研究,以避免女性主义研究中过于印象化和片面性的弱点,从而打破了西方文学研究中形式主义与反形式主义的长期对立,不仅推进了女性主义学科的发展,也丰富了叙事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20世纪后半期兴起的"以文化为转向"的大背景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以翻译为手段,立足于译者主体性,对翻译和女性主义都有着巨大的贡献。然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流派众多,许多观点过于激进,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局限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在跨文化语境中解构女性主义媒介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所关注的是女性在传媒话语中的身份与地位问题,以及女性、女性角色在各种大众媒介文本中被描绘的方式,致力于唤起对传播过程中的性别差异乃至性别歧视的关注,从而真正恢复女性的主体意识.女性主义在中国有着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文化背景和发展脉络,具有与西方女权运动不同的文化语境及媒介现实,中国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对女性意识的认识是与中国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中国的语境现实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必须具有不同于西方的问题意识与批评指向.因此,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反思,首先要考虑的是中国语境,在把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用于分析中国新闻传播中的女性问题的同时,应把妇女发展与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包括我国诸多妇女问题产生的历史及现实背景联系起来,并进行理论上的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哲学中,身体一直是不被关注的他者,一个不能表达的沉默者,一个空洞的符号。从尼采到福柯,身体被拯救了出来,地位凸显。福柯的身体理论,诠释了身体备受摧残与压抑的历史,从古典时期的肉体惩罚到现代的灵魂惩罚,让我们看到了知识与权力合谋对身体的规训。女性主义者深受福柯身体理论的启发,开始关注被操纵、控制、压抑的女性身体。在现代消费语境下,女性身体成为被看的对象、商品化的观赏物,运用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女性在当下的处境,提高女性意识是很必要的,女性主义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关于家务劳动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分析框架,围绕家务劳动对妇女受压迫的经济或物质根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家务劳动社会化与家务劳动工资化的妇女解放策略,这场讨论开启了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先河。  相似文献   

13.
约翰·福尔斯是英国当代文坛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一问世,就获得了广大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好评,被誉为后现代小说永恒的经典。围绕着作者对作品中女主人公萨拉这一形象的精心塑造,不少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小说文本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女主人公萨拉这一人物形象是对维多利亚时代传统女性形象的彻底颠覆,在萨拉反叛传统、自我放逐的背后,是其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男女平等、精神自由的不渝追求。  相似文献   

14.
作为描写古代宫女及妃嫔心理和生活的宫怨诗在唐朝时期达到鼎盛。它是封建制度下的皇(男)权思想和男尊女卑观念的集中体现。西方女性主义则提倡改变妇女长期受压迫的地位,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男女平等。文章通过女性主义视角下唐代宫怨诗渊与源的分析,以薛逢的《宫词》为例解读唐宫怨诗中的女性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女性小说创作及其批评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文学现象,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批女性作家和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生于70年代的一批女性作家,在西方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的影响下,高举性别旗帜,用独特的女性话语描写女性心理与生活体验,在文本中凸显女性意识,对传统男性中心文学进行解构和颠覆。从“私语小说”到“身体书写”,90年代新生代女性小说具有不可质疑的文化反抗的积极意义,但也包含着致命的偏狭。  相似文献   

16.
女权主义在社会工作机构的实现程度需要从机构中不同性别间的日常行为与行为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对一个社会工作机构的女权状况的动态和静态的调查剖析发现:社工机构的女性在某种程度上拥有高于男性的权力,但是表象上的优越并不是女权主义所追求的男女平等的结果,而恰恰是社工机构模仿外部建制下男权主义主导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优生学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在英美风行一时,渗透于政治、文化等各个知识领域,构成英美现代话语的重要“范式”之一。英美女性主义第一次浪潮恰与优生学发展鼎盛时期交叉重叠,以吉尔曼和伍尔夫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先驱作家不仅将优生学思想的有益方面纳入女性主义,还将这种科学话语拓展到文学的想象空间。文章从优生学视角入手,对吉尔曼和伍尔夫的女性主义经典之作《黄色糊墙纸》、《女儿国》、《一间自己的屋子》进行分析,探讨优生学与女性主义的交融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内涵和使命,以及对当下女性主义文学和批评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美国黑人女性小说中的身份、性别、阶级和政治等主题的书写契合了西方后学的批评理论范畴。黑人女性作家自觉地将文学创作与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思想相观照,她们为黑人文学分别注入了性别成分、种族成分和文化成分。黑人女性主义文本不仅彰显了黑人女性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更进一步推动、促进了黑人女性文化身份的建构与发展。黑人女性主义将逆转黑人女性身份被边缘化的境遇,颠覆和拆解黑人女性身份被客体化、被边缘化的命运结构。  相似文献   

19.
《简·爱》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视角分析,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探索了女性和大自然之间特殊的关系,揭示了19世纪英国女性和自然资源遭受男性压迫和掠夺的悲剧事实。小说拒绝男性至上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和忽视,阐释了作者希望解放女性和自然,发展女性自我意识,构建一个两性完全平等、和谐生存的理想境界。小说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完全弥补了前人在这一领域的不足,为以后的读者提供了广阔的生态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20.
当下,中国的女性主义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在很多方面消解男权,甚至有超过男性的趋势。在文学上,女性主义文本很多,作家的女性主义意识也十分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几个文本并借鉴原型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女性反叛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